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1031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94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Word文件下载.doc

②地球的赤道周长;

③地球的表面积。

第2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及其分布。

3.地球仪的用途:

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还能够形象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等现象。

4.地轴是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南极。

5.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就是赤道。

【纬线和经线】

1.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纬线。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经线。

3.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形状

长度是否相等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

都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不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为零。

东西方向

【纬度和经度】

1.地球仪的纬线有无数条,为了区分每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叫纬度。

2.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耸立着一座著名的赤道纪念碑。

3.人们把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定为0°

纬线,也就是赤道,度数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增大,最大值为90°

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

北极就是北纬90°

(写作“90°

N”),南极就是南纬90°

S”)。

4.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即0°

纬线)为界的;

此线以北的半球为北半球,以南的半球为南半球,即纬度是北纬的就在北半球,纬度是南纬的就在南半球。

5.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看右图)

(1)图中字母表示低纬度的是A,纬度范围是0°

-30°

即0°

N和0°

S。

(2)图中字母表示中纬度的是B,纬度范围是30°

-60°

即30°

N-60°

N和30°

S-60°

(3)图中字母表示高纬度的是C,纬度范围是60°

-90°

即60°

N-90°

N和60°

S-90°

6.几条比较重要的纬线:

赤道是0°

的纬线;

北回归线是23.5°

N的纬线;

南回归线是23.5°

S的纬线;

北极圈是66.5°

南极圈是66.5°

S的纬线。

7.地球仪的经线有无数条,为了区分每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

8.经度的划分:

国际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

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度数由0°

经线向东西两侧逐渐增大,最大值为180°

,由0°

经线向东到180°

为东经,用“E”表示;

由0°

经线向西到180°

为西经,用“W”表示。

180°

的经线只有一条,叫180°

经线。

9.两条相对的经线就组成一个经线圈,例如:

70°

E和110°

W就组成了一个经线圈;

43°

W和137°

E就组成了一个经线圈。

10.国际上规定,用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20°

W以东到160°

E的半球为东半球,20°

W以西到160°

E的半球为西半球;

或者20°

W以东,160°

E以西的半球为东半球,20°

W以西,160°

E以东的半球为西半球。

11.东西半球的判断:

看经度,东经度大于160°

E在西半球,小于160°

E在东半球;

西经度大于20°

W在西半球,小于20°

W在东半球。

12.从南北半球看:

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

中国位于东半球。

【经纬网】

1.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2.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既准确又方便。

因此,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3.利用经纬网定位:

(1)写出图中A、B、C、D的经纬度:

A的纬度是50°

N,经度是75°

W。

B的纬度是10°

N,经度是45°

C的纬度是50°

S,经度是15°

E。

D的纬度是20°

S,经度是75°

(2)写出图中A、B、C、D四点所在半球:

在北半球的是AB,在南半球的是CD。

在东半球的是CD,在西半球的是AB。

(3)图中A、B、C、D四地:

在低纬度的是BD,在中纬度的是AC。

第3课地球的自转

【昼夜更替】

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朝向太阳的一半为白昼,背对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

2.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天。

【时间的差异】

1.由于地球不停自西向东自转,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样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2.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3.地方时的计算:

看课本P12活动2、3题。

【区时和日界线】

(选学)

1.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

划分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经线所在的时区为中时区,向东、向西分别叫做东时区和西时区。

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经度7.5°

,两个时区合并为一个时区,叫东西12区。

2.每个时区均采用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这是该时区的“区时”。

3.中央经线的计算:

时区数×

15°

如:

东5区的中央经线是75°

E;

西9区的中央经线是135°

4.时区的计算:

经度数÷

15=商…余数余数小于7.5°

就用商为时区数,大于7.5°

就用商+1为时区数如:

118°

E就在东8时区,65°

W就在西4时区。

5.伦敦时间就是中时区的区时,也就是0°

经线的地方时。

6.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使用起来不方便,我国就使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作为统一使用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

也就120°

E的地方时。

7.区时的计算:

记住口诀,画出下图(注意图中正数为东时区,负数为西时区),就可以计算了。

区时计算办法巧,时差(时区之差)先算好,明确时差再计算,东加西减就知晓。

东5区的时间为5月1日8时25分,则西6区的时间是4月30日21时25分,北京时间是5月1日11时25分。

计算过程:

西6区时间=5月1日8时25分-{5-(-6)}时=4月30日21时25分

北京时间=5月1日8时25分+(8-5)时=5月1日11时25分

8.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

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9.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与东侧的西12区时刻相同,日期正好相差一天,从东12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要退1天;

从西12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要进1天。

第4课地球的公转

【四季变化】

生活中,四季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冷暖的不同,植物生长的变化,太阳升落时间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1.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4.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这样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四季的变化。

5.读右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和在北

极上空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如图箭头)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纬

线),北半球是春分日(节气),日期是3月

21日前后;

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

射23.5°

N(纬线),北半球是夏至日(节气),

日期是6月22日前后;

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

时,太阳直射赤道(纬线),北半球是秋分日(节气),日期是9月23日前后;

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太阳直射23.5°

S(纬线),北半球是冬至日(节气),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3)表示北半球春季的是A→B,月份是3、4、5月,南半球为秋季(季节);

表示北半球夏季的是B→C,月份是6、7、8月,南半球为冬季(季节);

表示北半球秋季的是C→D,月份是9、10、11月,南半球为春季(季节);

表示北半球冬季的是D→A,月份是12、1、2月,南半球为夏季(季节)。

(4)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最短的一天是冬至。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是夏季,最低的季节是冬季。

【五带的划分】

1.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读右图“五带划分示意图”,回答:

(1)划分五带的根据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及范围:

A是热带,纬度范围是0°

-23.5°

B是南温带,纬度范围是23.5°

S-66.5°

C是南寒带,纬度范围是66.5°

D是北温带,纬度范围是23.5°

N-66.5°

N。

E是北寒带,纬度范围是66.5°

B和D合称温带,C和E合称寒带。

(3)填出五带分界线的名称及度数:

a是北极圈,纬度是66.5°

N;

b是北回归线,纬度是23.5°

c是南回归线,纬度是23.5°

S;

d是南极圈,纬度是66.5°

(4)有阳光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或北寒带和南寒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温带(或北温带和南温带)。

(5)我国地跨五带中的北温带和热带,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

(6)热带的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