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0578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Word文档格式.docx

2)×

峰霞陶瓷有限公司煤气站项目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1.2.3评价标准、规范、规程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3)《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94);

4)《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9)《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0)《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

11)《职业性接触有毒物程度分级》(GB5044-85);

12)《安全标志》(GB2894-96);

1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93);

14)《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93);

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版);

1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

1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

19)《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

20)《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J102-85);

21)《低压锅炉水质》(GB1576-1996);

22)《常用固定床煤气发生炉通用技术条件》(JB7327-94);

23)《钢制焊接常压技术条件》(JB2880-81);

24)《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质量标准》(GB9143-88);

25)其他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1.3评价范围

根据市煤气炉专项整治办公室的要求,本评价的范围仅限于该单位煤气站装置(不包括煤气用户车间)所涉及到的职业危险、有害因素等劳动安全评价;

凡涉及本工程的消防、压力容器及净化设备的检测以及环境保护等其他问题,则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不包括在本评价范围之内。

1.4评价有效期限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安全评价报告的有效期限为二年,从二00四年九月至二00六年九月。

1.5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见图1-1。

2评价项目概况

2.1企业简介

峰霞陶瓷有限公司,2004年建厂,厂区位于×

市×

区×

镇凤凰村西,×

工业园内,占地30余亩。

主要生产耐磨砖和陶瓷壁画,年产能力为8万m2耐磨瓷砖盒陶瓷壁画。

厂区地势平坦,车间及其他公用设施布局合理,制陶设备先进,工艺合理,原料、成型、烧制全部采用微机控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烧成燃料主要为煤气。

共有2台煤气炉,其中1#煤气炉为Φ3.0m的单段冷煤气发生炉,2#煤气炉为Φ3.0m的单段热煤气发生炉。

2.2煤气站基本情况

2.2.1发生炉煤气站基本情况

峰霞陶瓷有限公司,煤气站基本情况见表2.2-1

2.2.2厂区生产装置平面布置

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

 

1#煤气炉基本情况表表2.2-1

单位名称

峰霞陶瓷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

市临淄区×

镇凤凰村西

法人代表

刘德峰

联系电话

煤气站站长

设备情况

煤气炉装置设计单位

工程有限公司

煤气炉

台数

1

规格

Φ3.0m

工作压力

0.3MPa

制造单位

中压容器厂

装置安装单位

安装工程公司

装置结构型式

单段式冷煤气发生炉

现有净化设备

双竖管 电捕焦油器电除轻油器

洗涤塔捕滴器 

净化设备制造单位

净化设备安装单位

操作人员情况

操作人员总数

10人

持证人员总数

6人

发证单位

市安监局

安全防护情况

氧气呼吸器数量

空气呼吸器数量

通风式防毒面具数量

有毒气体检测仪

台式

便携式

型号

数量

是否制定事故救援预案

制定

2#煤气炉基本情况表表2.2-2

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单段式热煤气发生炉

落灰斗平底除尘器

容器厂

备注

2.3生产规模、工艺流程

2.3.1生产规模

煤气生产量:

单台煤气发生炉:

3600m3/h

2.3.2主要原材料

热煤气炉主要原料为无烟煤,冷煤气炉主要原料为烟煤。

煤主要从山西进货。

2.3.3工艺流程简介

在煤气发生炉内,燃烧与气化过程的主要热化学反应式如下:

C+O2=CO2+Q

C+CO2=2CO-Q

C+H2O=CO+H2-Q

C+H2O=CO2+H2-Q

CO+H2O=CO2+H2+Q

1)1#炉工艺流程简介

1#属于单段式冷煤气炉。

其工艺流程为:

外来蒸汽和空气混合作为气化剂,进入煤气发生炉,经过炉内各层后,产生煤气,煤气从炉内出来后,经过双竖管、电捕焦油器、电捕轻油器、洗涤塔、捕滴器,然后由煤气加压机送往车间。

另外,煤气在双竖管出来后,也可以经过隔断水封,直接到洗涤塔、捕滴器后成为低温干净煤气,由煤气加压机输送到车间。

2)2#炉工艺流程简介

2#炉都属于单段式热煤气炉。

空气和汽包产生的蒸气混合后,由炉底进入煤气发生炉,经过渣层预热,进入氧化层,气化剂中的氧气和碳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高温,使气化剂温度进一步提高,然后高温的气化剂进入还原层,二氧化碳、水蒸气与碳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较多的氢气,少量的甲烷、硫化氢等混合气体,简称煤气。

高温煤气经过蒸馏层、干燥层、空层后,进入落灰斜管,再经过旋风除尘器、煤气管道进入车间燃烧。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

煤气炉装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有CO(23~27%)、H2(10~18%)、H2S、CO2(5~8%)、CH4(0.3~1.3%)、N2(48~60%)等。

装置主要危险物质特性见表3-1。

表3-1装置主要危险物质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自燃温度℃

爆炸极限(下限~上限V%)

火灾危险分类

化学危险性分类

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最高容许浓度(mg/m3)

侵入人体途径

一氧化碳

610

12.5~74.2

乙类

易燃气体

30

吸、皮、食

2

氢气

400

4.1~74.1

甲类

3

硫化氢

260

4.0~46

20

4

甲烷

537

5.3~15

5

二氧化碳

-

戊类

不燃气体

6

氮气

注:

食—经口食入皮—经皮吸收吸—经呼吸道

3.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析

3.2.1一氧化碳

1)理化性质

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性类别为第2.1类易燃气体,主要用途作为燃料和化学合成。

禁忌物为强氧化剂、碱类。

具体理化参数如下:

相对密度:

0.79(水=1)、0.97(空气=1)

熔点(℃):

-199.1

沸点(℃):

-191.4

闪点(℃):

<

-50

爆炸极限(V/V):

12.5%~74.2%

自燃温度(℃):

临界温度(℃):

-140.2

临界压力(MPa):

3.50

最大爆炸压力(MPa):

0.720

2)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一氧化碳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本品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在空气中燃烧时为蓝色火焰,遇明火、高热和摩擦、抗击的火花能引起燃烧爆炸。

3)健康危害

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

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

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深度中毒可致死。

慢性影响:

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中国规定的接触极限值为30mg/m3。

4)急救措施

人员意外接触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

就医。

5)防范措施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6)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