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0556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3、教育的形态P11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教育的形态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4、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P13

5、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

1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社会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同时教育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

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

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P16

第二节教育的发展

1、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生物起源说:

法国利托尔诺;

英国沛西·

能(动物的本能,否认其社会性)

教育的起源心理起源说:

美国孟禄(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P20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

教育的发展阶段:

p21-22

原始社会

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没有特定的教育场所和专职教育人员

古代教育

强烈的等级性、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刻板性、思想统治的道统性、教育过程的专制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性

现代教育

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大众化、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增加、科学化现代化、班级授课制

注意:

1、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就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即学校。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

我国在夏朝时期就出现了以“庠”“序”“校”为名称的早期学校。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时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我国封建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

到了宋代,儒家思想被精缩至四书和五经,其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被定为四书,并被视为考试的基本教材。

3、在西方,奴隶社会也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欧洲的封建社会以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最为流行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P22

2、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现代教育的曙光(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初)

(1)欧美教育革新运动

(2)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教育即生活、学习即社会、从做中学)

2、二战后的教育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

(1)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2)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3、面向新世纪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师资水平

三、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

1、全民教育

2、教育民主化

3、教育信息化

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教育的个性化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1、教育学:

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以普通中小学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集中研究中小学教育中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

3、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就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关系以及教育和人发展的关系。

简单地说,社会——教育——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就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

中国: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墨子(“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实用技术的传习)、道家(回归自然,复归人的本性)

西方:

柏拉图(《理想国》,提倡“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分阶段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人物

著作

观点或标志

英·

培根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实验科学的鼻祖

捷克·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

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天赋予人的自然本性是一样的,人应受到同样的教育),提出“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口号

洛克

《教育漫话》

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法·

卢梭

《爱弥儿》

认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而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越是好的教育。

瑞士·

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

德·

福禄贝尔

《人的教育》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即“四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斯宾塞

《教育论》

俄·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

 

美·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

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不断地改造自己的经验。

康德

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马、恩、列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作了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被称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代表著作:

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加里宁:

《论共产主义教育》

马卡连柯:

《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

苏联当时的教育部长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所写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4、近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三大流派,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机构教学论,赞科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倡导范例教学,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布鲁纳

《教育过程》

提出“结构教学论”,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改学科的基本结构”;

倡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

苏联·

赞可夫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瓦根舍

倡导“范例教学”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对范例的接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

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布卢姆

其教学理论主要由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和掌握学习教学策略三部分构成。

保罗·

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

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3、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方法:

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行动研究。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指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即教育能够发挥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从作用的对象看);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

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具体是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包括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个性化的功能);

教育对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具体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融合功能

控制人口数量

调整人口结构

教育的人口功能改善人口质量

提高民族素质

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显性教育功能:

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第2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及其对待教育的态度

受教育者的基础条件

内部因素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教育环境的质量

社会的政治因素:

政治环境、体制、指导思想和政策路线、执政党建设

外部因素社会的经济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成员分化状况、科学技术发展

社会的文化因素:

文化传统、社会舆论、文化交流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第1节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功能

1、教育目的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它可以包括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家长、教师等对学生的各种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标(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

培养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课程目的

教学目标

导向功能

3、教育目的的功能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

教育活动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第2节教育目的的确立

1、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