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214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AM技术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狭义的CAM常指工艺准备或其中某个活动的计算机的应用,如数控程序的辅助编制。

在集成的CAD/CAM中的CAM一般均是指数控程序的编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研制成功数控铣床,此后发展了一系列的数控机床,包括称为“加工中心”的多功能机床,能从刀库中自动换刀和自动转换工作位置,能连续完成锐、钻、饺、攻丝等多道工序,这些都是通过程序指令控制运作的,只要改变程序指令就可改变加工过程,数控的这种加工灵活性称之为“柔性”。

CAM所涉及的范围,包括计算机数控,计算机辅助过程设计。

数控除了在机床应用以外,还广泛地用于其它各种设备的控制,如冲压机、火焰或等离子弧切割、激光束加工、自动绘图仪、焊接机、装配机等,成为各个相应行业CAM的基础。

市场上的CAM软件佼佼者主要有有:

UGNX、Pro/E、CATIA、MasterCAM等。

NXCAD/CAM典型工作流程,二、CAM技术的发展1.机器语言时期(1952上世纪50年代末期)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研制成功数控铣床,那时的数控程序是用机器语言即0和1不同组合的语句来编写,此时计算机起的作用,只是将输入的机器语言转换成数控机床所能识别的穿孔纸带。

2.高级语言编程(1955年上世纪70年代末)1955年美国率先推出APT(为AutomaticallyProgrammedTools自动编程工具的缩写)系统。

实质上是面向数控编程的高级语言,由专门定义的标识符号(如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算术运算符号等)词汇(如几何元素词汇、与计算有关的和函数类词汇、加工工艺词汇以及与刀具运动有关的词汇等,共约300多个)和语句组成。

3.代码格式编程(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国际标准组织(ISO)先后对数控机床坐标轴和运动方向、数控程序编程的代码、字符和程序段格式等制定了若干标准和规范(我国按照ISO也制订了相应的国家标准),从而出现了用代码和标识符号,按照严格的格式(Format)书写的源程序。

代码只有5种,即用G、M、S、F、T及跟随这些字母后的13位数字组成。

G代码最为重要,被称为准备功能指令。

包含选择程序原点、设立工件坐标系、加工坐标平面选择、快速定位、各种类型插补、各种类型的刀具半径和长度补偿、绝对坐标及增量坐标编程、厂家自定义的多种固定循环和宏指令调用等指令。

M代码被称为辅助功能指令,包含程序停止、主轴启动及顺和逆时针旋转以及主轴停止、换刀、冷却液开和关、程序结束并返回等指令。

S代码被称为主轴速度功能指令,用S之后的两位或三位数表达主轴的具体转速。

F代码被称为进给速度/进给率功能指令,用F之后两位或三位数表达。

T代码被称为刀具功能指令,用于选择刀具库(或刀塔)中某一刀具指令,用T之后两位或三位数表达。

这种编写源程序技术的重大进步,给CAM带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4.人机对话编程和动态仿真(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1985年,几家顶尖数控系统生产商推出了无需任何代码和字符格式,只需要通过MDI将被加工的工件图形输入后,按菜单提示,即可完成源程序编辑,再通过仿真,模拟出刀具轨迹和工件形状来验证程序。

自80年代以来,这种编程方法已成为了主流数控编程技术。

三、CAM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CAM作为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技术,直接面向数控生产实际。

纵观当今占主导地位的CAM系统,无论其界面好坏、功能强弱,都存在着共同的缺陷:

1.CADCAM混合化的系统结构体系。

CAD功能与CAM功能交叉使用,不是面向整体模型的编程形式,工艺特征需由人工提取,或需进一步CAD处理产生,因此会造成如下3个问题:

(1)不适应当今集成化的要求。

(2)不适合现代企业专业化分工的要求。

(3)没有给CAPP的发展留下空间与可能。

2.面向曲面、以局部加工为基本处理方式。

当今CAM系统一般都是曲面CAM系统,是面向局部加工的处理方式,而数控加工是以模型为结果,以工艺为核心的工程过程会造成如下问题:

(1)不能有效地利用CAD模型的几何信息,无法自动提取。

模型的工艺特征,只能够人工提取,无疑增大了操作的烦琐性,影响了编程质量与效率。

致使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与智能化程度都很低。

(2)局部加工计算方式靠人工或半自动进行防“过切”处理,系统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过切”现象产生的可能,因而不适合高速加工等新工艺在高速条件下对安全性的要求。

展望新一代CAM系统的基本特点:

1.面向对象、面向工艺特征的CAM系统.系统将能够按照工艺要求(CAPP要求)自动识别并提取所有的工艺特征及具有特定工艺特征的区域,使CAD、CAPP、CAM的集成化、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可能。

2.基于知识的智能化的CAM系统。

新一代的CAM系统不仅可继承并智能化判断工艺特征,而且具有模型对比、残余模型分析与判断功能,使刀具路径更优化,效率更高。

3.能够独立运行的CAM系统。

实现与CAD系统在功能上分离,在网络环境下集成。

这需要CAM系统必须具备相当的智能化水平。

4.使相关性编程成为可能。

尺寸相关、参数式设计、修改的灵活性等CAD领域的特性,自然希望被引伸到CAM系统之中。

5.提供更方便的工艺管理手段。

四、我国的CAM应用现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4位(名次为美、日、德、中),8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制造业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

但是制造业大国不等于制造业强国,中国还没有一家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所需高技术含量产品的80%以上尚依赖进口,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的70%数控机床被国外产品占领。

21世纪的机械制造业,总的发展趋势为:

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

为制造业提供强力技术支持并起关键性作用的CAD/CAM技术的高低,对发展和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同样也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CAD/CAM技术有了长足发展,CAD/CAM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我国企业,我国CAD/CAM软件(例如PICAD,CAXA,金银花,开目,高华等系统)的开发水平也逐渐接近国外水平。

整体来说,我国目前CAD/CAM软件不管是从产品开发水平还是从商品化、市场化程度都与发达国家尚有不小差距。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清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了解本国市场,提供技术支持方便,价格便宜等。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企业自身对质量控制的追求,这些差距会不断地被缩小,中国的制造业定会成为东方的“德国制造”。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