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人士谈中国大口径火炮发展内幕铁血网Word文件下载.docx
《资深人士谈中国大口径火炮发展内幕铁血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深人士谈中国大口径火炮发展内幕铁血网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1型152毫米榴弹炮是苏联在二战前期研制的,带有浓厚的时代技术特点,身管外有被筒,采用冲击式炮口制退器。
制退机在身管下方,复进机在身管上方。
采用箱形开脚大架,防盾从中部开始向后倾斜,防盾中央载面可以向上滑动。
高低机在炮架右侧,方向机在左侧。
必要时火炮可幷架射击,每个大架上有两个驻锄,一个用于硬地面,一个用于软地面。
结构与M30型122毫米榴弹炮基本相同,两者除身管外的零件均可以互换。
M46型130毫米加农炮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加农炮,以M1937型130毫米舰炮为基础,用于取代A19型122毫米加农炮,于1954年正式装备苏联陆军。
后来苏联又根据M46型加农炮研制了M47型152毫米加农炮。
这两者的炮架基本相同,除身管外,只要调整反后坐装置的阻力和更换炮口制退器就可以实现互换(这是当时火炮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两门不同口径的火炮,只要采用不同制退效率的制退器保证火炮后坐质量相同就可以安装在相同的炮架上,一般把这两种火炬叫做姊妹炮)。
M46型130毫米加农炮采用活动身管炮身,炮身由身管和被筒组成。
炮口制退器为单室多侧孔冲击式制退器。
具有变后坐长的沟槽式液压制退机装在炮身下方的摇架槽内,液气式复进机固定在炮身上方。
摇架为槽型,方向机和高低机均为齿弧式。
平衡机为气压式。
上架和下架均为铸钢件,采用箱形开脚大架。
右大架上安装有炮身推拉器,用于炮身战斗状态和行军状态的转换。
另外,在左右大架外侧各有一个千斤顶,用于在行军和战斗状态转换中与前车连接。
第一代大口径压制火炮基本满足了当时我国对大口径压制火炮的需要,但多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56式152毫米榴弹炮的口径虽然比54式122毫米榴弹炮大,但是射程却幷不占优。
59式130毫米加农炮的全重达到7.7吨,必须配用专用的履带牵引车,行军速度缓慢。
59式152毫米加农炮的初速和射程均不如59式130毫米加农炮,全重更是达到了8.47吨。
第一代大口径压制火炮的成功仿制,使我们基本掌握了苏式火炮的技术特点,随后展开了第二代压制火炮的研制。
1959年底我们分别展开了第二代152毫米加榴炮和加农炮的研制,其目的就是用第二代152毫米加榴炮来替代56式152毫米榴弹炮、用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来替代59式130毫米/152毫米加农炮。
第二代152毫米加榴炮的研制相对容易,我国以D20式152毫米加榴炮为原型仿制了新的152毫米加榴炮炮身,然后将其装到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上,命名为66式152毫米加榴炮。
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的研制相对比较困难,既然要替代59式130毫米加农炮和59式152毫米加农炮就必须在性能上超过前两者。
当时我国的技术能力比较薄弱,要研制出适用的152毫米加农炮幷非易事,事实上苏联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也是在1976年才研制成功。
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的研制在遇到困难后,研制人员决定将主要精力放在59式130毫米加农炮的改进上,将59式130毫米加农炮的炮身安装在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上,炮重从原来的7.7吨减到6.3吨。
改进型火炮于1970年设计定型,命名为59—1式130毫米加农炮。
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的研制进度在66式152毫米加榴炮和59—1式130毫米加农炮取得成功后幷没有多少起色,在耗费了十多年之后,直到1986年才通过设计定型。
详究其技术渊源,也只是解决了30.57升药室和53.7倍身管的匹配问题,其他部件基本与66式152毫米加榴炮相同。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考察了西方155毫米加榴炮之后,决定将其引进作为我国第三代大口径压制火炮,幷以加榴炮来取代加农炮和榴弹炮达到简化炮种的目的。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在引进45倍155毫米加榴炮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155毫米加榴炮,到M前为止已经研制成功了45倍155毫米牵引、自走、自行火炮及52倍卡155毫米车载炮。
155毫米与152毫米的口径之争
在讨论我国大口径压制火炮的同时,很多人都有个疑问: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152毫米加农炮和加榴炮,为什么还要发展155毫米的加榴炮?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都是将加农炮和榴弹炮搭配起来使用。
例如,美国当时装备有M59式155毫米加农炮和M114式155毫米榴弹炮,苏联及东方国家主要装备M46型130毫米加农炮/47型152毫米加农炮和D1型152毫米榴弹炮。
60年代后,西方国家开始研制新的加榴炮来替代加农炮和榴弹炮,这样做不但简化炮种,而且方便后勤。
苏联则继续研制性能更加优秀的加农炮和榴弹炮。
最初,苏联压制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占优势,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西方开始研制39倍155毫米榴弹炮,发射普通弹的射程达到22公里,发射火箭增程榴弹的射程更是达到30公里,而且其弹丸重比苏式152毫米炮的39.9公斤多了5公斤左右,对苏联M46型130毫米加农炮和D20型152毫米加榴炮的搭配形成了性能优势。
待到苏联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第二代152毫米火炮——2A36型152毫米加农炮和2A65型152毫米榴炮的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开始研制性能更好的52/54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
我国当时的情况与苏联类似:
待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寻求新一代大口径压制火炮的时候,在性能上对59—1式130毫米加农炮和66式152毫米加榴炮形成优势的只有西方39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
当时,西方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39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只有美国M198和瑞典FH一77B。
虽然我们当时同西方关系已经转暖,但是要完整引进39倍155毫米榴弹炮技术也幷非易事。
1977年,加拿大魁北克空间公司开创性地推出了45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GC一45,其发射普通弹的射程达到了30公里,再结合布尔博士独创的底排弹射程更是达到了39公里以上。
此后,魁北克空间公司与比利时PRB公司合作成立了国际空间公司(SRC),将该技术等生产和销售许可转让给奥地利联合钢铁公司。
由于GC一45结构复杂,不符合北约技术要求,所以奥联钢公司决定对其进行改进。
由于SRC所掌握的45倍155毫米身管及底排弹技术只属于布尔博士所有,无论在技术引进和合作上都不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便于开展工作。
我国在第一时间对GC一45型155毫米加榴炮表现出浓厚兴趣,幷派出设计人员以学习和交流的名义参与到奥联钢公司的GC一45型155毫米加榴炮简化设计工作中去。
1982年简化设计工作完成,新的加榴炮命名为GHN一45型,同年我国引进全套GC一45型45倍155毫米加榴炮技术资料;
1983年初决定在GC一45型的基础上开展新型155毫米加榴炮的研制,幷决定以新155毫米加榴炮作为我国未来军师两级压制火炮。
随后,我国第二代加农炮的设计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幷接近定型,但是与GC.45型相比有以下两方面差距:
首先,我国第二代加农炮射程的增加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初速提高的基础上,苏联2A一36则是通过改进弹丸和优化发射药来实现,初速反而降低了不少。
初速的增加会导致膛压和后坐增加,使火炮机动性变差。
其次,GC一45型155毫米榴弹炮另外一个卖点是其独特的底排弹技术,在不影响弹丸威力的基础上可以将射程提高33%左右,而且可以设计改装组件将普通榴弹改装为底排弹。
综上所述,用155毫米的加榴炮来代替我国已经落后的加农炮和榴弹炮是一项明智的决定。
我国第二代152毫米加农炮在设计定型后便开始效仿比利时M46/84式155毫米加榴炮对其进行152毫米改155毫米的工作,但是效果幷不理想。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国际环境的缓和。
世界各国都放缓了装备的换代工作,我国也相应放缓了155毫米火炮的研制工作。
由于国内装备需求减缓,各国都加强了对外军事贸易以维持本国军工产业的运转。
由于华约瓦解和苏联解体,原来使用苏式武器的国家大多开始用美式装备进行替代。
在国内需求不大的情况下,花高昂代价研制新型火炮势必要通过发展外贸型投入国际军火市场来收回成本。
试问,如果我们研制152毫米如何能打开普遍使用155毫米炮的外销市场。
军火出口大国俄罗斯在90年代后研制的152毫米火炮,都无一例外的搞出了两个“版本”一一自用版和适宜国际军火市场的外贸版。
其自用的轻型牵引152毫米火炮2A61研发了外贸版155毫米口径的M389,自用的2S19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研发了外贸版155毫米口径的2S19M,就连较先进的152毫米制导炮弹也要搞个155毫米的外贸型。
其中的苦衷与无奈恐怕也只有俄罗斯人自己最清楚。
45倍、52倍与54倍的身管倍径之争
提高射程的手段有两种,一是提高火炮初速,二是减小弹丸阻力。
但是为了战备和简化后勤的需要,通常很少改动弹丸。
在弹丸阻力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射程就只能通过增加火炮初速来实现。
内弹道学原理告诉我们,火炮射程和初速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手段得到提高:
一是增大发射药装药量,也就是增加弹丸发射时火药能量;
二是延长身管长度,也就是增加弹丸被火药燃气加速的时间。
但是,火炮药室容积(影响装药量的主要参数)和身管长度幷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
通常情况下,科研人员在设计一种火炮时,会首先根据预先制定的火炮性能指标所给出的口径、弹重、初速等初始条件,选取适当的最大膛压、药室扩大系数和火药品种,以此为起点计算出火炮所需要的装药量。
装药量的增加可以通过增加火药装填密度或者增大药室容积来实现。
装填密度和药室容积都不是能无限制增大的,过高的装填密度会影响发射药燃烧的均一稳定性;
而过大的药室容积会导致火炮炮尾结构重量和体积超标,影响后坐及俯仰动作。
一旦设计人员确定了合理的药室容积,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这个参数在火炮的整个发展和改进周期中都将固定不变。
因为一旦药室容积发生变化,就意味着整个弹药系统结构都要重新设计,这是火炮设计人员所不能接受的。
相对于药室容积的变化,火炮身管长度发生改变对弹药的影响很小。
但是改变身管长度就会引起火炮外弹道特征的变化,身管长度还受到材料和加工工艺水平等因素的限制。
另外,身管长度过大也会导致火炮体积和战斗全重增加,进而影响火炮机动性能的发挥
西方60年代的“四国弹道协议”已经确定了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大口径压制火炮药室容积和身管长度这两个参数的最合理比值,以此确定的火炮初速和射程能够达到当时制式压制火炮的最佳内、外弹道性能。
为了保证军队装备的延续性、沿用原有加榴炮射表和弹药体系,西方新研制长身管加榴炮药室容积和身管长度的比例关系必须符合“四国弹道协议”中规定的才行。
为了找到下一代陆军压制火炮最合理的内弹道参数指标,在确定新型155毫米加榴炮的药室容积为23升之后,美、英、法、西德等国在70年代曾先后提出了身管长度从45倍口径到58倍口径不等的数种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案。
由于技术实现难度相对较小,再在加上天才的设计能力,布尔博士的45倍口径火炮方案才在70年代末首先成熟起来,引起各国的关注。
在后来的深入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相对于23.5升药室容积,45倍口径身管长度过小,偏离了“四国弹道协议”规定的比例。
较短的身管就意味着较小炮膛工作容积,从而导致火炮发射药相对燃烧结束位置过分接近炮口,必然会引起部分发射药颗粒不能在膛内充分燃烧而是随弹丸和火药燃气一起冲出炮口。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发射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