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9627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精品教育docWord文档格式.docx

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动蜡烛灯A的位置,重新实验。

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灯A和它的像(即蜡烛灯B)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这些连线与OO′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刻度尺量出它们到____________的距离。

蜡烛灯A到____________的距离

蜡烛灯B到____________的距离

1

5cm

2

8cm

由表格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黑纸,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玻璃板内点亮的蜡烛灯)。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合作做实验,则未点燃的蜡烛是________。

(选填“A”或“B”)。

【学生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规律。

____________、发光物、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

(1)实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

把发光物、凸透镜(焦距已知)和_____________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将它们的_____________位置调节到等高,在透镜两侧标出焦点的位置。

(实验需要两个人合作)

(2)在光屏上找清晰的像。

固定凸透镜,把发光物放在___________外某一位置不动,将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由靠近透镜处向远处慢慢移动,看到光屏上成像后,再将光屏前后微调,直至在光屏上显示十分_____________的像。

移动光屏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清晰的像的位置,像距与物距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一对应的。

(3)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凸透镜,将发光物放在离凸透镜大于2f的某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找到一个十分_____________的像。

将像距范围、像的_________

(与物比较)、像的倒正及虚实填入下表中第一行。

将物逐渐移近透镜,按下表中给出的物距范围放置发光物,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成像范围及性质的变化,并填入下表。

焦距(厘米)

实验次数

物距范围

像距范围

像的大小

(放大、缩小或等大)

像的

正、倒

像的性质

(虚、实)

 

10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

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

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________(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第二单元运动和力学生实验复习

【学生实验三】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用__________________测力。

_________________、细线、钩码、木块。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

(2)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悬挂一个合适的钩码(注意不要超出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3)将木块放在_____________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__方向拉,使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大木块,但没有拉动(注意不要超出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4)将大木块换成小木块,操作方法同上。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牛,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_______牛。

【学生实验四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当物体在___________方向上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___________状态(静止或做______________运动)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2个)、木板、白纸、重物、细线。

(1)物体(木板)静止

将一块贴有____________的木板放在________桌面上,在板上固定两枚图钉。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这两枚图钉,观察并描述木板的运动情况。

当木板最终_____________时,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两个拉力。

研究这两个拉力的大小、作用线和方向有什么关系。

以上事实证明: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_上。

(2)物体(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

手提弹簧测力计,在其下端通过细线挂一重物。

当重物静止时,观察悬挂重物的细线,它为什么是竖直的?

为什么可以用测力计测量重物受到的重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重物受到的_________力)

突然上提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__________。

突然下移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__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手提弹簧测力计,尽可能使重物缓缓向上(或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变化。

(选填“有”或“没有”)

以上事实说明:

物体受到两个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_____上。

4.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做“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关系”实验。

他利用两个钩码,通过细线用拉力F1、F2分别拉小车。

该同学用多组钩码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和现象如下表。

F1(牛)

F2(牛)

小车的运动状态

0.1

0.2

向右运动

向左运动

3

静止

4

5

0.3

①经过对表格中数据的比较,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

状态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_。

②如图(b)所示,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开手,发现木块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一现象说明:

【学生实验四2】用DIS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力传感器(2个)、位移传感器(1个)、木板、___________(数据处理系统)、钩码、电动机、细线、支架、电源。

在较光滑水平桌面上放一块木板,在木板上固定两枚图钉,用两个力传感器分别沿____________方向拉这两枚图钉,观察下列情况中木板能否静止:

两个拉力的大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且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木板静止。

改变两个拉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让木板静止,记下此时两个力传感器的______________和力的______________,用力的图示法画出两个力。

(2)物体(钩码)做匀速直线运动

将实验器材按图安装、调试完毕,当钩码静止时,观察由力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和在计算机上绘出的F-t图,比较____________与钩码所受_____________的大小。

电动机通电后,观察由位移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和在计算机上绘出的s-t图,判断钩码是否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

当钩码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比较比较____________与钩码所受_____________的大小。

当钩码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比较比较____________与钩码所受_____________的大小。

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并且沿同一_______________。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机械和功学生实验复习

【学生实验五】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探究杠杆___________的条件

带有__________的杠杆、铁架台、___________、钩码、线。

(1)把杠杆的____________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____位置上保持平衡。

(2)用线系着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____________或在杠杆上的_____________,使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