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各章节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
《《流体力学》各章节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力学》各章节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理想流体是一种设想的没有(粘性)的流体,在流动时各层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的(切应力),即没有(摩擦力)
三、单选题
1.不考虑流体粘性的流体称()流体。
A
A理想B牛顿C非牛顿D实际
2.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性()B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能确定
3.运动粘度的单位是()B
A.s/m2B.m2/sC.N·m2/sD.N·s/m2
4.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的因素是()C
A.切应力与速度B.切应力与剪切变形
C.切应力与剪切变形速度D.切应力与压强
5.200℃体积为2.5m3的水,当温度升至800℃时,其体积变化率为()C
200℃时:
=998.23kg/m3;
800℃时:
=971.83kg/m3
A.2.16%B.1.28%
C.2.64%D.3.08%
6.温度升高时,水的粘性()。
A.变小B.变大
C.不变D.不能确定
2.[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的关系为()。
B
A.B.C.D.
3.静止流体()剪切应力。
C
A.可以承受B.能承受很小的
C.不能承受D.具有粘性时可以承受
5.使水的体积减小0.1%时,应增大压强为()(K=2000MPa)。
A.2.0MPaB.2.6MPa
C.2.5MPaD.2.7MPa
四、简答题:
1.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动力】粘度值为什么会减小?
液体的粘性力主要来自相邻流动层间分子的内聚力;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分子热运动加剧,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因而分子间的内聚力将随之减小,故【动力】粘度值减小。
2.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动力】粘度值为什么会增大?
气体的粘性力主要来自相邻流动层分子的横向动量交换的结果,温度升高,使这种动量的交换也加剧。
因而内摩擦力或【动力】粘度值将增大。
第二章
1.位置水头:
某点在基准面以上的高度
2.等压面:
压强相等的空间点构成的面(平面或曲面)称为等压面。
3..流线:
某一时刻在流场中画出的一条空间曲线,该曲线上的每个质点的流速方向都与这条曲线相切。
4.相对压强:
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起算的压强,以符号P表示。
5.真空度:
当某点的压强小于当地大气压强,我们称该点处于真空状态。
该点压强小于当地大气压的值(绝对值),称为真空度。
6.绝对压强:
以无气体分子存在的完全真空为基准算起的压强,以符号表示。
1.1at=(98000Pa或0.1MPa)Pa=(104)mm水柱。
2.1atm=(1.033)at=(760)mm汞柱。
3.任意形状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大小等于受压面(面积)与其(形心点)的压强乘积。
4.在静止流体中各点单位质量流体所受(表面力)力和(质量力)力相平衡。
5.压强的单位是Pa,或直接用()和()表示。
、
6.液柱单位中,压强也可用液柱高度计量,常用单位是(m)水柱、mm水柱或(汞柱)表示。
7.若压强p<
0,其绝对值称作(真空度)
1.单位质量力的单位是()。
D
ANBN/m2CkgDm/s2
2.如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液面压强p0=9.8kPa,A点压强为49kPa,则B点压强
为39.2kPa,在液面下的深度为3m,则露天水池水深5m处的相对压强为()。
B
A.5kPaB.49kPa
C.147kPaD.205kPa
图1
3.流体静压强总是指向作用面的()。
A.内法线B.平行
C.外法线D.任意
4.静止流体中任意点质量力()于过该点的等压面。
A任意角度B相交C平行D垂直
5.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米水柱。
D
A9.8B10C10.13D10.33
6.流体静压强的方向是指向固体壁面的()。
A外法线B内法线C任意D平行
7.气体粘性是由于分子的()而产生的。
A吸引力B摩擦力C质量力D热运动
四、判断题
1、绝对压强的最小值是零。
(√)
2、绝对压强不可能为负值。
3、相对平衡流体中任意点压强等于重度乘液面下深度。
五、简答题:
1.用斜线填充的方式表示出下列各图的压力体部分。
六、计算题:
1.由真空表A中测得真空值为17200N/m2。
各高层如图所示,空气重量忽略不计,,,试求测压管E、F及G内液面的高程及U形测压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差的H1大小。
()
(1)
(2)
(3)
(4)
2.图示装置中玻璃管内水面高度2m,求A容器中绝对压强和真空度,分别用应力单位和水柱高表示。
(空气大气压强Pa=98000)
4.如图所示为一铅直半圆壁的直径位于液面上,求F值大小及其作用点。
(1)
(2)
5.如图所示为一铅直矩形平板,已知板宽b=4m,板高h2=3m,板顶水深h1=1m,
用解析法求静水总压力及其作用点。
(1)总压力的大小为:
(2)总压力的作用点:
6.如图所示为一铅直矩形闸门,已知=1m,=2m,宽b=1.2m,求总压力及其作用点。
(1)闸门的面积:
闸门形心的淹没深度:
惯性矩:
(2)总压力
(3)作用点的淹没深度
7.设如图所示,hv=2m时,求封闭容器A中的真空值。
8.如图所示为一铅直矩形闸门,已知=1m,=2m,宽b=1.5m,求总压力及其作用点。
闸门形心的淹没深度:
(2)总压力
(3)作用点的淹没深度
第三章
1.欧拉法:
以充满流体的空间中各个固定的空间点为考虑对象,研究流体质点通过这些固定的空间点时,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把足够多的空间点综合起来得出整个流体运动的规律。
又叫流场法。
2.拉格朗日法:
以运动着的流体质点为研究对象,跟踪观察质点的运动轨迹及运动参数(速度、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然后跟踪所有流体质点的运动情况,得到整个流体的运动规律。
3.元流:
通过一微分面积上各点作流线所形成的微小流束,即横断面无限小的流管中的液流。
4.均匀流:
流动过程中运动要素不随坐标位置而变化。
5.过流断面:
与元流或总流的所有流线相正交的横断面。
6.恒定流:
在流场中,如果在各空间点上流体质点的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而变化。
1.流线是某一(时刻)在流场中画出的一条(空中)曲线,该曲线上的每个质点的流速方向都与这条曲线(相切)。
2.均匀流只能发生在(长直)的管道或渠道这一类断面形状和(大小)都沿程不变地运动中,因此只有(沿程损失)。
3.在流场中,如果在各空间点上流体质点的(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而变化,这种流动称为恒定流(或称为稳定流)。
4.所谓过流断面,就是与(元流)或(总流)的所有流线相(正交)的横断面。
5.流体质点的加速度是由(当地)加速度和(迁移)加速度组成。
1.水在一条管道中流动,如果两断面的管径比为d1/d2=2,则速度比v1/v2=()。
A.2B.4
C.1/2D.1/4
2.均匀流的()加速度为零。
A.当地B.迁移
C.向心D.质点
3.流体运动力学中常用()进行研究。
A.拉格朗日法B.欧拉法
C.雷利法D.雷诺法
4.连续性方程表示流体运动遵循()守恒定律。
A.能量B.动量
C.质量D.流量
5.用欧拉法表示流体质点加速度等于()C
A.B.
C.D.
6.如图1.所示,ρ1g≠ρ2g,下述哪个静力学方程正确?
()B
7.在总流伯努利方程中,速度v是()速度。
A某点B断面平均C断面形心处D断面上最大
8伯努利方程中表示()。
A单位质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B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
C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机械能D通过过流断面的总机械能
9.毕托管用于测量()。
A点流速B压强C密度D流量
10.列能量方程时,参数应在()断面上选取。
A任意B急变流C恒定流D渐变流
11.流体运动力学中常用()进行研究。
A雷利法B雷诺法C欧拉法D拉格朗日法。
12.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式()。
A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不适用于可压缩流体
B适用于恒定流,不适用于非恒定流
C适用于无旋流,不适用于有旋流
D适用于上述所提及的各种情况下的流动
13.描述不可压缩粘性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是()。
A欧拉方程B边界层方程
C斯托克斯方程D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14.V1A1=V2A2是根据()守恒定律推导出来的。
A质量B能量C动量D动量矩
15.在()流动中,伯努利方程不成立。
A恒定B理想流体C不可压缩D可压缩
1、过流断面上处处与流线垂直。
2、迹线是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
3、流线是由无数流体质点组成的。
4、渐变流过流断面压强基本符合静压强分布规律。
5、均匀流过流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
(×
)
6、均匀流只有沿程水头损失。
7、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称迹线。
8、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的流动叫均匀流。
9、过流断面有时是曲面。
10、均匀流动只有沿程阻力损失。
(√)
1.画图并说明流线相交的特例。
图2
如图1对于存在驻点(A)和奇点(B)的流动情况;
如图2源(汇)的情况。
2.流线的定义可以引申出的结论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流线不能相交,且流线只能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流场中每一点都有流线通过。
流线充满整个流场,这些流线构成某一时刻流场内的流动图像。
在恒定流条件下,流线的形状和位置不随时间而变化,在非恒定流条件下,流线的形状和位置一般要随时间而变化。
恒定流动时,流线和迹线重合;
非恒定流时,流线与迹线一般不重合。
3.均匀流有哪些特性?
均匀流的流线彼此是平行的直线,其过流断面为平面,且过流断面的形状和尺寸沿程不变。
均匀流中,同一流线上不同点的流速应相等,从而各过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相同,断面平均流速相等,即流速沿程不变。
均匀流过流断面上的动水压强分布规律与静水压强分布规律相同,即在同一过流断面上各点测压管水头为一常数。
均匀流只能发生在长直的管道或渠道这一类断面形状和大小都沿程不变地流动中,因此只有沿程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