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590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习题例题精华附答案

第六章练习题

、选择题

1.

)。

信息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

A、可行性研究报告B系统分析报告

C、系统调查报告D、系统规划报告

2.下面不属于系统设计的方法是()。

A、结构化设计B、生命周期法

C、Jackson方法D、Parnas方法

3.在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时,应采纳什么样的方法()。

A、程序设计B、结构化设计

C、由里向外D、自底向上

4.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

A、模块化B、集成化

C、自底向上,逐步求精D、规范化

5.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之间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B系统设计

C、需求分析D、编程调试

6.对于结构化设计思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结构化设计中,模块的功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

B、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C、设计者应先设计顶层模块

D越下层模块,其功能越具体,越复杂

7.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结构,是为了满足()。

、灵活性的要求

、实用性的要求

将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物理方案

、程序设计

、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

、按业务划分子系统

A、系统性的要求B

C、可靠性的要求D

8.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A、设计新系统的目标B

C、代码设计D

9.系统设计时应()。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B

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D

10.下面属于结构化系统设计的特点是()。

A、总体与局部的统一B、数据传递迅速、及时

C、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D、以上都不是

11.关于模块间调用的规则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下层模块可直接与同级模块进行通信

B、下层模块只有接到上级模块调用命令才能执行

C、上下级模块之间可直接通信

D模块调用顺序自上而下

12.下列术语中不属于对模块间关系的描述的是()。

A、调用关系B主次关系

C、嵌套关系D、从属关系

13.耦合是系统各模块间连接的一种度量,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数据结构应属于下列哪种耦

合()。

A、内容耦合B公共耦合

C、外部耦合D、控制耦合

14.模块发生改动,最容易引发错误的是()。

A、数据耦合B、控制耦合

C、内容耦合D、公共耦合

15.聚合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

下列聚合性最好的是(

A、逻辑聚合B、过程聚合

C、顺序聚合D、功能聚合

16.模块聚合中,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功能的是()。

A、逻辑聚合B、数据聚合

C功能聚合D、时间聚合

17.系统的()表示模块结构图中控制的总分布。

A、深度B宽度

C、扇出D、扇入

18.

)阶段提出来的。

模块结构图能描述系统的总体结构,它是在系统开发的(

A、需求分析B总体设计

C、详细设计D、代码编写

19.结构化设计方法中绘制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

A数据流程图B、数据关系图

C、数据结构图D、业务流程图

20.描述模块间层次结构及其数据通讯的工具是()。

A、HIPO图B、业务流程图

C模块结构图D、数据流程图

21.模块结构图表示的是系统功能模块间的()。

A、层次分解关系B、组合关系

C、分布关系D、模块之间的关系

C、计算机型号和网络拓扑结构D、CP啲处理速度和网络传输速率

、特征组合码

、预留足够位置以利于扩充

顺序编码

C、助记码D

37.代码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惟一性,系统性,通用性B

C、避免误解,不易出错D

38.下面关于代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用数字、字母、汉字及他们的组合来表示代码

B、代码为事物提供了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

C代码是在系统设计阶段才最后确定下来的

D使用代码可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处理速度

39.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的依据。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

C、系统实施D、系统评价

40.校验位不可能发现的错误是()。

A、抄写错B、易位错

C、传输错D、原数据错

41.在代码设计的原则中,代码的可扩充性是指()。

A、每个代码的含义是惟一的B、代码的位数是可变的

C编码要留有足够的空位置

D

、代码的含义是可以变化的

42.邮政编码是().

A、顺序码

B

、层次码

C、助记码

D

、十进制码

43.顺序码的特点是()

A、码很长

B

短而简单

C、容易记忆

D

、有一定的逻辑性

44.代码结构中设置检验位是为了保证(

)°

A、计算机内部运算不出错

B

、代码的合理性

C代码输入的正确性

D

、代码的稳定性

45.设计代码校验位时,校验位的取值是()。

、模

、除得的余数或模减余数

A、权B

C、除得的值D

46.()是输出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A、根据软件的特点和要求,以精确、及时、适用的方式输出最适合需要的信息

B、针对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精确、及时、适用的方式输出最适合需要的信息。

C、针对操作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以精确、及时、适用的方式输出最适合需要的信息

50.在数据输入时,下列方法中属于源数据自动化的是()。

A、键盘输入B、软盘输入

C、磁带输入D光符号识别输入

51.在MIS中,为了获得有用的管理信息,首先要求()。

A、应用程序正确B、输入数据真实可靠

C、数据库规范化D、打印报表清晰

52.发现原始数据有错时,应()。

A、将原始单据送交填写原始单据的原单位修改

B、由键盘输入操作员予以修改

C、由原始数据检查员进行修改

D舍弃出错的数据

53.用户界面设计过程中应()。

A、先进行输入设计,后进行输出设计B、同时进行输入输出设计

C先进行输出设计,后进行输入设计D、由程序员进行输入输出设计

54.在输入设计中,可以采用()来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A、选择合适的输入方法B、选择合适的校验方法

C、选择可靠的输入设备D、设计好原始凭证

55.下列什么不是输入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A、最小量B、简单化

C、高速度D、早检验

56.用户界面设计,是()阶段包括的内容。

A、系统调查B、系统规划

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

C程序设计D、数据库设计说明

二、填空题

1.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系统分析的基本任务。

解决的问题是系统设计的基本任

务。

2.系统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确定逻辑模型,确定新系统的。

3.对系统功能的充分理解是系统设计的成功。

4.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是在分析阶段建立系统的新逻辑模型,而在设计阶段建立目标系

统的。

5.系统设计应符合系统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6.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包括设计和设计两个阶段。

7.详细设计主要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和制定设计规范等。

8.模块结构图表示了一个系统功能模块的关系;还表示了模块的关系和模块间

的传递关系。

它是结构化设计的。

9.把一个信息系统设计成为若干个模块的方法称为。

10.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元素,它具有、、和程序代码等属性。

11.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可分为三种:

、和循环调用。

12.模块间具有、、禾口等耦合方式。

13.一个模块内部元素的聚合形式有、、、、、和偶然聚

合等七种。

14.模块耦合是一个模块和其它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的紧密程度,一般原则是:

尽量使用

耦合,少用耦合,限制耦合,完全不用耦合。

15.模块聚合强度的划分上,最低聚合是,最高聚合是,在耦合强度的划分上,

最弱耦合是,最强耦合是。

16.两个模块间通过交换数据的耦合称耦合。

17.一个模块内部前一个处理动作所产生的输出数据是下一个处理动作的输入数据,该模块

是聚合。

18.把DFD专换到模块结构图主要有和两种设计方法。

19.模块结构图中的模块,对应于相应数据流程图中的。

20.系统设计阶段需要从导出模块结构图。

21.模块结构图中的控制层数称为系统的,同一层次的模块总数最大值称为系统

的。

22.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

23.从作业请求开始,经过系统处理,到获得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

24.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开始,经系统处理后,再给出所需的时间称为系统的响

应时间。

25.在信息系统中是人和机器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

26.目前常用代码的种类有、、、十进制码和助记码等几种。

27.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可用TV-C-25表示,这种代码称码。

28.代码是以简短的符号形式来代表各种客观实体,代码设计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禾口易修改性。

29.每个代码对其所代表的事物或属性都必须具有。

30.输入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确保输入数据的。

31.人机对话方式主要采用、和应答式等方式。

32.数据库设计过程可分为需求和约束分析、、、等几个步骤。

33.E--R图主要是由、、等三部分组成。

34.是指对给定的逻辑模式,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数据库结构的过程。

35.大量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另一种是。

36.能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作。

从中选定一个用来区别同一实体集中的不

同属性的称作。

37.在数据库的逻辑模式设计中,将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数据模型时,通常实体的

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就是关系的主码。

38.程序设计说明书是由编写,交给使用的。

39.处理流程设计的任务是用各种符号具体地规定每个功能模块的的各个步骤。

一、选择题

1.B2.B3.B4.A5.B6.D7.B8.B9.C10.C

11.A12.B13.B14.C15.D16.C17.B18.B19.A20.C

21.A22.A23.C24.B25.C26.C27.B28.A29.D30.B

31.D32.D33.C34.B35.A36.B37.D38.A39.C40.D

41.C42.B43.B44.C45.D46.B47.B48.D49.C50.D

57.A58.A59.C60.A

51.B52.A53.C54.B55.C56.C61.A62.D63.C64.A65.D66.C67.A68.D69.C二、填空题

1.“怎么做”

2.物理模型

3.逻辑

4.物理模型

5.灵活性可靠性

7.代码设计

数据库设计

8.

层次分解

调用数据流和控制信息流重要工具

9.

模块化

10.

输入输出

处理功能

内部数据

11.

直接调用

判断调用

(选择调用)

12.

数据耦合

控制耦合

公共耦合

内容耦合

13.

功能聚合

顺序聚合

通讯聚合

过程聚合时间聚合

14.

数据控制

公共

内容

15.

偶然聚合

功能聚合

内容耦合

数据耦合

总体详细

6.

逻辑聚合

16.数据

17.顺序

18.以变换为中心以事务为中心

19.数据处理

20.数据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