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563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泰州南通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

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括选择题(第1~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9-26题为双项选择题)和综合题(第27—30题)两部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8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l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日以极点附近某地为中心的半球图”,甲地地方时早于M地。

图2为“乙地当日太阳高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O地的

A.正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正北方向

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北纬8.5°B.南纬8.5°C.南纬15°D.北纬15°

图3为“我国东部某时节锋面雨带位置示意图”,图4为四幅“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3所示时节我国

A.云贵高原易发旱灾

B.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C.东部盛行偏北风

D.黄河干流出现凌汛

4.当雨带位于图3所示位置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图4中的

图5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B.依赖C.征服D.友好

6.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

图6为“江苏某市l994~2019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该市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

8.该市目前人地关系特征可概括为

A.低水平协调B.初显不协调C.严重不协调D.高水平协调

图7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用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1题。

9.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呈

A.同心圆状B.扇形状C.多核心状D.条带状

10.甲、乙、丙、丁四处中,宜新建重工业园区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1.该城市的规划主要是为了

A.加强对外联系B.充分利用土地C.改善城市环境D.降低城建投资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据此完成12一l3题。

12.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是地区农业的

A.商品化生产B.集约化生产C.机械化生产D.生态化生产

13.农业地域分工不断深化的主要动力是

A.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政策的支持不断加强

C.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D.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

图8为“我国2000年人口出生性别比分布图”(人口出生性别比是指每出生l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

读图完成14-15题。

14.人口性别比超过l30的省级行政区有

A.豫、皖、赣、粤、琼B.湘、桂、鄂、冀、琼

C.浙、苏、闽、晋、琼D.滇、贵、川、鲁、琼

15.正常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在103~106之间。

要改变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不合理状况,关键在于

A.调整人口政策B.增加就业岗位C.转变生育观念D.改善医疗条件

内蒙古鸟海市君正集团,是一个以绿色、环保为标志的循环经济产业集团。

图9为“君正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完成l6~18题。

16.君正集团电石厂、硅铁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B.市场C.技术D.能源

17.君正集团的循环生产,实现了

A.生产过程二氧化碳的零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利用

C.摆脱了生产的周期性和地域性D.生产过程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18.君正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生产的空间联系B.生产协作联系

C.科技与信息联系D.商贸联系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图10为“甲、乙两河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甲、乙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流量冬季大于夏季B.乙河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C.甲、乙两河枯水期在夏季D.甲、乙两河都有结冰期

20.跨流域调水对水源调出区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A.降低河水自净能力B.减少降水量

C.加重海水倒灌D.加大河水含沙量

表l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社会和经济主要指标(2019年)统计表”。

读表完成21-22题。

表1

指标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0.6

10.3

10.2

18

年底总人口(万人)(常住人口)

1858.1

7624.5

5060

9449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188.9

25741.2

18780.4

31084.4

第一产业(亿元)

101.8

1816.2

986

1695.6

第二产业(亿元)

5678.5

14306.4

10148.5

15939.1

第三产业(亿元)

6408.5

9618.5

7646

13449.7

出口额(亿美元)

1439.3

2037.3

1283

3692.4

进口额(亿美元)

1390.5

1459.4

485.4

2648

粮食产量(万吨)

109.2

3132.2

842.6

1284.7

21.有关四省(市)社会和经济主要指标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人口密度最大B.江苏农业比重最大

C.广东经济对外依存度最小D.浙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

22.江苏、广东粮食产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有

A.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单产低B.江苏平原广阔,耕地比重大

C.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小D.江苏复种指数高

武广高铁已于2019年春节前建成通车。

图ll为“武广高铁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223-24题。

23.影响武广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A.地形B.气候C.经济D.技术

24.武广高铁的开通,对沿线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A.促进了南北方之间的人口迁移B.加剧了沿线地区环境质量的恶化

C.加强了珠三角与长江工业地带的联系D.推动了沿线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图12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25~26题。

25.下列有关自然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自然带受风带、洋流、地形共同作用而成

B.甲、戊自然带东西宽度主要受洋流因素影响

C.丁、己自然带分布面积狭小,主要受海陆分布限制

D.甲、乙、丙三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26.假如澳大利亚大陆向北漂移10个纬度

A.甲、乙两自然带范围将扩大B.丁、己两自然带将消失

C.丙自然带将演替为戊自然带D.自然带类型将更加多样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60分。

其中27~29题为必做题,30题为选做题。

27.图l3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5分)

(1)简述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 (4分)

(2)该区域种植柑橘的不利条件有 ▲ 。

(3分)

(3)该区域交通和农业技术条件的改变,对柑橘生产的影响有 ▲ 。

(3分)

(4)为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可发展的产业有 ▲ 。

(5分)

28.图l4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3分)

(1)两区域各自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甲 ▲ 、乙 ▲ 。

(4分)

(2)两区域发展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4分)

(3)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甲、乙两区域可进行合作互补的内容主要有 ▲ 。

(5分)

29.图l5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2分)

(1)该区域古长城受损毁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

(2分)

(2)简述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 。

(4分)

(3)该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解决的措施主要有 ▲ 。

(6分)

30.选做题:

请在A、B、C、D四题中选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

如多做。

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图l6为“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略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两海域具有世界意义的海洋资源是 ▲ 。

(1分)

(2)影响两海域开发利用该海洋资源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 、 ▲ 。

(2分)

(3)两海域在开发利用该海洋资源的过程中,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其主要原因有 ▲ 、 ▲ 。

(3分)

(4)上述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有 ▲ 、 ▲ ,防治的对策有 ▲ 、 ▲ 。

(4分)

B.【旅游地理】石窟艺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人们在山崖上开凿洞穴,并进行绘画和雕塑,以表达膜拜或宗教虔诚。

图l7为“三大石窟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处石窟的重要价值有 ▲ 、 ▲ 、 ▲ 。

(3分)

(2)观赏石窟的主要方法有 ▲ 、 ▲ 、 ▲ 。

(3分)

(3)在三大石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 ▲ 。

(4分)

C.【城乡规划】图l8为“两村落平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甲、乙两村落空间形态分别属于 ▲ 、 ▲ ,影响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有 ▲ 、 ▲ 。

(4分)

(2)构成两村落人居环境的基本系统有 ▲ 、 ▲ ,评价两村人居硬环境的内容有 ▲ 、 ▲ 、 ▲ 、 ▲ 。

(6分)

D.【环境保护】2010年5月1日至lO月31日,上海世博会将隆重开幕。

本届世博会大力倡导“生态世博”、“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等环保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领下,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1)“生态世博”、“绿色世博”是我国 ▲ 国策的具体体现。

(1分)

(2)上海世博园建设过程中,保留了一处湿地,其目的是为了 ▲ 。

(3分)

(3)上海在水污染防治中,应落实我国的三大环境管理政策有 ▲ 、 ▲ 和 ▲ 。

(3分)

(4)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的环境行为准则有:

节约资源、 ▲ 、 ▲ 、 ▲ 。

(3分)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l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C2.D3.B4.A5.C6.B7.B8.C9.Cl0.D11.Cl2.Al3.Al4.Al5.Cl6.Dl7.Dl8.B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3分,共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