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072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潭市湘潭县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合作社自成立后努力技术革新,大力推广种植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稻米品质和亩产量相对普通农户有所提高,入社社员的种植纯收入也有所提高。

通过与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生产的优质水稻销往各地,获得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赞赏。

合作社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利用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标准化种植。

2、合作社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合作社法人代表:

赵灿峰,男,现年35岁,高中文化,系湘潭县石潭镇托下村塘湾组村民,2009年组织成立湘潭县古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

3、湘潭县古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3.1决策管理监督机构

本社设置了本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决策管理监督机构,其中社成员(代表)大会为本社最高权利管理监督机构,由成员(代表)大会通过选举产生理事长和理事会其他人员,并由理事长聘任合作社经理。

理事长和合作社经理的日常决策和管理需对本社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管理。

3.2中层管理服务机构

本社设办公室、财务部、销售部、农技服务部、基地生产部等五个中层管理服务机构;

4、合作社办公条件及工作人员情况

4.1合作社位于湘潭县石潭镇托下村湾塘组,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人流量大。

合作社现有办公楼一栋,面积200多平方米,拥有完善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实现办公软硬件自动化,进销存及财务管理电算化。

4.2合作社现有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2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名,专职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5名,财务人员2名,基地生产管理1名,销售经理1名,专业防治队伍12人。

通过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我社经常邀请巴市、县种子、土肥、植保方面的专家、高级农艺师现场指导生产技术,并与石潭镇农技站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

5、财务管理制度情况:

本社配备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人员、系统及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财务制度建设情况见附表(附:

湘潭县古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

(二)合作社运营状况

1、合作社产品及生产情况、销售、盈利情况:

合作社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推广发展高档优质稻促进社员增产增收为根本的产业目标。

2009年全社共发展高档优质稻1000亩,亩产528公斤,统一收购价格为118元/50公斤,收购价格比普通水稻每50公斤高23元。

实现销售收入125万元,通过一系列农业技术的推广实施,比上一年亩均增产28公斤,亩均增收320元,全社累计增收32万元。

2009年公司与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经过深加工的大米因其过硬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产销率达到100%。

2、2009年度合作社财务报表

(附:

2009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表1-2公司财务状况表

项目名称

单位

2009年

2010年9月

资产总额

万元

41.70

72.66

其中:

固定资产

6.80

14.53

流动资产

34.84

58.13

营业收入

26.75

20.01

净利润

1.7

3.96

二、项目立项背景

(一)必要性分析

1、发展优质水稻是新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展战略需要

粮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必需品,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粮食是食品工业及其他工业的重要原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区相继爆发粮食危机,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危机四伏,多次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多次制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并连续六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高品质、高营养、口感更好的优质稻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质优才能价高成为粮食产品定价的一个重要标准,而目前国内主要粮食产区的粮食作物品质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采用传统品种种植获得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优势。

为实现农业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实施种粮补贴、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湖南省政府提出建设“名优湘米振兴工程”,加快优质稻米发展步伐。

作为国内重要粮食生产县之一的湘潭县,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十大技术,全面实施全县粮食“新增4亿斤工程”,粮食种植面积达18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稻占65%,年产粮达90万吨以上,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发展优质水稻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等举措,从2003年至2009年连续七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其中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殊荣,2009年再次获得这一荣誉,粮食生产水平位于国内先进行列。

发展优质水稻,种子是关键,该项目正是瞄准市场需求,从优质稻的种源抓起,建设种植基地,引进湖南省农科院研发的产量高、质量好的原种,通过提纯复壮,扩大繁殖供应给广大农户,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形成规模经营,促进本地以及全省优质稻产业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农户增收、该合作社增效的双赢目的。

2、发展优质稻种繁育是突出合作社特色增强实力的需要

湘潭县古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按照“统一品种规划、统一技术支持、统一防治指导、统一收购价格、统一销售渠道”的“五统一”原则组织水稻生产,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目前已有社员168户。

合作社所在的湘潭县石潭镇为湘潭县粮食重要产区,全镇普及优质稻面积78700亩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由此可见石潭镇及周边乡镇每年优质稻种子需求非常巨大。

合作社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开展差异化经营策略,把为社员及全县提供优质、低价的优质稻种子作为本社经营的一项重点工作开展,项目统一规划种植区域、统一采购原种、统一生产技术方案、统一稻种选育标准,组织农民实行规模连片规模化种植,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加快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增强合作社竞争实力,树立良好的合作社品牌形象,提高社员经济收入。

3、发展优质稻种繁育是带动周边农民提高收入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稻米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相对普通的水稻稻米,优质水稻稻米具有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等特点,因此收购价格更高。

项目的建设,可进一步提高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生产应用,扩大优质稻推广普及率,提高产品质量,整体提高水稻生产效率,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

  

(二)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

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推出系列扶持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政策,从“保供给、强基础、建制度”三方面,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湘潭市作为湖南省粮食核心主产区,湘潭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2009年全市粮食生产的意见》【潭政办发〔2009〕20号】。

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确保惠农政策及时到位;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粮食生产责任制;

遏制耕地抛荒和“双改单”现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推广优良品种、新技术,依靠科技提高种粮效益;

引导耕地合理流转,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五个方面为全市粮食生产提出指导性意见,也为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指明了方向。

湘潭县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和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发布了《湘潭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潭政发〔2010〕3号】,为确保实现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保面、增产、提质、增效”的发展粮食生产目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政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确保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和科学技术支持,从根本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产量。

2、资源优势:

湘潭县位于湖南省“五区一廊”战略要冲,地处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西岸。

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湘黔铁路横贯县境,320、107两条国道和上瑞、京珠两条高速公路从东西、北南穿插而过,湘江常年通航。

全县总面积为251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01万亩,山地252万亩,可养水面11万亩,全县总人口114万,其中农业人口104.9万。

辖22个乡镇,有耕地101.4万亩,其中水田94.8万亩。

优质稻年播种面积102万亩,其中早稻优质稻22万亩、晚稻优质稻80万亩(其中中档优质稻49万亩、高档优质稻31万亩),近几年,以石潭、中路铺为重点乡镇,基地遍及全县。

为了确保优质稻生产健康发展,湘潭县坚持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进行产业化开发。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2003至2009年连续七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其中2004至2006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殊荣,粮食生产已达全国先进水平。

湘潭县石潭镇位于湘潭县西部,是湘潭县的粮食主产区,水陆交通便利,镇域经济活跃,自古便为繁华之地,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为湘潭县“鱼米之乡”。

全镇普及优质杂交稻面积78700亩,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水利灌溉设施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位于全市前列。

在政府引导扶持下聚宝米业和新皇粮米业公司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在此建立高档优质稻无公害生产基地,目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5000多亩。

3、科技优势:

湘潭县是全国农业大县,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创新,正逐步向全国农业强县迈进,粮食亩产正逐年增长,优良品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方兴未艾。

全县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站系统,率先在全国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立了技术指导员与农户帮扶制度,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广校等平台和载体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化人才,通过政府牵线,很多农业企业和农技站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008年中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湘潭县泉塘子农技站设立中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示范基地,标志着我县的农业技术水平进入了国家队的行列,并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最新农业科技的一个窗口。

(3)市场分析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稻米作为主食正越来越多的被更多的国人所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大自然、健康消费已成时尚,因此既具有良好的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口感,又具有健康安全环境品质的优质稻米自然成了消费者的首选。

根据初步统计,2009年我国消耗量为18175万吨,其中口粮消费15575万吨,饲料用粮1100万吨,工业用粮925万吨,其他用粮575万吨,随着国民人均口粮消费量的减少,和购买力的增加,优质稻米市场需求正逐年增加。

我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