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3825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遨游汉字王国》整合情境教学课例人教版五年级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它强调把所有知识和基本能力都设计在具体的、有逻辑联系的复杂情境当中,然后把学生放在这种情境当中去体验问题的由来和问题的本质,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新课题,很多语文老师在教授综合性学习时,往往很难把握该单元的关键能力培养目标。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

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接着提出结合活动建议,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

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

第一板块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

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与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力。

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供若干必读材料,提出一些阅读要求,体现“下要保底”的编写思想;

分别提出活动建议,供师生选用或参考。

最后,建议用办展览、办手抄报、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建议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开展探究活动。

其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本单元涉及的教学目标较多: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5、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6.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7.认识21个生字。

在如此多的目标中如何寻找本单元的关键能力目标,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首席专家、比利时教育学者哈维尔&

bull;

罗杰斯提出:

“让学生要掌握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定义,就要找出这个概念和定义最核心的能力,并且用具体的问题表达出来。

在一个学科的一个水平段上,设置的能力目标不要太多,有3到4个目标足够了。

”于是,我们研读了整个课程目标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提炼出本单元学生需掌握的关键能力: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

在此关键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了测评模块,通过某小学五年级学生针对本单元内容制定的三则活动计划,要求学生辨别计划的合理性,同时学会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拟写活动计划。

在学生结束了本单元的学习后,我们对本校五年级三个班进行了测评,测评效果虽不理想,但是它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提升了我们教研活动的质量,有效地促进教师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老师们辛苦着但也快乐着,收获了教学的方法、策略,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整合情境教学模块设计(能力测评工具设计)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表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

教材名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习单元第五单元

本单元包括的课文名称1、有趣的汉字:

《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2、我爱你,汉字: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单元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4.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5.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课程标准》及“内容标准”中与本单元的相关内容(五)综合性学习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学生已经掌握的(与期待掌握关键能力相关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前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误解的知识内容容易理解的知识:

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容易误解的知识:

小组活动要围绕主题展开;

活动计划的制定要素要完整。

复杂情境的初步构思

提供某小学五年级学生针对本单元内容制定的三则活动计划,要求学生辨别计划的合理性,同时学会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拟写活动计划。

发生于情境并指向关键能力的具体问题1、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认为哪一则内容符合活动计划要求?

为什么?

(辨别计划的合理性)

2、指出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并提出修改建议。

(活动策划的周密性)

3、你能针对本单元学习主题制定一则小组活动计划吗?

试试看!

(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的表述目标分类层次最低/完美标准

1、理解文本理解最低标准

2、内容合理应用最低标准

3、语言质量应用完美标准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测评模块

■目标能力:

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下面面是宜昌市李家湖小学五年级同学在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制订的小组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请你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认为哪一则内容符合活动计划要求?

活动主题推荐:

汉字的起源;

有趣的谐音;

字谜大搜集;

书法欣赏;

作业中的错别字;

有趣的错别字笑话

我们的小组活动计划:

■参考答案:

1、第二则符合要求。

本次活动围绕本单元学习开展,计划内容要素完整,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成果展示等。

2、第一则与第三则不符合要求。

第一则与本单元学习主题不符,活动主题表述不明,建议修改为“关于汉字起源的民间传说搜集”。

第三则缺人员分工,建议补充具体分工安排。

3、活动主题符合本单元学习内容;

计划要素齐全。

■评价指标与标准:

三、整合情境教学评估

四、测评反思

(一)班级测评结果分析:

(1)横向比较

根据本单元的关键能力以及单元测评模块,我们拟写了三项指标:

文本理解(即对模块中三则计划的理解)、答案意义(辨别计划的合理性、活动策划的周密性、学写活动计划)、书写质量(考察语言表达与书写)。

满分15分,最高分14分、最低分2分。

对于单项合格率指标我们采取了三分之二的判断标准来计算,总分合格率采取了总分的一半原则来计算。

所有指标中,答案意义合格率最低,测试中最好的503班仅为39.58%。

在答案意义一项,其中Q1的合格率最高为0.27。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不能辨别计划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在三则中选出符合要求的计划,大多数学生判断不准确。

即使有的同学判断正确,也说不出理由。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大多数同学只能选择一则,且提不出好的修改建议。

学生做得比较好是Q3,大多数同学可以根据提供的三则计划的样式在自己拟写活动计划,不足之处是要素不够完整。

学生答案错误举例:

Q1:

①我认为第三则符合活动计划要求,因为它有汉字的用法和怎样记住汉字的方法;

②第二则和第三则符合要求,因为书上有这些内容;

③应该是第三则,因为丰富有趣的汉字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字的;

④我认为第三个好,符合活动(计划)要求,因为别的组都没有编写小报,而他们却有,去的地方也多;

⑤第一则符合要求,因为是调查文字的……Q2:

①第一则不符合要求,我建议把地点改到大街上,改为找不认识的字,明天在班上讨论是什么字;

②第一则和第二则不符合要求,他们应该加上猜字谜、笑话和书法;

③第一则不符合计划要求,我希望他们一起表演小品;

④不符合的是第一则,他们全都是(搜集)关于民间的故事,讲民间的故事和搜集民间故事都一样的,可以改一个;

⑤不符合要求的是第一组,他们应该把活动地点定在外面搜集,问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知道的最多,讲得又有趣……

(2)班别比较

其中503班总体成绩较好一些,总分合格率为61.22%,其次是501班为44.68%,然后是502班39.58%。

单项合格率中文本理解能力稍强,最弱的是答案意义,三个班的合格率分别为:

39.58%、21.28%、20.83%。

501班的书写质量相对于其它两项指标高一点,说明教师平时比较注重书写质量。

(二)个体测评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汇总与合格情况判断表记录的信息,我们对单项指标和总分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和个别指导,以期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学生一:

在本单元学习中没有把握住学习重点,不明白活动计划有哪些要素构成。

通过个别指导,明白了自己的知识缺陷在哪里。

学生二:

能够辨别计划的合理性,但是不会修改不符合要求的计划。

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在整个活动计划中,活动主题的确立很重要,同时考虑计划的周密性时,一定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

学生三:

平时学习比较马虎,测试时候把第二则和第三则顺序看错。

通过本次测试,明白写作业时一定要养成看清题目的习惯。

五、课堂教学反馈和改进

1、在平时教学中提倡单元整组教学,教师要能总体把握教材特点与能力目标;

2、注意教材体系中关于本单元内容学习的铺垫和照应;

3、教师要了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把握关键能力,在课堂中有机渗透;

4、注重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衔接;

5、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6.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由于各班的学习资源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对于学生积极性高、学习资源丰富的班级,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对“阅读材料”则可以比较放手;

对于学习资源缺乏的班级,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学习“阅读材料”,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当然,教师要尽量都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课例研究既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课例研究追求的是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

因此,我们整合情境课例研究的成果是生机盎然的,评价是旨在发展的,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实实在在的!

它提高了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了教师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的能力,也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