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2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373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力学2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动力学2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动力学2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动力学2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动力学2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力学2教案.doc

《电动力学2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力学2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力学2教案.doc

第二章静电场

本章主要研究静电场的一些求解方法。

由于静电场的基本方程是矢量方程,求解很难,因此一般都是采用引入电势来求解。

因此,本章首先引进静电场的标量势函数—电势并讨论电势的一些基本特性。

然后讨论静电势方程的几种求解方法—分离变量法、镜象法、格林函数法以及电荷在小区域分布时的近似求解方法。

静电场的基本特点

静电场:

静止电荷产生的磁场;

特点:

①,,静电场可单独存在。

②等均与t无关③不考虑永久磁体()基本方程:

边值关系:

求介质分界面上的束缚电荷用:

[则]

电磁性质方程:

①均匀各向同性线性介质:

②静电平衡时的导体:

导体内部:

外部表面:

电荷分布在表面上,电场处处垂直于导体表面。

§2.1静电势及其微分方程

一.静电场的标势

1.静电势的引入:

因为静电场为无旋场,即,所以可以引入标量函数,引入后

——静电场标势(简称电势)。

①的选择不唯一,相差一个常数,只要知道即可确定

②取负号是为了与电磁学讨论一致

③满足迭加原理

二.静电势的微分方程和边值关系

1.满足的方程

泊松方程:

其中仅为自由电荷分布,适用于均匀各向同性线性介质。

导出过程:

拉普拉斯方程:

(适用于的区域)。

2.边值关系

(S为分界面)

(由1→2)

(1)两介质交接面上边值关系

证明:

(a)

P→Q积分为零,所以即。

(b)(为自由面电荷分布)

∵∴

(1)导体表面上的边值关系

由于导体表面为等势面,因此在导体表面上电势为一常数。

将介质情况下的边值关系用到介质与导体的分界面上,并考虑导体内部电场为零,则可以得到第二个边值关系:

三.静电场的能量

1.一般方程:

能量密度(均匀各向同性线性介质)总能量

2.若已知总能量为,但不代表能量密度。

导出过程:

∵∽∽

∴,

该公式只适合于静电场情况,能量不仅分布在电荷区,而且存在于整个场中。

§2.2唯一性定理

一.泊松方程和边界条件

V

S

假定所研究的区域为V,在一般情况下V内可以有多种介质或导体,对于每一种介质自身是均匀线性各向同性。

设V内所求电势为,它们满足泊松方程

泊松方程或拉普拉斯方程(区域)的解有多种形式,要确定且唯一确定V内电场,必须给出边界条件。

在数学上这称为给定边值条件的求解问题:

一般边界条件有两类:

①边界S上,为已知,若为导体=常数为已知。

②边界S上,为已知,若是导体要给定总电荷Q。

它相当于给定()。

内边界条件由

边值关系给出:

法线方向,

在实际问题中,因为导体内场强为零,可以不包含在所求区域V内。

导体上下边界条件为外边界条件。

对于V内两介质分界面上。

二.唯一性定理

1.均匀单一介质

当区域内分布已知,满足,若V边界上已知,或V边界上已知,则V内场(静电场)唯一确定。

1.介质分区均匀(不包含导体)

V内已知,成立,给定区域或

Q1

Q2

在分界面上,或

则V内场唯一确定。

(证明见书P.60)

2.均匀单一介质中有导体(证明见书P.62)

导体中,要求的是内的场。

Q

S

S

当和,已知或,(,)为已知,则内场唯一。

确定,

或。

三.唯一性定理的意义

(1)唯一性定理给出了确定静电场的条件,为求指明了方向。

(2)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得到解,只要该解满足泊松方程和给定边界条件,则该解就是唯一的正确解。

因此对于许多具有对称性的问题,我们可以不必用繁杂的数学去求解泊松方程,而是提出尝试解,只要满足方程和边界条件即为所求的解,若不满足,可以加以修改。

四.应用举例

1.两种均匀介质(和)充满空间,一半径a的带电Q导体球放在介质分界面上(球心在界面上),求空间电势分布。

解:

外边界为无穷远,电荷分布在有限远

导体上Q给定,所以球外场唯一确定

对称性分析:

若,则(回到上例结果)。

若,从直观看似乎不再具有球对称性,而是具有轴对称。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由于无论在介质1还是介质2,导体外表面电场均与表面垂直,因此在P点必然与重合,所以介质分界面上,而。

在介质分界面上:

所以没有束缚电荷分布,束缚电荷只分布在导体与介质分界面上。

对于上半个空间,介质均匀极化,场具有对称性,同样下半空间也具有对称性。

而在介质分界面上,所以可考虑球外电场仍具有球对称性。

设试探解:

确定常数:

在介质分界面上∴

下半空间

上半空间

导体球面上面电荷分布:

下半球面上均匀分布

上半球面上均匀分布

束缚电荷分布:

从这里可以看出,电荷在整个球面上是不均匀分布的。

这种非均匀分布造成场的均匀分布。

从物理机制看:

当导体放入介质时,一开始均匀分布,产生的场是非球对称场,它在介质中产生束缚电荷,束缚电荷也产生一个场,但总场不满足静电场唯一性定理,因此导体表面电荷要重新分布。

达到静电平衡时,球外场均匀分布,满足唯一性定理,这时电荷分布不再是均匀的。

§2.3拉普拉斯方程的解——分离变量法

一拉普拉斯方程的适用条件

1.空间处处,自由电荷只分布在某些介质(如导体)表面上,将这些表面视为区域边界,可以用拉普拉斯方程。

2.在所求区域介质中有自由电荷分布,若这个自由电荷分布在真空中,产生的势为已知。

①若所求区域为单一均匀介质,则介质中电势为真空中电势。

②若所求区域为分区均匀介质,则不同介质交界面上有束缚面电荷。

则区域V中电势可表示为两部分的和

不满足,但使满足,仍可用拉普拉斯方程求解。

但注意,边值关系还要用而不能用。

二解题步骤

1.选择坐标系和电势参考点

坐标系选择主要根据区域中分界面形状

参考点主要根据电荷分布是有限还是无限

2.分析对称性,分区写出拉普拉斯方程在所选坐标系中的通解

3.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常数

(1)外边界条件:

电荷分布有限

边界条件和边值关系是相对的。

导体边界可视为外边界,给定,或给定总电荷Q,或给定

(接地)

电荷分布无限,一般在均匀场中,

(直角坐标或柱坐标)

x

y

O

V

(2)内部边值关系:

介质分界面上

表面无自由电荷。

应用实例(习题课)

1.两无限大平行导体板,相距为,两板间电势差为V

(与无关),一板接地,求两板间的电势和

解:

(1)边界为平面,故应选直角坐标系

下板接地,为参考点

(2)定性分析:

由于在处,常数,可考虑与无关。

(3)列出方程并给出解:

在区域,

(4)方程的解:

(5)定常数:

(6)结果:

显然满足和边界条件

常数,均匀场

2.半径a,带有均匀电荷分布的无限长圆柱导体,求导体柱外空间的电势和电场。

x

y

z

o

r

θ

解:

电荷分布在无限远,电势零点应选在有限区域,为简单可选在导体面r=a处(即)。

选柱坐标系:

对称性分析:

①导体为圆柱,柱上电荷均匀分布,一定与无关。

②柱外无电荷,电力线从面上发出后,不会终止到面上,只能终止到无穷远,且在导体面上电场只沿方向,可认为与z无关,

当r=a时,则不选择零点也不影响求场。

常数C的确定:

若选则

()]

电场:

x

y

z

O

在表面上

3.一半径为a,介电常数为的无限长电介质圆柱,柱轴沿方向,沿方向上有一外加均匀电场,求空间电势分布和柱面上的束缚电荷分布。

解:

(1)边界为柱面选柱坐标系

均匀场电势在无穷远处不为零,故参考点选在

有限区域,例如可选在坐标原点

常数(或0)

(2)考虑对称性电势与z无关,设柱内电势为,柱外为

它们分别满足。

解为:

(3)确定常数

①因为有外加均匀场,它们对x轴对称,可考虑、也相对x轴对称(为偶函数),所以、中不应包含项,故:

均为零。

②常数(或零),有限,故中不应有项,,(均匀场电势),因此中不应有方项()(即得)

③时,

两边为任意值,前系数应相等()

(4)解为

(5)求柱内电场:

∴仍沿x方向

∵∴

这是因为介质极化,束缚电荷主生的场与反向

(6)柱面上束缚面电荷分布

两边为任意值,前系数应相等()

(4)解为

(5)求柱内电场:

∴仍沿x方向

∵∴

这是因为介质极化,束缚电荷主生的场与反向

(6)柱面上束缚面电荷分布

(或常数)

(7)若圆柱为导体,可采用上述方法重新求解,或令

4.如图所示的导体球(带电Q)和不带电荷的导体球壳,

求空间各点的电势及球壳内外面上的感应电荷。

解:

(1)边界为球形,选球坐标系

电荷分布在有限区,选

(2)设壳外为2区,球壳内为1区,球外

(若将Q移到壳上,球接地为书中P67例题)

,球壳内

电荷在球上均匀分布,场具有球对称性,

与无关,

(3)确定常数

③导体壳为等势体

④在导体壳上

设内壳

外壳

(4)解

(5)球壳上的感应电荷

壳外面

壳内面

以一结果均与高斯定理求解一致。

§2.4电象法

Q

Q

一.电象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1.求解泊松方程的难度

区域无分布,适用。

对直角坐标无对称性,用球坐标具有轴对称,但边界为平面

区域有自由电荷,适用,但求解很困难。

导体球导体板

(导体表示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

在许多特殊情况下可采用迭加法求解(如上节例6),对于空间存在点电荷的情况,原则上也能够求解(习题2)。

还有一些例子也可

采用该方法来求,

但求解不是难度极大,就是解不出来(如导体板情况)。

因为前面讲的实例大多是分界面电荷均匀分布,而许多情况分界面上电荷是非均匀分布的,造成场对称性很差。

2.唯一性定理保证下的不择手段

从物理上考虑,在唯一性定理保证下,可以采用试探解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自由电荷仅为点电荷时,导体面上感应电荷分布可以等效地看作一个或几个点电荷。

3.电象法概念、条件

(1)电象法:

用假想点电荷来等效地代替导体边界面上的面电荷分布,然后用空间点电荷和等效点电荷迭加给出空间电势分布。

(2)条件:

a)所求区域内只能有少许几个点电荷。

(只有点电荷产生的感应电荷才能用点电荷代替。

b)导体边界面形状规则,具有一定对称性。

c)给定边界条件。

要求:

a)做替代时,不能改变原有电荷分布(即自由点电荷位置、Q大小不能变)。

泊松方程不能改变。

所以假想电荷必须放在所求区域之外。

b)不能改变原有边界条件,通过边界条件确定假想电荷的大小和位置。

c)一旦用了假想等效电荷,不能再考虑边界面上的电荷分布。

d)坐标系选择仍然根据边界形状来定。

二.应用举例

1.接地无限大平面导体板附近有一点电荷,求空间电势。

Q

Q/

P

z

解:

二.应用举例

(1)分析:

左半空间

显然满足这个解。

由唯一性定理保证

右半空间,Q处在(0,0,a)点,其余点

边界

从物理问题的对称性和边界条件考虑,假想电荷应在左半空间z轴上。

设电量为,位置为(0,0,)

(2)由边界条件确定和,。

(要在左半空间)

唯一解是

(3)讨论:

(a)导体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