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金的导电性比成分金属强B.生铁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铁好
C.合金的机械强度比各成分金属小D.多数合金比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答案】D
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H、SCN-、Cl-B.Na+、OH-、NH、SO
C.Fe3+、Fe2+、NH、SOD.Fe2+、NH、Cl-、OH-
【答案】C
【解析】A、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
B、OH-与NH反应生成弱碱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
C、Fe3+、Fe2+、NH、SO彼此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选项C正确;
D、Fe2+和NH都与OH-反应生成弱碱,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
【解析】A.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用分液的方法,故A错误;
B.HCl直接通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应用四氯化碳,故B错误;
C.碳酸氢铵不稳定,解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水被碱石灰吸收,可用于制备少量氨气,故C正确;
D.NO易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制备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4.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B.1∶5C.2∶3D.2∶5
【答案】A
5.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中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解析】溴水有挥发性,溴蒸气有毒,利用铜丝可控制反应、同时反应速率快一些,酸液对环境有腐蚀性故应中和后排放。
三组实验都有绿色化学思想。
6.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2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未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A.3∶4B.4∶3C.8∶3D.3∶8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了氮氧化物和氧气混合溶于水的判断计算,关键是混合气体溶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应用。
根据二氧化氮气体和氧气混合通入水中全部吸收的反应进行计算,残留气体与空气接触未变红棕色,说明残留气体是氧气,从而得解。
7.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
A.HCl、CO2、H2B.CO2、H2、H2OC.CO、H2、NH3D.HCl、CO、H2O
【解析】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说明一定含有HCl,CO2不一定有),→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有CO2)→通过浓硫酸(干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含有H2)→通过无水硫酸铜(变蓝)。
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Cl、CO2、H2。
故选A。
8.下列四个反应中水只做还原剂的是( )
①F2+H2O ②Na+H2O ③NO2+H2O ④Na2O2+H2O
A.①B.②④C.③D.①④
【解析】①H2O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
②H2O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③H2O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④H2O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选A。
9.已知氧化性:
Fe3+>
I2>
SO42-,下列说法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还原性:
Fe2+>
SO2>
I-
B.Fe3O4可写成FeO•Fe2O3,Fe3I8可写成FeI2•2FeI3
C.2Fe3++SO2+2H2O=2Fe2++SO42-+4H+
D.反应H2SO4(浓)+2HI=I2+
SO2↑+2H2O不能进行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可以根据规律: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来判断从而得解,难度不大。
10.A、B、C、D、M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A与水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A为淡黄色固体,则D可能为CO
B.若M为可溶性铝盐,则D可能为白色沉淀,且M(D)=M(A)
C.若D为小苏打,C转化为D的反应是CO2+H2O+CO32-=2HCO3-,则A可能为氯气
D.若C为CO2,则A一定为化合物
【解析】A、若A为淡黄色固体,A为Na2O2,B为O2,C为CO2,D为CO,M为C,符合上述转化,选项A正确;
B、M为可溶性铝盐,M(D)=M(A),A为Na2O2,D为Al(OH)3,B为NaOH,C为偏铝酸盐,符合上述转化,选项B正确;
C、D为小苏打,C转化为D的反应是CO2+H2O+CO32-=2HCO3-,如M为碳酸钠,则C为二氧化碳,则A可能为氯气,B为盐酸和次氯酸的混合物,选项C正确;
D、若C为CO2,M为C,B为O2,则A为Na2O2或F2,单质氟与水反应可生成氧气,则A可能为单质也可为化合物,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①NH3
②Cl2
③SO2
④Na2O
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将mg含氧化铁、氧化铜或氧化亚铁的样品投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2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向等质量的该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的质量是( )
A.(m-16)gB.(m+16)gC.(m-32)gD.16g
【解析】2L1mol/L的盐酸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为:
n(HCl)=1mol/L×
2L=2mol,Fe2O3、CuO或FeO与盐酸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FeCl2,根据化合物中总化合价为0,金属氧化物Fe2O3、CuO和FeO中氧离子所带负电荷一定与FeCl3、CuCl2、FeCl2中氯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相等,即2n(O2-)=n(Cl-)=2mol,则Fe2O3、CuO和FeO中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n(O2-)=1/2n(Cl-)=2mol×
1/2=1mol,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6g/mol×
1mol=16g,则Fe2O3、CuO和FeO金属元素的质量为:
mg-16g=(m-16)g,根据质量守恒,该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的质量是(m-16)g,故选A。
【点晴】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计算。
氧化铁、氧化铜或氧化亚铁的样品投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2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根据化合物中总化合价为0可知,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的氯离子所带电荷与氧元素所带电荷相等,根据盐酸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氧原子的物质的量、质量,从而得出金属元素的质量。
明确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与对应的氯化氢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关系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质量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1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1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可用于潜水艇的氧气来源B.氯气可用于制农药
C.纯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钠可用于冶炼金属钛
【解析】A、过氧化钠可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潜水艇的氧气来源,选项A正确;
B、氯气可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取代反应,常用于制备农药,选项B正确;
C、纯碱碱性太强,应用碳酸氢钠,选项C错误;
D、钠性质活泼,可置换出金属钛,选项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钠和氯气的性质,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分析:
过氧化钠可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氯气可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取代反应,常用于制备农药,钠性质活泼,可置换出金属钛,治疗胃酸可用碳酸氢钠等知识点而得解,难度不大。
1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KClO3+I2═2KIO3+Cl2,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可以说明I的非金属性强于Cl
C.该反应中还原剂为I2D.该反应中KClO3被还原为Cl2,I2被氧化为KIO3
16.对实验Ⅰ~Ⅳ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Ⅰ:
产生红褐色沉淀B.实验Ⅱ:
溶液颜色变红
C.实验Ⅲ:
放出大量气体D.实验Ⅳ: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解析】A、将氯化铁饱和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而非沉淀,故A错误;
B、三价铁离子遇硫氰化钾变红色,二价铁离子不变色,故B错误;
C、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然后氢氧化铝又溶于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溶解,故D正确;
故选D。
17.将15.6g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缓慢通入HCl气体6.72L(标准状况),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的气体(标准状况)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OH
C.最终得到15.6g沉淀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
L-1
18.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Ag2S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得到电子
C.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D.每生成1mo1X,反应转移2mo1e-
【解析】A、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A正确;
B、氧气中的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B正确;
C、反应中Ag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而S、H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变,H2S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C错误;
D、据Ag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每生成1molAg2S,转移电子为2mol,D正确。
19.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