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324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

《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docx

高一语文练习11参考资料

2013—2014学年度下期周考周练语文试题

(一)

 

日期:

2014-02-18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每小题3分)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①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②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

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

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③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

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去人的性命。

因此,有些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

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沸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的最好的办法。

④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

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做“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

但如果将老鼠置入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

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⑤2001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

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

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

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失败率只有10%。

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

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它能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身体组织受到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体内需要一定的一氧化碳。

C.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是大有帮助的。

D.一氧化碳虽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

2.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达不正确的一项()

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的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

B.美国一些著名的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

C.一氧化碳在人类器官移植手术中作用明显,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D.科学家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有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武儒衡,字庭硕。

才度俊伟,气直貌庄,言不妄发,与人交友,终始不渝。

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以望其知。

而儒衡谒见,未尝辄易所好,但与之正言直论,余庆因亦重之。

宪宗以元衡横死王事,尝嗟惜之,故待儒衡甚厚。

累迁户部郎中。

十二年,权知谏议大夫事,寻兼知制诰。

皇甫镈以宰相领度支,剥下以媚上,无敢言其罪者。

儒衡上疏论列,镈密诉其其事,帝曰:

“勿以儒衡上疏,卿将报怨耶!

”镈不复敢言。

儒衡气岸高雅,论事有风采,群邪恶之。

尤为宰相令狐楚所忌。

元和末年,垂将大用,楚畏其明俊,欲以计沮之,以离其宠。

有狄兼谟者,梁公仁杰之后,时为襄阳从事。

楚乃自草制词,召狄兼谟为拾遗,曰:

“朕听政余暇,躬览国书,知奸臣擅权之由,见母后窃位之事。

我国家神器大宝,将遂传于他人。

洪惟昊穹,降鉴储祉,诞生仁杰,保佑中宗,使绝综维更张,明辟乃复。

宜福胄胤,与国无穷。

”乃兼谟制出,儒衡泣诉于御前,言其祖平一在天后朝辞荣终老,当时不以为累。

宪宗再三抚慰之,自是薄楚之为人。

然儒衡守道不回,嫉恶太甚,终不至大任。

寻正拜中书舍人。

时元稹依倚内官,得知制诰,儒衡深鄙之。

会食瓜阁下,蝇集于上,儒衡以扇挥之曰:

“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

”同僚失色,儒衡意气自若。

迁礼部侍郎。

长庆四年卒,年五十六。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八)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待儒衡甚厚    厚:

优待     

B.群邪恶之   恶:

讨厌

 C.当时不以为累    累:

劳苦     

D.儒衡深鄙之  鄙:

轻视

5.下列各项中,均能表现武儒衡具有“性格耿直”的一组是(  )

①未尝辄易所好 ②儒衡上疏论列   

③论事有风采   ④宜福胄胤,与国无穷  

⑤欲以计沮之  ⑥同僚失色,儒衡意气自若

A.①②⑥ B.③④⑤C.①②⑤ D.①③⑥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整肃朝纲,武儒衡论事不避权贵,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但因为他喜欢向皇帝告密而被同僚忌恨。

 B.宪宗准备重用武儒衡,令狐楚害怕他的明智俊异,便想方设法阻挠,以离间皇帝对武儒衡的宠信。

 C.皇甫镈向皇帝的“报怨”有报复武儒衡的意图,但在宪宗识破并当面提出批评后,就不敢再说了。

 D.令狐楚荐用狄兼谟,用意是以武氏篡权影射儒衡。

武儒衡便向宪宗祖上武平一隐退之事来应对。

7.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以望其知。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食瓜阁下,蝇集于上,儒衡以扇挥之曰:

“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

(二)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11分)

水调歌头叶梦得①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②!

  

[注]①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

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

此词即作于其间。

②谢安(字安石),他隐居在浙江东山,出山后指挥淝水之战,击溃前秦百万雄师;激战之时,他谈笑自若,不动声色。

李白《永王东巡歌》: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1)概括本词中的诗人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表达复杂思想感情,本词使用多种艺术手法,试列举一种具体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2)纵一苇之所如,。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3)子在川上曰:

“,!

”《论语》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病房里发生的事

邹厚龙

吴书记的脚崴了。

有个叫花桥场的村子突发洪灾,吴书记在深夜12点接到电话,便驱车赶到村里。

这时,夜色如墨,疾雨如注,他亲临现场指挥抢险,转移灾民,又急又忙,不慎摔进了一个泥坑,待他从地上爬起来,才发觉左脚一阵剧痛,他咬着牙,瘸着脚,继续坚持。

直到曙光初露,险情排除了,受灾群众安顿妥当,他才坐在一块石头上,把鞋子脱下来,发现脚脖子肿得像纺锤。

“天呀,赶快上医院!

”秘书小杨惊叫道。

“没什么,回去弄点药膏抹抹就行了。

”吴书记淡然地说。

小杨心里却十分紧张,得对领导的身体负责呀。

他迅速将吴书记扶上车子,同时给县医院打电话联系。

一阵拍片检查后,吴书记被送进了一个洁净的病房。

虽然他表示不想住院,但主治医生严肃地说:

“在这儿,你是我的病号——得听我的!

虽然你的伤没有大问题,但必须在此卧床观察几天才行!

”吴书记只得住院。

同病室里还住着一个脑瘤患者,病魔在凶狠地折磨着这个可怜的乡下老头,他痛苦地抱着脑袋在床上打滚,凄惨的呻吟声像针尖一样刺耳锥心。

吴书记凑近轻轻地问:

“老人家,药不管用么,怎么治着还这样呢?

”老头摇摇头。

“唉,医生说非得动手术,可一趟手术下来费用起码要上万块。

”老头哀叹道,“可我没有钱,一块钱也交不起了,家里已为我把过年的猪都卖啦,还欠了一屁股债。

“哦?

那该如何是好呢?

”吴书记流露出焦急的神色。

“现在,医生好像都不爱给我用药了,”老头伤心地说,“我只有躺在床上等死啦!

”吴书记双眉紧锁,脸上布满忧虑的神色,随即把兜里所有的钞票都掏出来递给他,老头感动得眼泪汪汪。

不大工夫,吴书记受伤住院的消息不胫而走。

真是个好时机呀,想谢恩的,想献媚的,想巴结的,都准备来病房探望一番,借此表示表示。

于是,他的病室里开始热闹了。

最先来探望他的是毛局长。

他提来一袋新鲜水果,同时把几张大票子硬往吴书记的手里塞,但吴书记坚决拒收,搞得毛局长无所适从,十分尴尬。

吴书记便说:

“这水果我收下啦!

”他拿出几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递给了旁边病榻上的老头:

“大伯,尝尝吧!

“怎么?

这是你亲大伯?

”毛局长有些摸不着头脑。

吴书记点头说:

“是的,是的。

“真凑巧,叔侄俩住在同一个病室!

”毛局长说着,转身热情地慰问那老头,并悄悄把那几张票子塞到他的枕头下,轻声道:

“吴书记不肯要,您就拿着吧!

”他心里这么想的,既然吴书记要避嫌,不肯收礼,那么给他的亲属也是一样的。

这叫“曲线救国”嘛。

第二天一早,吴书记跛瘸着脚,悄悄溜出了医院,让前来探望他的人全扑了空。

但这不要紧,他们都听说了同病房的老头就是他的大伯。

他们就是来看吴书记的大伯的。

病房里照旧人来人往,老头的病榻边围满了人。

当然,来人都不会空手,他们肯定要送病人一份礼金。

这使老头更加惶惶不安,他无奈地说:

“唉,我不是他大伯,你们弄错啦!

”“老人家,您就别装糊涂了。

”来人说,“拿着吧,回去只要跟您的侄儿替我美言几句就行啦。

老头哭笑不得。

一个星期后,吴书记特地来医院看望了一趟老头。

老头已经动过手术,头上缠着白色的绷带,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那笔可观的礼金正好凑齐了手术费。

老头眼含热泪地对吴书记讲起这件事,吴书记听了后意味深长地笑道:

“哈哈,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