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1408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9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

《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审计过程校网PPT文档格式.ppt

,4.2.2评估并确定重要性水平,1.重要性的含义及特征含义: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

4.2.2评估并确定重要性水平,特征:

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括多报和漏报;

2、确定重要性水平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角度考虑;

3、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

重要性的数量即重要性水平,又称为可容忍误差,重要性水平越高,说明容许错报的金额越大。

4.2.2评估并确定重要性水平,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与审计风险反比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与所需审计证据数量反比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应越多,4.2.2评估并确定重要性水平,3.重要性水平在计划阶段的运用在审计计划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就是对财务报表中允许出现的错误作出上限规定,超过上限规定的就是重要的,不能接受。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1)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的5%,或总收入的0.5%;

(2)对非盈利组织,费用总额或总收入的0.5%;

(3)对共同基金公司,净资产的0.5%。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意:

审计人员应弄清楚与财务报表有关的各种重要性水平。

从性质方面判断重要性水平。

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对每张报表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使用对每一张报表都重要的、最小的重要性水平。

Example: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其未经审计的有关财务报表项目金额如下: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要求:

如果以资产总额、净资产(股东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固定百分比分别为0.5、1、0.5和5,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计算确定XYZ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账户和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单独确定,也可以采取分配法确定。

分配法的原理:

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各个账户。

各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意:

发生额或余额较大或容易出错的账户和交易,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应当大一些;

账户或交易的可容忍误差越小,则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应当越低;

账户或交易的性质越复杂,出错的可能性越大,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应当越大;

审计成本越高,可以忽略的问题越多,可容忍的错误越大,则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应当越大;

如果某项错误涉及多个账户,应采用这些账户中最小的重要性水平来评价这项错误;

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账户和交易精确度要求越高,分配的重要性越小。

交易、账户余额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该公司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

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是资产总额的0.5%,为161850元。

现注册会计师按这一重要性水平分配给资产负债表各账户:

进行分配时按0.5%进行同比例分配,一般来说,是不可行的,必须进行修正。

应收账款和存货错报的可能性较大,审计成本较大,故分配较高的重要性水平,以节省审计成本;

货币资金性质比较特殊,故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

交易、账户余额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4.2.3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领域,1.审计风险及其要素审计风险(AuditRisk,AR):

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4.2.3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审计风险要素:

重大错报风险RiskofMaterialMisstatement,检查风险DetectionRisk,DR,财务报表层次的错报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风险,固有风险inherentrisk,IR控制风险controlrisk,CR,4.2.3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领域,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固有风险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环境有关,所产生的险通常是固定存在的,称为固有风险。

控制风险错报风险还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有关,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取决于被审计单位,与此有关的风险,称为控制风险。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是独立于财务报表之外的,审计人员无法控制的风险。

4.2.3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领域,检查风险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该风险与审计程序的详简或审计证据的多少密切相关,并直接决定最终的审计风险。

4.2.3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领域,4.2.3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领域,2.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模型使审计终极风险由定性转变为定量,4.2.3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领域,3.计划阶段对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确定期望审计风险(10、5、1)设定和评价固有风险(50)设定内部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1090)运用审计风险模型,确定检查风险,Example:

确定检查风险,审计人员使用审计风险模型可以确定计划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和相关认定需要的证据数量水平。

运用审计风险模型,确定以下各种情况下的检查风险。

指出各种情况下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按从多到少排列。

确定检查风险,Example:

确定检查风险,4.2.4制定总体审计策略,1.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是审计人员根据确定的审计范围,对能够最有效实现审计目的的审计程序进行选择的基本思路和组织方式。

4.2.4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制定应包括的内容:

(1)、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以界定审计范围。

(2)、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

(3)、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

4.2.4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应详细说明的内容:

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何时调配资源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4.2.4制定总体审计策略,2.总体审计策略类型实质性测试法较低的控制风险水平估计法,实质性测试法,不进行控制测试,而是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

较低的控制风险水平估计法,先实施控制测试,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安排实质性测试。

4.2.5制定具体审计计划,1.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

(1)、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3)、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4.2.5制定具体审计计划,2.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总体审计策略一经制定,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虽然编制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但是两项计划活动并不是孤立、不连续的过程,而是内在紧密联系的,对其中一项的决定可能会影响甚至改变对另外一项的决定。

4.2.6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注册会计师就计划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进行沟通。

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协调某些计划的审计程序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审计业务更易于执行和管理,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审计计划阶段,第三节审计实施阶段,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重大错报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4.3.1实施风险评估程序,1.风险评估程序含义:

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

审计人员应当依据实施这些程序所获取的信息,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4.3.1实施风险评估程序,2.风险评估的方法:

(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2)、实施分析程序(3)、观察和检查,4.3.1实施风险评估程序,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识别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主要内容: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如所有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图八: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相关审计准则规定的必要程序。

了解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财务报告目的,图十五: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1)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3)检查文件和报告4)穿行测试5)分析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基本方法:

1)调查表法2)记述法3)流程图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固有缺陷:

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识别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识别风险,并将识别的风险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相联系;

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

4)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4.3.2针对重大错报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提供更多的督导;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对拟实施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4.3.2针对重大错报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2.针对重大错报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