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监理实施细则新Word下载.docx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实施细则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安装监理实施细则新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格后及时回填土并予以夯实。
4.1.3.3沿支架、桥架敷设
①水平敷设:
a.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设在上层。
b.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并不应小于电缆的外径。
c.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
d.大于45°
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要设固定点。
②垂直敷设:
a.有条件时,最好自上而下敷设。
当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绳人力牵引敷设。
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
b.沿支架敷设时,支架距离不得大于1.5米。
敷设时,应放一根立即卡一根。
电缆支架最上层距竖井顶部或楼板距离不小于150-200mm,最下层支架距沟底或地面距离不小于50-100mm,电缆支架层间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力电缆)和不小于120mm(控制电缆)。
c.电缆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堵死。
③电缆在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排列应整齐,不应交叉。
在桥架电力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桥架横断面的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拐弯处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的弯曲半径为准。
4.1.4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法及措施
1
电缆排列顺序混乱
绘制电缆敷设图,合理安排好电缆的放置顺序,避免交叉和混乱现象。
2
电缆中间接头位置安排的不恰当
⑴并列敷设时,接头应相互错开。
⑵不要把电缆接头放在道路交叉处、建筑物的大门口以及与其他管道交叉的地。
3
电缆头制作时受潮
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应停顿,以免受潮。
4
室电缆沟进水
电缆进入室电缆沟时,套管的防水要处理好。
格按规和工艺要求施工。
5
油浸电缆端头有渗油现象
由端头铅封不密造成。
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6
绝缘管端部加热收缩时出现开裂
在切割绝缘管时,端面要平整,防止加热收缩时,端部开裂。
7
热缩型电缆头,热缩管加热收缩时出现气泡。
在加热时要按一定向转圈,不停地进行加热、收缩。
8
低压电缆头电缆芯线与线鼻子压接不紧固
线鼻子与芯线截面必须配套,压接时模具规格与芯线规格一致,压接数量不得小于二道。
9
低压电缆头卡固不正,电缆芯线过长或过短。
电缆芯线锯断前要量好尺寸,以芯线能调换相序为宜。
电缆头卡固时,应注意找直、找正,不得歪斜。
10
电缆回路标志不全
应在电缆线路首末端和分支处设标志牌。
11
卡具形成铁磁回路
交流单芯电缆或三相分相后的每项电缆不得设固定用钢制夹具。
4.1.5质量验收标准执行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12、13及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中的相关规定。
4.2线路敷设工程
4.2.1钢管暗敷设
4.2.1.1管材合格证等技术证件齐全,钢管无压扁、壁光滑、非镀锌钢管无重锈蚀,油漆完整,镀锌钢管镀锌层覆盖光整,表面无锈斑。
4.2.1.2施工工艺流程
4.2.1.3基本要求
①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密封处理。
②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埋入墙或混凝土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mm。
③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
④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
⑤现浇混凝土梁,多根管竖穿梁时,管子应在梁受剪、应力较小部位的轴线上并列敷设,管与管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
梁钢管数量较多或管子截面积较大时,应与土建专业联系,在混凝土受压区增设补强钢筋,防止减损梁的有效截面。
暗配钢管需要横向穿过混凝土梁时,也应考虑梁受剪、应力较小部位(梁的净跨度的1/3的中跨区域)通过,还应在梁的中和轴处通过;
当无法确定中和轴位置时,管宜在梁的中部,在中和轴及以下受拉区横向穿过,且穿梁管应距底筋上侧不小于50mm处。
上述具体穿管位置原则上应由在图中确定。
⑥管路应作整体接地连接,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有接地补偿装置。
采用跨接法连接时,跨接地线两端焊接长不得小于该跨接线直径的6倍。
焊缝均匀牢固,焊接处要清除药皮,刷防腐漆。
4.2.1.4监控要点
管子弯曲半径小,弯曲处出现弯扁、凹穴、裂缝现象
用手动弯管器弯管时,要正确放好管焊缝位置,弯曲时逐渐向后移动弯管器,不能操之过急。
管子入盒时,不进行固定,不带护线帽。
管与器具盒连接时,必须用锁紧螺母和护线帽固定。
焊接连接时应用塑料护口。
暗配在混凝土的管子拆模时外露
应将管子敷设在底筋上面,使管路与混凝土表面距离不小于15mm。
厚度120mm及其以下砖墙敷设管路,造成墙体接茬不良。
及时发现问题,与设计者研究,改变敷设位置,或与土建专业协商,加强墙体拉结。
墙体上配管,连接处无接地跨接线。
管与箱(盒)连接,要预先连接好,再拿到施工现场敷设。
墙体中间需要接管时,与其他工种配合好,焊完跨接线后再施工。
预留管口的位置不准。
应按设计图要求,找出轴线尺寸位置,准确定位。
暗配管路堵塞。
配管后应及时加管堵把管口堵实。
配管使用黑铁管,不进行刷油、防腐处理。
除敷设在混凝土的管外,管外壁均应进行防腐和刷油,敷设在混凝土的管,壁也要进行处理。
金属导管接地及连接不规
1、金属导管必须接地可靠,镀锌及可挠导管不得熔焊跨接地线应用专用接地卡。
2、金属导管禁对口焊接,镀锌和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金属导管埋地不规
室外直埋导管埋深不小于0.7m,壁厚大于2mm,管口应设在箱盒。
4.2.1.5质量验收检验标准执行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14中的相关规定。
4.2.2硬质塑料管暗敷设
4.2.2.1材质符合防火规要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并有产品合格证,验收合格。
4.2.2.2施工工艺流程
管线定位
盒、箱固定
管路敷设
封堵管口
预扫管
土建施工完毕
(现浇砼在拆模后)
4.2.2.3基本要求
①现浇混凝土柱管子敷设
a.配管管径不宜大于Ф20mm。
如果配管管径较大,而柱子断面较小时,管子应沿中心通过,防止减损柱子的有效截面积。
b.当混凝土柱垂直配管需要与墙体管子相连接时,在管口处可采用套管或管帽紧贴模板放置的法。
c.暗配管需要横向穿过现浇混凝土柱时,应用钢管做套管并与土建专业商量,相应地增加补强钢筋面积,以抵消对柱子的减损影响。
②现浇混凝土梁管子敷设
a.当管子需要在混凝土梁垂直通过时,应选择在梁受剪力较小的部位通过,宜在梁的净跨度的1/3中跨的区域通过。
水平通过时,除了也应考虑梁受剪力较小的部位外,还应在梁的中和轴及以下混凝土受拉区通过,且穿梁管或套管距梁底筋上部不应小于50mm。
b.配管(或套管)在梁垂直敷设时,还应考虑到隔墙与梁的轴线位置关系,当梁与墙非同轴线时,穿梁管下部应敷设至墙体的中心线处;
当梁的侧面与墙体的反相侧面相接触时,配管应改变位置,不应“竖穿梁”,而应由楼板上引下敷设至隔墙墙体的中心处。
c.梁顺向敷设管子应尽量沿梁的中和轴处,并应平行于主筋,且与主筋有一定间距敷设。
不应与主筋绑扎在一起。
d.管子(或套管)在梁并列敷设时,管与管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
③现浇混凝土墙体管子敷设
a.现浇混凝土墙体配管应先连接好管盒,盒(箱)应在钢筋网格中,如盒位与钢筋网格有矛盾时,应将钢筋拨开,将盒管与模板固定牢固,然后再将拨开的钢筋作适当的调整就位。
如现浇混凝土墙体上将贴饰面板(砖)时,可在预埋时用木盒代替器具盒。
当模板拆除后,拆去木盒,接短管安装器具盒,使盒口与镶贴装饰面相平。
b.现浇混凝土墙体上设置配电箱,不应采用先埋设木箱套在箱套安箱体的法,应将配电箱箱体一次预埋到位。
c.现浇混凝土墙体配管,应沿最短的路径在两层钢筋网中间,并应把管子绑在壁钢筋的里边一侧,可避免或减少管与盒连接时的弯曲,也防止承受混凝土的冲击。
d.现浇混凝土墙体,多根管子并列敷设时,管子之间应有不小于25mm的间距,使每根管子围都有混凝土包裹。
④现浇混凝土楼板管子敷设
a.现浇混凝土楼板在模板支好后,未放钢筋前电工应根据房间四墙或梁的边缘弹好十字线,确定好灯位的准确位置,当楼板底筋绑扎并垫好后,面筋没绑扎前进行配管。
暗埋管线应在板厚及水平向固定,固定点间距≤500mm。
b.在板跨中部位,无上部负筋处,PVC管外壁表面距板上表面的距离应≥1/3板厚度,且不小于30mm,否则容易产生楼板裂缝。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管上部增设钢筋网。
c.预埋管相交重选处,至多允两层管重叠,且两重叠处间距大于20倍管直径,并大于300mm。
相交角度大于45度。
d.预埋管并排敷设时,净距应大于管直径的3倍,且≥50mm。
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混凝土板局部削弱的技术措施。
e.现浇板管子敷设完成后,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有专人看护,防止管子损伤、管盒移位等情况出现。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f.若由于施工失误漏埋预埋管线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处理或采用明敷等法,不能随意在板上挖槽设管线。
⑤砖墙墙体管子敷设
a.电气工程墙体管子敷设,一般要在未砌筑墙体前,预先把管子与各种器具盒装好,由电工或建筑工人在砌筑过程中埋入。
埋入墙体的管子离表面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15mm。
管与盒围应用砌筑砂浆固定牢。
b.墙体水平敷设的管子不宜太粗,若管外径大于20mm时,一般宜现浇一段细混凝土。
对设计暗敷在空心砖(多砖)墙的管道,应在墙体砌筑时预埋,不得在砌好的墙体上打凿。
无法做到的,可沿水平或竖直向单侧切割,并用细砼回填密实,禁不切割直接打凿剔槽。
c.配管砌在承重墙,当水平敷设管路较多时,应相互间错开标高,防止影响墙体的结构强度。
d.不应在承重墙体上,留槽及大面积剔槽配管,特别是水平向留(剔)槽影响更大。
竖向留(剔)槽的长度不应超过300mm,但必须用强度不小于M10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厚度不应小于15mm。
e.敷设在墙体的立管,管口要用灰袋纸做成纸捻堵塞密,防止杂物落入管。
4.2.2.4监控要点
管连接处不密牢固
管子连接时,套管管径选择适当,不能过大;
胶合剂涂抹均匀。
管子弯曲处出现裂缝、折皱
选用优质管材;
加热时,掌握好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长度。
管口在盒长短不一,管口不平齐,有的断在盒外。
敷设管盒时,应掌握好管入盒长度。
不能留过多余量,也不能过短,更不应后打断管头。
楼板垫层配管造成地面顺管路向裂缝
楼板垫层薄,管路不应敷设在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