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905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

《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14好学生必备.docx

高考提升宝典高考生物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14好学生必备

高考生物:

实验及相关知识汇总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

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

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DNA              甲基绿           绿色RNA              吡啰红           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

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

0.1g/mL的NaOH溶液,乙液:

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

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

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

(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

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

双缩脲试剂(A液:

0.1g/mL的NaOH溶液,B液:

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

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

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 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

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

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

混合的目的?

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 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

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

先加A液的目的。

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实验三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材料:

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

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知识概要:

 

取材制片低倍观察高倍观察 

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

最适温度是多少?

       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叶脉附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

 

     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

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实验四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实验目的: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

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的辨认依据:

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

线粒体辨认依据:

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三.实验材料:

观察叶绿体时选用:

藓类的叶、黑藻的叶。

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

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

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

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四.方法步骤:

步 骤 注 意 问 题 分 析

1.制片。

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制片和镜检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否则细胞或叶绿体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

2.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   

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牙签取碎屑→盖盖玻片 

5.观察线粒体 蓝绿色的是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

  

讨论: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

为什么?

答:

不是。

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答:

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

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

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实验四观察有丝分裂 

1、材料:

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 解离:

 药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

1混合液). 

时间:

3~5min.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10min. 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3. 染色:

 用质量浓度为0.01g /mL或0.02g /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5min 

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 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

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

(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

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

为什么?

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

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

为何?

   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压片时用力过大。

(6) 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丙酮可代替吗?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 为何要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 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

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

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

为什么?

 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   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

为什么?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

为什么?

 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

为什么?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

实验五比较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要学习网一直在为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而努力]  

考点提示:

 

(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

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

 

(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

为什么?

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

 

(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

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

 

(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为什么?

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下个吸管?

为什么?

不可共用,防止过氧化氢酶与氯化铁混合,而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分离色素 

2、步骤:

 

(1)提取色素   研磨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

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

 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

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

考点提示:

 

(1)对叶片的要求?

为何要去掉叶柄和粗的时脉?

    绿色、最好是深绿色。

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

 

(2)二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