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710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

《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Word下载.docx

根据渭南技术学院在校生及教职工人数实际情况,结合学院扩大教学规模的规划与职教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规模为占地265亩,总建筑面积37500m2。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教学用房12000m2,实验楼4000m2,实习工厂2000m2,学生公寓用房15000m2,师生食堂3500m2,附助用房1000m2。

购置设备仪器1057台套。

1.6项目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8696万元,其中征地3312万元,土建2864万元,设备及安装1080万元,辅助工程534万元,辅助设施216万元,前期费用216万元,基本预备费181万元,建设期利息293万元。

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财政拨款400万元,意大利政府援助(教学设备)1080万元,银行贷款2800万元,单位自筹4123万元。

1.7项目建设周期:

两年

1.8项目编制依据

1、国务院2002年10月《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教育部1998年12月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3、国家教委颁发的《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

4、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详细规划;

5、渭南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关于渭南技术学院申请筹建职教产业园区立项的批复》。

6、渭南技术学院关于编制《“渭南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渭南市基本情况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连,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乔山与延安、铜川接壤。

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总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

渭南市辖一区(临渭区)、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县、潼关、大荔、澄城、合阳、蒲城、白水、富平),195个乡镇(办事处),3237个村委会,总人口532.6万人。

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7.5亿元,较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44.1亿元,较上年增长1.5%,第二产业82.4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81亿元,较上年增长5%。

农业稳步推进,工业增长速度和效益得到提升,工业总产值增长20.9%,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稳步增长;

旅游业增势强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3亿元,增长16%;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9元,增长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61元,增长5.9%。

2.2项目区概况

项目所在地渭南市城区,南依南塬,北临渭河,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6公里,域市总体依塬傍水呈东西环状格局,由东向西依次为老城区、中心区和高新区。

现建成城区面积29.9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30万人,是陕西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经贸中心。

城区西距西安市56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城市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有工业企业50余家,职工3万余人,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机械、纺织、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渭南的文化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职工技术教育发展迅猛,成为城市新的亮点。

渭南的商业贸易活跃,已建成了七大市场和第三产业发达的经济结构,是关中东部商业贸易和物资集散中心,还是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和连接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

无论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还是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较大地发展,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

目前城区建成市区道路72公里,排水管线72公里,日供水能力8万吨。

城市园林绿化面积42公顷,人均公共绿化1.7平方米。

城市公交车115辆,公交线路11条。

城市燃气率40%。

根据城市整体规划,近期(2010年)规划人口为40万人,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

从而把渭南建成为以果业、食品工业、矿产业和能源重化工工业、旅游业五大产业为主导特色产业,以高科技为先导、工商贸协调发展的陕西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2.3渭南市教育现状

2.3.1基础教育

渭南市基础教育较发达,实力和规模居陕西省前列。

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共有小学3330所,在校生68万人,初级中学341所,在校学生31.58万人,高级中学70所,在校生8.6万人。

全市初中与小学入学率保持在98~99%,2002年初中升学率为41%,高中升学率为89%。

全市现有中小学教师4.5万名。

2.3.2职业教育

渭南市职业教育相对滞后,由于受当地经济制约影响,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八十年代末期,职业教育才从初级教育开始起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特别迅猛,目前全市有各类职业培训、教育学校300余所,主要是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的培训班。

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短期培训学校280余所,全年培训人次在5~10万人次,职业培训的层次较低,培训内容主要是厨师、缝纫、电器修理、初级机加工、汽车修理、美容美发等,培训目的仅限于掌握一般技能,从事一般的劳动工作,使学生有一技求生的能力。

职业教育与高等级技术人才的教育仍然以政府为主。

全市现有职业中学34所,职业中专6所,高等技术学院1所。

在校职中生3万余名,中专生1.2万名,高等技术教育在校生5000余名。

每年向社会输送中等技术人才约1.5万人,高等技术人才不到2000人。

全市现有职教人员不到1000人。

渭南市职教力量与职教规模相对较低,很难满足职教不断增长的需要。

2.4渭南技术学院简介

2.4.1概况

渭南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有着20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院校,是隶属于渭南市政府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该校位于渭南朝阳大街西段。

校区由四部分组成,总占地98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现有各类教职工367名,在校学生5720名,学校现有总资产5672万元。

2.4.2办学模式与专业设置

该院实行“三部一中心一基地”的办学模式,三部即高级技工部以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高级技工学校为主,培养高级技工、技师为目标;

中专部是以经省政府批准的渭南工业学校为主,培养中等专业学历人才为方向;

高教部是与渭南师范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成人教育为主;

一中心即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承担全市30余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任务;

一基地即再就业培训基地,承担全市下岗职工的培训任务。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该院已形成多层次,多门类,多功能的办学体系。

“三部一中心一基地”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和统一的财务管理与核算。

该院现开设有14个专业,分别是机械加工、电工电子、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幼儿教育、汽修、工民建、计算机财务管理、家电维修、高级数控。

2.4.3办学条件与师资队伍建设

该院总占地98亩,现状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其中教学楼面积9200平方米,实验用房4600平方米,图书馆用房1000平方米,综合用房2800平方米(含行政办公700平方米),实习工厂用房2500平方米,学生公寓7400平方米,其它附助用房5000平方米。

由于教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同时租用了2000名教学与生活区用房规模。

目前校区分为四部分,即朝阳大街的校本部,开发区西校区,乐天大街东校区和西南京路供销干校教学点。

学校现有教职工37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占到70%以上,拥有一批职教优秀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

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是渭南乃至陕西职教的先进水平。

2.4.4生源、办学优势及就业渠道

渭南技术学院是国家重点职教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生源主要以渭南及陕西为主,近年来,省外职教生源在逐年不断增加。

渭南是陕西教育较发达地区,目前全市有初高中学校400余所,在校学生规模为40万人,每年毕业学生约12万人,除约4万名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外,约有8万人要进入社会进行就业,这部分学生是职教需求的主体,类比陕西其余10地市的人口与学生规模,全省约有70~80万的潜在职教需求,该院的职教生源有充足保障。

该院的办学优势在于:

学院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职教工作经验,已形成多层次办学格局。

从培养初中级技术技能人才,到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从单一的技工教育到多层次职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该院已形成了“三部一基地一中心”办学模式,是渭南职业教育体系的龙头。

该院主要承担高等职业资格教育和培训任务,培养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为各类院校培养职教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

该院职教各专业贴近经济,贴近岗位,教学注重技能实践,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实训占的比例较大,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技术过硬,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符合就业市场需要,就业率高,2001年、2002年、2003年学生就业率分别为97%、98%、98%。

同时,该院为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扩大就业面,提高就业安置率,于1998年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与全国200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有力保障了毕业学生的安置工作。

该院就业渠道为:

一是向全国各类企业提供高、中级技术实用人才,实行协议培训制,主要安置方向是东南沿海及国内大中城市工业经济发达地区,其次是省内中、大型国有及民营企业;

二是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鼓励学生自主择业,个人发展;

三是向全国各类职培学校输送职教人才。

2.4.5办学成就与主要荣誉

该院设立20余年来来,共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20000余名,就业的学生大部分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15%的学生已进入白领管理层及高级蓝领,为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该院连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校园”,先后被评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国家级技工学校,被省教育厅、经贸厅和劳动厅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院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院长史亮同志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教先进个人”“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个人一等功”“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世纪之交陕西教育界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陕西省政协委员、渭南市政协常委。

2.5项目背景与项目的提出

2.5.1项目背景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事业的成败维系着国家与民族的兴盛和衰亡。

自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不断提高教师地位,保护教育发展的基本,政府设立了“教师节”,颁布了《教育法》和《教师法》,从立法的高度来加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积极实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部于1998年12月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我国教育的振兴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实施措施。

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爱和发展的决心。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现实,使我国传统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为适应高新产业的发展,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如《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为推动职教发展,国务院于2002年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陕西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这些政策和意见的实施,对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渭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