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1865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1、小苗的诞生

一、教学目标

1、 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 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 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

4、 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难点:

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

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

(二)  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 让学生展开讨论。

2、 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 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

4、 学生进行猜想。

5、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      学生制订实验方案。

(2)      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3)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      归纳小结。

6、 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

7、 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三)  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

六、板书设计

            1、小苗的诞生

    

              适当的水分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适当的气温

              阳光

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1、 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 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 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 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难点:

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三、课前准备

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二)  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1、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2、 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3、 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 归纳小结。

(二)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

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

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5、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

(三)  指导学生探究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1、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2、 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3、 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实验。

(四)  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1、 提出调查的要求。

2、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

               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沙质土:

秀气好、保水性差。

土壤 黏质土:

秀气差、保水性好。

 壤土:

秀气、保水性都较好。

3、怎样让植物长得更好

一、教学目标

1、 能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

2、 能联想出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 能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假设。

4、 能客观地评价本组和其他组的研究成果。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对比实验及规范操作的能力。

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时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三、课前准备

植物、黑色的纸袋、豆苗等。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设计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对比实验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1的交流部分及活动2。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植物的小苗钻出土壤后,怎样才能让它长得更好呢?

(二)  指导学生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1、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

2、 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

3、 提示学生和可以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

4、 学生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

5、 学生互相交流。

(三)  指导学生研究怎样才能使植物长得更好。

1、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2、 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 让学生把结论落实到实践中。

5、 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3、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适当的气温

   适当的水分

   适当的光照    植物长得更好

   丰富的营养

……

4、根和茎

一、教学目标

1、 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推测出这些器官的功能。

2、 能根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

3、 能独立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4、 能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出结论。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各种各样植物的根,并探究根和茎的主要作用。

难点:

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根、各种各样的茎。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植物通常用什么来吸收营养物质的?

(二)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根。

1、 让学生把植物拿到桌面上。

2、 让学生把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根据植物根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4、 学生互相交流。

5、 归纳概括出根的共同特点。

(三)  指导学生研究根的作用。

1、 让学生观看课文的几幅图。

2、 学生讨论根的作用。

3、 让学生把自己的认为记录在表格中。

4、 学生从自己的假设中选择1至2个,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5、 学生实验探究。

6、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7、 学生交流研究结果。

(四)  指导学生研究茎的作用。

1、 让学生猜想植物的茎的作用。

2、 学生汇报各自的猜想。

3、 学生从自己的假设中选择1至2个,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4、 与其它小组的同学交流研究结果。

5、 归纳概括出茎的作用。

6、 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部分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4、根和茎

    根的作用:

固定、吸收营养物质、贮藏营养物质……

    茎的作用:

支撑、运输营养物质……

5、动物的食物

一、教学目标

1、 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2、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某些动物齿和爪的特点。

3、 能推断出不同种类的齿和爪对它们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4、 能设法弄清一种陌生动物的食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研究不同动物需要不同的食物,并按食物给动物分类。

难点:

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

动物标本。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的食物一样吗?

(二)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食性。

1、 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 图中的动物分别吃什么?

3、 我们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吃什么?

4、 指导学生根据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1)      学生分组讨论。

(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      归纳小结。

(三)  指导学生认识捕食帮手。

1、 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中的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

2、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 让学生在课文的表格中记录三类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

4、 让学生说说这些不同特点对动物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四)  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1、 让学生说出各类动物多在什么环境中取食。

2、 根据动物的食性,推断并制订出保护动物的措施。

3、 学生互相交流

(五)  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研究它对不同食物的选择情况。

六、板书设计

             5、动物的食物

   肉食性动物:

老虎、狮子……

   草食性动物:

马、牛、羊……

   杂食性动物:

猪、鸡……

6、葵花向阳

一、教学目标 

1、 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出向日葵花盘的朝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2、 能通过观或实验,归纳出向光性的现象在植物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假设。

3、 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4、 能使用归纳的方法验证植物其他几种向性运动。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难点:

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拓展活动。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拓展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光对我们周围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二)  指导学生探究向日葵与阳光的关系。

1、 用课件显示向日葵在阳光下所发生的变化情况。

2、 让学生结合经验讨论分析向日葵与阳光的关系。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 归纳小结什么是向光性。

(三)  指导学生探究植物的向光性。

1、 让学生提出假设。

2、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 学生互相交流实验方案。

4、 布置学生回去要做好实验。

(四)  指导学生探究植物的“定向运动”。

1、 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 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植物的根的共同特点。

3、 学生互相交流。

(五)  指导学生探究光对动物的影响。

1、 让学生说说哪些动物喜欢光,哪些动物不喜欢光?

2、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动物和光的特性的?

3、 让学生利用动物趋光性的特点,设计一个捕捉害虫的装置。

六、板书设计

            6、葵花向阳

         植物:

有向光性、向水性

7、燕子南飞

一、教学目标

1、 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 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 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 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物迁徙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5、 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难点:

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

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或自制的课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冬天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冬的?

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  指导学生认识鸟类的迁徙。

  1、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燕子吗?

  2、让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 当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

5、 学生讨论:

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习性。

6、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冬眠。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

     3、当地有哪些动物用冬眠的办法过冬的?

(三)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过冬的其他办法。

1、 与夏天相比,一些动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惯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

2、 学生展开讨论。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 学生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六、板书设计

               7、燕子南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