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182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docx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

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

  “以前是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现在随着全球化的过程,世界变平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经验也可能对发达国家有启迪。

  ――张秀英

  “Thedevelopingcountrieswerefolloweddevelopedcountriesintheearlytime,nowwiththeglobalizationprocess,therearesomeexperiencesofdevelopingcountriesmightbeusefulforthedevelopedcountries.”----ZhangXiuying

  

  在今年5月召开的首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区域创新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区委书记、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赵凤桐被授予世界科技园区协会荣誉顾问称号――这看起来是对赵凤桐书记长期致力于中关村发展乃至推动世界科技园区发展的肯定,其实也是对中关村核心区国际化发展的肯定。

与此相应的是,世界科技园区协会总干事路易斯?

桑也愉快地接受了海淀园的聘请,成为海淀园管委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这个细节,可以说是中关村核心区国际化的一个注脚。

在海淀园,管理机构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的战略国际化,建立了一整套的方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园区管理的国际化和园区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恰如一体双翼,推动着整个海淀园科技园区不断超越地域局限,走向世界舞台。

  

  “走出、引进”搭建国际化平台

  中国有57个高新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国际化方面当是57个高新区之首,而海淀园是中关村的核心区,其国际化平台搭建工作更是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03年,园区就提出了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思路,对国际合作交流模式进行了思考。

此后的2004年2月28日,海淀园又进一步被科技部火炬中心选定作为科技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的试点单位,专门从事对我国高新区国际化转型而进行的先行先试的研究。

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海淀园继续承担了“海淀园国际技术转移交互式工作系统”的开发构建。

2010年6月18日上午,北京市科委、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以及项目评审专家共同组成的项目验收小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这个工作系统可以构建多层次国际交流机制,解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国际交流合作不同需求的目的。

  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海淀园出台了《海淀区促进创新企业国际化发展实施办法》,加大对园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参与或组织重要行业协会活动、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为了能“引进来”,海淀园成立了2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归”回国创业,创造条件吸引国际资金、国际机构及国际技术流进中关村,流进海淀园。

就在9月17日下午,2010海外赤子北京访问团一行19人在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副主任赵峰的带领下访问海淀创业园,海淀创业园副主任王士琦接待了访问团一行。

访问团此次来访属于“2010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的一部分,而海淀园自然就成了海外赤子们“北京行”的好去处。

  在搭建国际化平台的经验方面,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张秀英曾经把海淀园的国际化发展简单归结为四个“一”和一个“多”。

即:

一个平台,即IBRIDGEWEB2.0新型网络平台。

一个窗口,就是利用媒体进行展示,主要指2006年推出的由海淀园与凤凰卫视共同合作的《直通中国》栏目。

一个办法,就是《海淀园中小企业国际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一个中心,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中关村示范中心。

一个“多”,主要是指多项研究成果与应用。

2003年起海淀园开始提出了支撑园区不同时期的发展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如《科技型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可行性报告》、《海淀园企业国际化统计指标评价体系》等。

  对于IBRIDGE平台,张秀英是这样介绍的:

“这个平台看似很普通,但是实际上它又不普通,它是以Web2.0理念为依托,专门为高新技术企业而搭建的新型网络平台。

它的建设理念是‘联网、联心、联世界,通路、通智、通四方’,这里的联网指的是两个网,一个是人脉体系网,一个是计算机服务体系网,联心主要是讲诚信,讲规则,讲道德,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

”关于和凤凰卫视的合作,张秀英说:

“这个节目从2006年10月份在欧洲台播出,到现在已有100多期的节目播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这套节目先在国外播出然后再到回国内进行展播,它的名字从《直通中国》变成《连通世界》,成了海淀园集中展示园区企业创新发展的平台。

”对于一个“办法”,张秀英指出:

“这笔‘中小企业国际化专项资金’是专门用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国际化中介服务项目的,它是海淀园在当时全国54个高新区当中第一家开展的试点办法。

”据了解,这个专项资金的开始时每年支持力度为500万元,到了2009年后,增加到1000多万元。

相对其它一些重大政策性资金支持,这项资金看上去并不特别巨大,但却能体现政府支持企业的政策智慧。

张秀英把它和美国新的“全球发展政策”做了类比,她说:

“奥巴马在谈及对世界贫困地区的援助计划时候,声称将改变过去以援助物资衡量援助效果的做法,而去促进受援国经济的内生增长。

我们的做法也是如此,我们希望提供的不是简单的资金支持,而是希望运用政策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增进国际化能力,提高它的竞争力。

  可以说,这“四个一、一个多”,形成了“政府搭台、机构唱戏、企业得实惠、品牌回馈全社会”的中关村特色国际合作之路和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

这个模式是从单一靠政府优惠政策到综合运用政府政策、资金、平台、网络等资源进行调控,从单纯从事传统外事工作到主体主动参与国际合作。

张秀英自豪地宣称,经过多年的先行先试,这套模式已经日渐成熟具备了一定可复制性,现在在不断向外推广。

这个模式的成功,对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创新也是一个推动。

“以前是发展中国家在后面亦步亦趋,现在随着全球化的过程,世界变平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经验也可能对发达国家有启迪。

”张秀英说。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和国际合作活动

  有了平台就好唱戏。

前面提到的海淀园和凤凰卫视合办的“直通中国”节目,事实也是一种对外交流,同时也是促进企业走向国际、并促成国际合作的一个途径。

它推动了中欧科技经济贸易发展,有助于打响“海纳百川、淀积千里”的海淀品牌和“中关村――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高科技园区品牌。

  另外,海淀园还积极参与一些国际科技园区的合作活动。

早在1991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就加入了世界科技园区协会,并于1995年首次在北京成功召开了世界科技园区协会年会;2008年12月1日,世界科技园区协会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又签署战略性框架合作协议,世界科技园协会北京办公室落户海淀。

海淀园还积极将一些国际组织引入到园区,如将IEEE(世界电器工程师协会)北京办公室设立在海淀园内;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中关村示范中心”,通过这个“示范中心”把科技园区有机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结合在一起,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和产业的结合。

  海淀园管委会作为一个管理机构,正在努力创造条件,使园区企业和世界“对接”。

2010年9月7日,美国博大全球策略公司组织代表团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参观考察商业环境。

代表团由五个美国及新加坡公司代表组成,五个公司的行业有手机应用下载服务提供商、天使投资商、数字版权管理和软件许可技术数据库、咨询公司等。

海淀园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北京易路联动技术有限公司、中关村动漫游戏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北京天图兴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信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二家企业与外方对接交流,有的放矢,使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在休闲时间和自由交流时间,不但中外公司交流热烈,中方参会的公司之间也进行着热烈的交流,讨论着相互合作的领域和可能性。

紧接着的9月8日上午,经中国国际贸促会联系介绍,哥伦比亚代表团一行22人又前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参观访问。

  说起企业间的对接活动,张秀英告诉记者,“在我们园区,让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以及国内企业之间对接是个常态,我们这里的交流活动有时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企业家交流时常出现同校MBA同学的相聚。

也不止一次有人说我们这里就像世界MBA的一个课堂。

”张秀英说起这个事情很是自豪。

海淀园的一些做法,让很多人耳目一新。

  

  集聚智慧探索国际化之道

  自2009年起,海淀园就在海淀园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吴贻康建议下,举办过数次“国际合作沙龙”,聚合科技部、各科技园区、企业等专业人士的智慧,进行以“兴办海外孵化器与走出去”等为主题的研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月27日,首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区域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科技园区协会、政府相关部门、科技园区、学术界专家及企业界的代表济济一堂,围绕海淀园如何实现未来转型等问题展开讨论。

研讨会以“共建奉献”和“LinkingtheBest”为理念,提出了“北京,海淀与世界同行”的口号。

据称,这个研讨会将成为一个以探讨“全球科技园区未来发展”和“区域创新模式转型”为主题的国际对话与交流平台,具有很强的国际化属性。

  2010年8月13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组织园区内创新型企业家代表召开了海淀园国际化发展座谈会,中共海淀区委常委、海淀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海淀园管委会主任杨志强主持会议,这次会议旨在邀请海淀园部分具有国际化发展潜力的企业结合自身国际化发展需求,为中关村核心区实现“建设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谏言献策。

联想集团、汉王科技、清华科技园、信威通信、雷力集团、易路联动科技、博彦科技、信维科技、网御神州、维泰凯信和中关村国际孵化器协会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出席会议,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关村核心区的国际化讨论一定要基于知识创新的层面展开。

杨志强主任最后还承诺,今年海淀区将拿出一定比例的可支配财政收入来支持企业发展,其中包括国际化发展,并认真研究企业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在海淀园,这样的大大小小的论坛、研讨会还有很多,这些活动集中了各方智慧,不断推动着海淀园不断走向国际化。

  

  国际化战略取得骄人成绩

  如今,海淀园的国际化战略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园区企业联想、京东方等企业走出国门展开跨国收购,新浪、搜狐、XX、中星微电子、搜房网等一批高科技企业登陆纳斯达克和纽交所进行融资;微软、IBM、英特尔、AMD、甲骨文、路透、英国电讯、朗讯、诺和诺德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海淀园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和海外总部,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带着巨额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国际化的理念来到海淀园,他们所带来的境外创业投资量占了全国的近一半。

  与此同时,海淀园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开展国际项目合作。

TD-SCDMA产业联盟创造了世界移动通信中国标准,打破了欧美的WCDMA和CDMA2000两个标准“霸占”世界3G市场的格局;用友、中科红旗等民营科技企业同知名跨国公司联合建立了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以信威为核心的SCDMA联盟,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核心技术,在印度、尼日利亚、斯里兰卡、南非、蒙古国等国家建设了商用网络,成功迈出了国际化步伐……

  8月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联想集团在今年第二季度个人电脑全球销量同比增长48%,超过市场平均水平一倍多。

这是联想集团连续第三个季度成为全球五大电脑厂商中销售增长的领跑者。

而在今年1月份,有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奥斯卡晚会之称的美国CES大展上,几乎所有的重量级创新大奖都被联想集团参展的三款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夺得,如此密集的获奖在CES历史上非常罕见,标志着联想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世界认可。

  发力于移动互联网的优视科技公司成为手机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