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1809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4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4月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软件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全国软件产业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并发布软件产品测试标准和规范;指导并监督、检查全国各地的软件产品管理工作;授权软件产品检测机构,按照中国软件产品的标准规范和软件产品的测试标准及规范,进行符合性检测等。

软件行业的自律管理组织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及各地方协会、各领域协会,其主要职能是对行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法规的制订进行研讨、提出建议;贯彻落实国务院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各项举措;订立本行业行规行约,约束行业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性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互联网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中国互联网协会以及各地互联网协会是行业的自律性组织。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管理体制与软件行业相似,采用法律约束、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的管理模式。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3、产业政策

近年来,国务院、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具体如下:

(1)《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为推进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提出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着力发展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

(2)《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进一步鼓励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11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扶持和保障。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为大力推进中国信息化发展,切实保障信息安全,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意见要提出推进服务业信息化进程,推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信息共享,提高软件业占信息产业收入的比重。

(4)《关于本市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加快上海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12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本市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沪府发[2012]26号),从投融资、企业培育、研发、人才、知识产权、进出口、产业布局与管理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提出要引导证券期货互联网业务有序发展。

建立健全证券期货互联网业务监管规则。

支持证券期货服务业、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产品、业务和交易方式。

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参与资本市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扩大资本市场服务的覆盖面。

(6)《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

为加快建设期货及衍生品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2014年9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期货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品、业务和交易方式。

探索期货公司在确保开户实名制、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网上开户。

(7)《证券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为了规范程序化交易,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2015年10月9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从接入监管、指令审核等各个方面制定了规范的监管制度,程序化交易自此有章可循,并将进入一个新的规范发展的阶段。

二、行业发展背景

金融衍生品市场和互联网软件行业的发展是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交易品种日益丰富,特别是监管严格、规则简单透明、注重风险管理的场内衍生品市场,如期货、期权等,愈发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和配置。

金融衍生品产品的跨产品、跨国境的关联性以及高杠杆、高风险性等特性,使投资者对金融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和交易下单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量化交易、高频交易、程序化交易等新的高效、快捷但门槛更高的交易手段,也对金融衍生品交易软件平台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

互联网与软件技术是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技术基础。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和软件行业发展迅猛,互联网普及率稳步上升,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超过10.94亿。

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软件行业技术水平不断革新,软件行业人才济济,为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新生事物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逐步走向有序,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逐步进入了健康稳定发展、经济功能日益显现的良性轨道,市场交易量迅速增长,交易规模日益扩大。

根据中期协统计数据,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额从1993年的5,521.9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956,316.09亿元,增长353.28倍;期货成交量从1993年的890.69万手增长到2016年的413,776.83万手,增长463.56倍。

同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和第一大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并在螺纹钢、白银、铜、黄金、动力煤、股指期货以及众多农产品等品种上保持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根据全球期货业协会(FIA)对全球76家期货交易所(含期权)2016年度交易量的调查,上期所、大连交易所、郑商所和中金所分别位列第6、8、11和37位,均跻身世界前50家主要期货交易所。

除了市场规范程度逐步提高、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日渐提升外,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存在以下特点:

(1)金融衍生品品种不断丰富

2012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陆续推出白银、玻璃、油菜籽、菜籽粕、焦煤、国债、动力煤、石油沥青、铁矿石、鸡蛋、粳稻、纤维等商品期货。

2010年4月,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

2013年9月,国债期货重新上市交易。

2014年,中国期货市场又上市聚丙烯、热轧卷板等6个新品种。

2015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期权合约,拉开了中国期权市场发展大幕。

此外,外汇期货也正在筹备中。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不断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品种体系将不断丰富和完善。

(2)投资者队伍进一步扩大

2012年2月,南方基金股指期货交易开户获中金所审批通过,标志着公募基金正式参与股指期货市场。

2012年10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及《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暂行办法》,允许保险机构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参与股指期货等衍生品交易。

2015年6月,证监会发布的《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从事境内特定品种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开放了境内期货市场投资者的限制。

(3)金融衍生品行业创新发展迅速

2008年,期货公司交易系统接口的陆续开放,以及上期技术综合平台(CTP)在期货行业得到推广和应用,为程序化交易为主的量化交易普及扫除了障碍。

商业化程序化交易软件的快速发展又降低了普通投资者使用程序化交易的门槛。

自此,程序化交易占期货交易所交易量的比例不断上升,程序化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

量化交易(QuantitativeTrading)是指利用现代数据数学理论、金融数据与信息技术方法来管理投资组合、进行投资决策的一种现代化的投资分析方法。

按照数学模型的理念和对计算机技术的利用方式,量化交易方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自动化交易、量化投资、程序化交易、算法交易以及高频交易。

量化交易具有避免人为主观性,极大分散投资风险、优化交易指令执行等优点,同时其中高频交易作为程序化交易发展的一个变种存在造成市场不公平,可能带给市场更大波动、某些策略频繁撤单制造人为价格等问题,在发达金融市场中已纳入监管,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资料,在美国股票市场上,2010年量化交易已占到每日成交量的70%,且仍在上升。

在债券市场上,由于缺乏透明性和成熟的电子化交易规则,量化交易占比仅不到10%。

在期货和期权市场上,因期货、期权产品的定价具有天然的数量化特征,粗略统计,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量化交易活动已经占到50%到70%。

在外汇市场上,尚未达到总交易活动的2/3。

量化交易中,程序化交易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应用最多。

根据中期协统计数据,2014年程序化交易金额占市场总交易额的比例为15.6%,相比国际发达资本市场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国内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交易品种逐步丰富,交易规则不断灵活,监管体系日渐完善,量化交易应用将更加广泛。

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

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庞大的市场领域、快速发展的应用技术等多重驱动因素,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一直呈高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及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至2016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为7.31亿,较2015年末新增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上升,已经达到53.20%,比2015年底提升了2.8个百分点。

随着3G和4G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价格持续走低,移动互联网应用基础逐步改善。

根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10.94亿。

2014年中国4G商用进程全面启动,至2016年12月末中国4G用户总数达7.70亿户。

在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6年,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达到4.90万亿元,最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近18.32%。

目前形成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辽宁等产业集聚带,企业实力明显提高。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不断深化,软件与网络深度耦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等蓬勃发展,未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空间愈发广阔。

三、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

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互联网软件行业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3-1998年因治理整顿而陷入低谷,2000年后开始逐步走出低谷。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政策也由规范整顿向稳步发展转变。

由此,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

大量资金流入衍生品行业,股指期货等新品种也陆续推出。

2004年以前,中国金融衍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处于萌芽时期,行业总体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