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1795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

新沂市唐店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要求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天气:

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

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

溶解:

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

声音: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我们的身体:

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采集数据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单元

课题

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

1

第2课天气日历

1

第3课温度与气温

1

第4课风向与风速

1

第5课降水量的测量

1

第6课云的观测

1

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

单元复习

1

单元测试

2

第1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

第2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

第3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

第4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

第5课溶解的快与慢

1

第6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

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

单元复习

1

单元测试

2

第1课听听声音

1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第3课声音的变化

1

第4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

第5课声音的传播

1

第6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第7课保护我们的听力

1

单元复习

1

单元测试

2

第1课身体的结构

1

第2课骨骼、关节和肌肉

1

第3课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

1

第4课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

1

第5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1

第6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

第7课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1

单元复习

1

单元测试

2

总复习

2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总编号:

教材

1-1我们关心天气第()课时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日期

月日星期

课前

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播放视频:

CCTV每晚7:

30天气预报

同学们,你们每天看天气预报吗?

你关心天气吗?

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而灾难性的天气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为了更好地生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天气,关心天气。

2、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

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温度表示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同学们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全面了解,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3、学生认真观察,踊跃发言。

晴、晴到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雷阵雨、雾、冰雹、风……

4、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将天气现象的名称粘贴到相应的天气符号上。

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5、提问:

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如:

沙尘暴、浮尘、扬沙、霜冻……,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及名称。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

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将分类结果填入表中

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

5、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用幻灯片演示同学们的分类结果。

最后得出结论:

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要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天气进行观察,现在我们就到外面去观察今天的天气,用一些词和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提示:

看天空中的云量,看国旗判断风向等……

用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本上。

2、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

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

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提示学生描述天气要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

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

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

课件演示“网状图”。

“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8、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9、看明白了吗?

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

后天呢?

一个月内我们唐山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诊断与调整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分析: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总编号:

教材

1-2天气日历第()课时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日期

月日星期

课前

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7、天气日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天气日历,观察:

天气日历中用什么来记录天气的。

二、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示天气符号图片

观察:

这些天气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2、比较:

这些天气符号与电视里的天气预报用的符号一样吗?

3、提出问题:

我们能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天气符号吗?

4、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天气符号。

天气

现象

天气

符号

5、交流展示各小组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

三、制作天气日历

1、观察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哪些内容,是怎样记录的?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小结天气日历的记录内容。

4、各小组制作天气日历表

5、各小组制作各种天气符号的小纸片备用。

四、观察记录天气

1、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观察天气。

教师指导观察内容与观察方法。

2、在天气日历上记录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

3、指导在书上画出气温的柱状图。

4、记录一个月的天气。

方法:

每个小组记录三天,由小组负责。

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五、总结:

诊断与调整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分析: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总编号:

教材

1-3温度和气温第()课时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日期

月日星期

课前

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