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7616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4、品牌壁垒9

5、供应商渠道和经销商网络的建立9

6、人才壁垒10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0

1、有利因素10

(1)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增加加速农业机械化10

(2)农民购买力进一步提升11

(3)国家产业政策支持12

(4)我国正经历向全程、全面机械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的刚性需求继续增大12

2、不利因素13

(1)农业生产规模仍然较小,农民购买力较低13

(2)自主研发能力不强14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14

五、行业市场规模15

1、甘蔗种植机市场规模16

2、粮食、果蔬烘干机械17

3、马铃薯全程机械化18

六、行业风险特征19

1、行业竞争风险19

2、农机补贴政策变化风险19

3、生产经营季节性波动风险20

4、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21

5、销售区域性风险21

七、行业竞争格局22

1、行业竞争状态22

2、行业主要企业22

(1)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22

(2)山东时风(集团)有限公司23

(3)山东潍坊鲁中拖拉机有限公司23

(4)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23

一、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农业机械产业链是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的产业链体系。

钢铁企业、有色金属企业、橡胶生产企业、塑料生产企业、油品生产商为农业机械制造的上游原材料提供商;

发动机、变速箱、轮胎、电控仪器生产商等属于农业机械制造的上游零部件提供商,为农业机械制造提供基础性零部件。

农业机械行业的中游为各种农业机械的生产制造行业。

通过采购钢材、有色金属、发动机、轮胎等原材料和标准件,企业再结合自身的技术,进行加工、组装、生产制造各种符合下游终端客户需求的农业机械。

该产业链的下游为农业机械流通渠道和最终用户。

农用机械经质检出厂后,通过农机流通企业、农机交易市场、零售等方式组成的多元化、分层级流通方式最后到达终端客户。

二、行业监管

1、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的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

各自的监管职能如下表所示:

2、行业协会

农业机械制造行业的自律组织为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CAAMM),是由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贸易公司、社会团体和地区性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以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为主体,成员单位不受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的限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其主要职责是:

代表和维护全行业的共同利益及协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及会员的愿望和要求;

协助政府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开展与国外相关组织的交往,推动行业的发展。

3、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三、行业壁垒

农业机械行业为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农机质量安全受到较严格的监管。

行业进入门槛较高。

1、农机的推广许可壁垒

2004年开始,我国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对农民购置进入国家推广支持目录的农业机械进行补贴。

但只有获得省级及以上农机部门的推广许可鉴定证书才能进入该目录。

而为保证农业机械的性能和质量,国家对农业机械产品的推广鉴定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程序。

因此能否获得农业机械的推广许可鉴定以进入国家推广支持目录,对行业新进入企业至关重要。

2、技术壁垒

农业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农业机械,尤其是各类农用拖拉机、耕作机械等,技术复杂,并且多数为专有技术,其产业链长,配套技术种类繁多,难以短时间掌握。

同时产品还需要各种研发技术人才对现有产品进行不断创新性改进和研发新产品,并需要先进的加工工艺保证产品的经久耐用,方能适应山地地区的运输和耕作要求,技术积累是保证企业研发、制造装配水平先进性、持续性和适应性的必要条件,对潜在竞争者形成无形的技术限制。

因此,对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3、资金壁垒

农业机械具有专业化、技术密集等特点,因此其他机械制造企业或者生产其他产品的农机制造企业要进入此行业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进行产品的开发和持续性改进以保证产品质量。

此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广泛的经销商网络和服务网点,农机流通行业是一个薄利多销的行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低成本、高利润”运营的重要途径,要实现规模化经营,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

4、品牌壁垒

农业机械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技术、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农机的生产销售已逐渐向品牌化发展,农机品牌的美誉度是通过广大农机用户的口碑效应逐渐建立起来的,创立知名品牌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和积累,新进企业短期内难以形成。

而农业生产者、农业机械用户从实践需要出发,特别看重农机产品的品牌形象,因而农机行业新进入者需要大量投入和较长时间才能逐步获得用户的认可,形成品牌效应。

5、供应商渠道和经销商网络的建立

农机装备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往往涉及到大量供应商及外协厂商。

这些供应商和外协厂商提供的零部件直接决定了农业机械最终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对于农机生产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行业内现有农机生产企业往往通过长期的探索才能找到和培养出适合本企业要求的供应商和外协厂商,并与之建立起长期和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由于我国农机消费具有高度差异化和分散化以及农户对售前、售后服务要求高的特点,农机生产企业的经销网路及售后服务网络的建立至关重要。

对于主要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的农机企业而言,农机企业往往需要在前期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时间来建立能够覆盖产品需求市场并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经销商网络。

因此,行业新进入企业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能够保证质量和可靠产能的供应商渠道以及能够支撑较大规模农机销售的经销商网络,构成其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

6、人才壁垒

农业机械产销需要专业的管理、技术、服务人员。

目前,市场缺乏行业内有效的人才供应培养体系,农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很少。

而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研究开发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机产品的更新速度和针对农户需求新产品的推出速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因此,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服务人员是进入本行业的关键要素之一。

同时,农机流通行业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计划、持久的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人才培训计划以及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持续长久发展。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增加加速农业机械化

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

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土地集约化经营,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实现农业种植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解决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体制、机制上的瓶颈,为我国农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农民购买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购买力逐步提升。

至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7,916.6元,为2004年2.70倍,复合增长率达到13.2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大幅增长,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购买量,增加农机生产厂商销售,同时有利于现有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

(3)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把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

2004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2005年8月,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为对农业机械购买使用者提供专项购置补贴,2014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237.5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

另外,国家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也将发展农业机械作为重点振兴的十六个领域之一,从各个政策层面支持农业机械发展。

(4)我国正经历向全程、全面机械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的刚性需求继续增大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农业现代化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

2005年我国第二产业劳动力结构中,农民工比例已高达57.6%,在第三产业中农民工的比例也高达52%。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主力军。

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开始出现结构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短缺。

同时,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同样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支撑。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使用农业机械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人员老龄化、低文化特征明显。

在我国农村人口中,小于35岁的青壮劳力60%~80%已进城务工或自行经商创业,大多留守农村搞农业的都是老幼妇孺。

农业用工成本大幅攀升,农民利用机器替代人、畜力、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需求日趋强烈,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内生源动力,未来各类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程、全面机械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除了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外,农机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新增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各类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出口市场前景良好。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能够适应国内作业条件的农业机械基本能够适应国外绝大部分的地形,为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创造了很好的现实基础。

经过60余年的发展,相对其余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机制造业形成了相对的制造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

相对发达国家,我国农机制造业在中小型农机市场具有产能和价格优势。

未来我国农机工业国际市场重点集中于那些经济欠发达、农机工业竞争力较弱以及尚未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如东南亚地区。

2、不利因素

(1)农业生产规模仍然较小,农民购买力较低

我国农村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人均耕地不足0.09公顷,农民户均耕地不足0.5公顷。

由于经营规模小,生产工具落后,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劳动生产率低,导致我国农民收入低。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众多有利政策的出台,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但总体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对高效、低耗、高技术水平的大中型农业机械购买力仍然较弱。

(2)自主研发能力不强

因我国农业机械企业,一直以来主要采用引进技术、模仿创新的发展模式。

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都依赖于国外技术的引进;

而引进的技术,吸收不足,缺乏创新;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极度缺乏,形成了对国外技术严重的依赖。

考虑到技术研发的周期性和积累性,国内农机企业很难在短期赶上国际农机生产企业。

高端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研发手段与国际知名公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我国农机装备设计制造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等方面,以及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政府制定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的投入较大,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较高,农机行业前景巨大,近年来农机装备企业也迅速增加。

根据《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2012》统计,截止2011年末,农机经销企业达9501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另外,农机行业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