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739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

《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卓菁新).docx

附件2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BIM技术背景下跨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以工程造价与工程技术专业的协同组织为例

申请人:

卓菁

申请学校: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

温州高教园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

13777772680

电子邮箱:

3075017@

浙江省教育厅

二○一五年制

一、简表

项目名称

BIM技术背景下跨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以工程造价与工程技术专业的协同组织为例

项目类别

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

D、课程改革E、实验实践F、自选项目

选题依据

(指南题号)

E

起止年月

2015.6-2017.6

姓名

卓菁

性别

出生年月

1978.01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副教授/专业负责人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硕士/中国

所在学校

学校名称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

325035

电话

13777772680

通讯地址

温州茶山高教园区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13-14学年

工程造价实务

造价12级

260

温职院

14-15学年

造价软件应用

造价1301

72

温职院

14-15学年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二)

造价1301

72

温职院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或来源)

2011.01-2013.12

《建筑工程预算》(浙教高教〔2011〕9号)

浙江省精品课程

2009.12-2011.05

欠规范施工合同纠纷中的工程造价鉴定研究(浙教办高科〔2009〕164号)

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012.05-2013.03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与真实项目结合的实践研究

院重点教改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5

3

1

1

0

0

3

2

主要成员

不含申请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字

薛朝晖

1966.10

高工

温职院

BIM技术指导

方倩如

1973.05

高工

温职院

资源调配

丁斌

1977.08

副教授

温职院

编制方案

臧朋

1988.02

助教

温职院

调查分析

曹晖

1979.06

工程师

斯维尔公司

软件服务

二、立项依据:

(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1.项目的意义

1.1项目研究背景

1.1.1BIM正在带来建筑行业的第二次革命

BIM是指创建并利用数字技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它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为核心,不仅包含了各个专业设计师们的专业设计理念,而且还容纳了从设计到施工乃至建成使用和最终拆除的全过程信息,集成了工程图形模型、工程数据模型以及和管理有关的行为模型,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参数化、智能化的建筑物数字化表示,支持建设工程中的各种运算,且包含的工程信息都是相互关联的。

它实现了“模型等于图纸”、“模型高于图纸”的目标,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BIM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用数字建模的方式把建筑信息参数化、数字化后,形成可视化模型,并以此为平台,让工程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物业维护单位等在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共享信息。

Azhar(2011)认为,BIM是近年来建筑业发展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BIM被国内外众多设计师们认为是继CAD技术后建筑行业的第二次革命性技术。

它通过软件建模,把真实的建筑信息进行参数化、数字化后形成一个模型,以此模型为平台,从设计师、工程师一直到施工单位和建成后业主的运维,甚至到项目生命周期结束被拆毁的整个项目周期里,各个参与方都能统一调用、共享并逐步完善该数字模型。

BIM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美国斯坦福大学整合设施工程中心(CIFE)根据32个项目总结了使用BIM技术的效果:

消除40%预算外变更;造价估算耗费时间缩短80%;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合同价格降低10%;项目工期缩短7%。

BIM在美国建筑业中的应用率从2007年的28%达到了2012年的71%(McGraw-HillConstruction2012)。

香港在2006年最初使用BIM信息模型,2009年成立了BIM学会,2010年BIM已经实现概念到应用的方式过渡,并于2014年要求将BIM运用到政府工程大型项目中,到2015年实现全部政府工程运用BIM。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项目应用BIM模型进行精细化分析,及时解决了管道交错混乱无从下手的难题。

北京世界金融中心项目在BIM的帮助下预先发现项目设计文件的6000多处碰撞,这既从源头节约了工程成本,避免了损失,同时也使由此造成的拖延工期问题得以解决。

为了促进BIM更加健康有序的应用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特别指出推进BIM技术的应用。

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启动了一系列BIM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分别是《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和《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

2015年5月4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发布了全国首个政府公共工程BIM实施纲要和实施管理标准,提升了BIM应用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对全国BIM标准体系的建立了示范作用。

1.1.2BIM人才及培养现状成为阻碍BIM技术应用的重大因素

BIM在国内外的建筑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行业也需要越来越多能够熟练掌握BIM的人才,但是,人才培养规模却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

Young等(2009)认为,人员缺乏足够的培训是建筑业采用BIM的最大挑战。

Sacks和Barak(2010)也指出,缺少BIM人才已经成为建筑业应用该技术的最大限制因素。

1.1.3BIM技术革命带来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改变

(1)BIM技术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影响

目前工程造价从业人员80%的时间都花在工程量的计算上。

在BIM平台上,设计图纸的元素不再是线条,而是带有属性的构件。

工程量在BIM模型中已经提供,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大部分工作被设计师所取代。

造价咨询业务从传统的编制招标控制价为主,转变为以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为主,具体包括设计优化咨询、造价控制咨询。

造价从业人员除了会计量和计价外,还需要具备不同的施工方案的经济评价能力,建筑新工艺、新材料性价比的评价能力,以及投资分析能力和建筑后评价能力。

造价工作将从面对图纸、电脑为主转变为面对人的沟通,从面向技术转变为经济管理。

(2)BIM技术对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影响

BIM使工程技术人员将一些机械的技术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完成,将更多地精力放在管理问题上。

如在进度控制环节,工程管理人员将着重分析进度偏差形成的原因、应采取的措施和如何预防进度偏差上,而不会将大量时间用于编制进度计划和调整进度计划;在投资控制环节,工程技术人员将着重对工程建设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对工程单价进行分析,而不再将50%以上的时间用于工程量的计算上。

工程技术从业人员需要站在管理的层面,解决更多的协调问题。

1.2项目研究的意义

(1)探究跨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新模式。

从整体上综合探究跨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把握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构建跨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的基本框架。

(2)提高毕业综合实践的教学效果。

在工程造价和工程技术专业跨专业协同组织的毕业综合实践课题中引入BIM技术,大幅度减少工程量计算的工作量,增加方案优化、不平衡报价以及进度控制的经济评价等实践内容的份量,提高毕业综合实践的技术含量。

从组织形式建立模拟建筑工程招投标团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毕业综合实践的全面育人效果。

(3)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指导水平。

跨专业协同指导的毕业综合实践,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指导团队,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益于教师专业水平和毕业综合实践指导水平的提高。

2.现状分析

2.1国外BIM技术纳入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学的现状

基于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把BIM纳入现有的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对工程管理专业输出高质量的管理人才非常重要。

以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为例,他们进行了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跨专业BIM教学改革,以应对建筑业BIM时代的到来。

但是,Becerik-Gerber等人(2011)的研究也表明,即使在美国,36%的工程管理本科教学计划中没有包括BIM的课程,还有五分之一的院系没有进行BIM教学改革的计划。

Barison和Santos(2010)指出,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把BIM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但是对于这些课程应该涵盖哪些内容没有明确的思路,而现有的课程中,很多也仅仅把BIM作为一种基本的工具进行教学。

Sacks和Pikas(2013)经过研究后也发现,整个建筑类大学的BIM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有的仅仅提供1~2个星期的BIM介绍类课程,90%的大学仅有一个专业提供BIM课程;很多大学片面地认为BIM只是提高画图效率的工具,只把BIM作为一种工具教授给学生。

Lee等人2013对美国高校建筑类或工程管理专业的BIM课程设置模式进行了调查,对BIM课程设置模式进行了分类:

单一课程模式、交互教学模式、多课程联动模式、和毕业综合实践模式。

(详见下表)

美国高校建筑类或工程管理专业的BIM课程设置模式调查表

BIM课程设置模式

代表大学

课程

单一课程模式

西伊利诺斯大学

住宅和商业建筑设计

威斯康星大学

工程类课程的选修

怀俄明大学

建筑工程制图

奥本大学

数字施工制图

交互教学模式

蒙大拿州立大学

工程文档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

建筑立面;机电和管道课程

南方州立理工大学

住宅施工;结构设计;模板课程

佐治亚理工学院

住宅施工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材料和方法

加州州立大学

进度计划

东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工程造价

多课程联合模式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多专业联合课程

怀俄明大学

建筑设计工作室

肯特州立大学

集成工作室

毕业设计模式

奥本大学

BIM毕业设计

2.2我国BIM技术纳入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学的现状

我国《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已经把BIM作为工程总承包、勘察设计和施工类企业“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必须具备的核心技术之一。

(王丹静2014)现在本科院校的BIM应用与教学多集中在BIM理论研究和软件功能开发方面。

如清华大学与广联达公司、同济大学与鲁班软件公司合作成立BIM研究中心、合作开发BIM技术。

高职院校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工程企业急需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研究的重点在BIM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