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7380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

《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获奖参考教案模板(参照样本)Word格式.doc

神经病学(十二五规划教材).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第7版.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描述锥体外系的解剖结构,并能陈述帕金森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能解释帕金森病的病理及生化病理改变。

3.能解决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现场授课部分)。

4.能分析帕金森病的基本治疗方法(非现场授课部分)。

二、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正常和异常的肌张力、快速轮替动作及姿势步态。

2.对疾病的研究历史及最新进展方向具备初步探索能力。

3.培养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临床思路和缜密的临床观察能力。

4.能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非现场授课部分)。

三、情感及价值取向目标:

1.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授课思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研思维,以及谨慎、严谨和求实的学风。

2.将临床和生活实例作为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体现于教学中,树立医学生的关爱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一、重点: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教学设计】①时间保障:

用课堂1/3的时间讲授。

②方法保障:

用启发式、互动式、提问式的方法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主动性;

用视频、动画、图片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肌张力改变机制的动画到帕金森患者肌张力检查的视频,从正常人的姿势步态到患者的异常姿势步态,从正常人的表情到患者的异常表情,应用对比带来的视觉冲击,图文并茂地进行教学,突出和强调重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掌握记忆。

③语言艺术:

通过不同方式的重复、强调、停顿及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体现重点内容。

④板书及多媒体设计:

醒目、艺术,便于理解和记忆,有效配合课堂讲授。

二、难点:

帕金森病的生化病理及治疗。

【难点分析】这是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前期知识(锥体外系结构、多巴胺及乙酰胆碱两大神经递质的生理功能及意义),又要能与后续知识(帕金森病的病理及生化病理)前后串联和融合的一个过程;

而对帕金森病治疗策略的学习与理解建立在对生化病理理解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要融会贯通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①病理部分,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②对于生化病理部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动画,将抽象内容直观化,并且与前期的病理生理知识紧密联系,使之易于理解。

③对于治疗部分(非现场授课部分),利用板书中生化病理的归纳,使之与症状和治疗紧密联系,相互对应,启发学生认知治疗的着手点和主动思考从疾病生化病理改变基础上发掘治疗策略。

8/8

学情分析:

本门教学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下学期的医学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等相关知识,因此在授课中通过对帕金森病临床表现的直观展现、归纳与总结、连环设问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

通过引入启发式和分析式教学,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和学习。

通过对已有的基础医学理论与神经病学内容相整合,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通过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的密切结合,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能力,为临床见习、实习做好准备,并以此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迈进。

教材分析与教学内容重组:

【教材分析】第七版教材本章节与第六版教材比较,在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部分进行了补充,明确地将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了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这将更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如何把握疾病整体;

整个章节的编排,其实用性、可读性、条理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学内容重组整合】本章的重点是临床表现和诊断,而症状学涉及神经解剖学知识,难点在于疾病的生化病理机制。

编排教学内容时需要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不受教材内容顺序的限制,根据以“帕金森病研究史”为主线的授课思路,结合《系统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中的相关内容,编排顺序如下:

案例→临床表现→病理表现→生化改变→回顾案例→定义→流行病学→辅助检查→诊断→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预后,这同时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发展史,故在其中纵向贯穿帕金森病研究史。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整合教学:

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将形象直观的图片、动画、视频与板书有机结合,强调重点、讲清难点,并将基础与临床密切联系,充分运用教师的讲授技巧:

表情、肢体语言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的同时,强化其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懂得学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启发性逻辑推理式教学:

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透过临床表现①(运动症状),挖掘本质①(黑质病变),透过本质②(多巴胺与乙酰胆碱失衡),推导临床表现②(非运动症状),层层递进,通过提问来加强师生互动,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重难点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这是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利用、对临床知识进行理解学习的过程。

授课思路:

以“帕金森病研究史”为主线,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科学探索精神的教学目标出发,在重组教科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组织探究发现型教学过程:

用“现象”(标准化病人视频)导课→设计带有问题的过程→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学以致用,回顾与知新→新的问题与探索→分析和判断。

紧紧围绕“临床表现”与“病理生化改变”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在“临床表现”方面,灵活应用视频病例展示来推导课堂进程,时时刻刻不忘记引导学生联系临床,培养临床思路;

在“病理生化改变”方面,通过对前期知识的串联,加以现代教学多媒体手段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将内容直观、简单化,过程中恰如其分地通过帕金森病研究史把知识与知识、问题与问题相串联。

在教学组织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直接、快速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有效、印象深刻的教学效果。

结合传统教学基本功板书的设计与应用,以“帕金森病研究史”这条主线作为总结,通过对最新进展的融合,开阔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注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在学生前期知识、多学科知识之间搭建融会贯通的桥梁。

多媒体及板书设计要点:

1.语词准确、有启发性:

帕金森病中的各关键词、中英文对照使用恰当。

2.层次分明、有条理性:

条理分明、枝蔓有序、主次清晰。

3.重点突出、有鲜明性:

既能展示全课内容,又重点突出,结合内容恰当运用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

4.布局合理、有计划性:

合理的布局,注意整体效果。

授课内容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导课:

展示:

1.从年轻到老年的步态改变

2.患者(王先生)运动障碍的视频

通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正常运动”和“运动障碍”。

与学生一起归纳和总结其特点,导入“帕金森病”的学习。

二、临床表现:

归纳JamesParkinson发现的三大症状

(一)运动症状

1.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

除了让学生理解典型症状外,要强调与姿势性震颤的区别

2.运动迟缓(bradykinesia)

①肢体活动变得笨拙(clumsy)

②小写征(micrographia)

③面具脸(maskedface)

随着病情进展,随意运动减少,精细运动困难,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3.姿势步态异常(abnormalposturalandgate)

①肢带动作减少

②屈曲前倾体位

③慌张步态

【教学内容补充】终末阶段的冻结现象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肌强直(rigidity)

讲述肌张力的概念及检查方法

齿轮样强直(cogwheelrigidity)

铅管样强直(leadpiperigidity)

——课中小结及随堂测验——

1.总结四主征及其总体特点

2.解释“震颤麻痹”

3.进行随堂测验

(二)非运动症状

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②情绪障碍③认知障碍④嗅觉障碍⑤睡眠障碍

三、病理改变及生化病理:

(一)病理改变:

1.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

2.Lewy小体出现

【前期知识链接】

《病理学》——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

(二)生化病理:

多巴胺的减少及乙酰胆碱的相对亢进

《病理生理学》——两大递质系统

《系统解剖学》——黑质纹状体通路,解释运动症状的发生

【最新进展】Braak的六个病理阶段

四、病例回顾:

1.进行病史特点的总结。

2.帕金森病诊断依据的引导。

五、帕金森病的定义: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有四个主要特征(四主征)。

六、流行病学:

【最新进展】文献引用:

MovementDisorders(2014);

JNeuralTransm(2014)

发病率高;

中老年人好发

七、课堂小结:

(一)慢性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课后思考题

1.为什么多见于老年人群?

2.诊断的必备临床症状是什么?

3.对症治疗的基本思路如何?

(三)研究史的再现与发展

八、辅助检查:

【最新进展】生物及影像学标志物

1.生化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CSF,HVA↓。

2.基因检测:

用DNA印迹技术(southernblot)\PCR\DNA序列分析检查家族性PD基因突变。

3.PET/SPECT检测:

早期可显示脑内DAT功能显著↓,DA递质合成↓。

九、诊断与鉴别诊断:

【最新进展】Lancet2010最新诊断标准

PD临床诊断标准:

必备标准/支持标准/排除标准

PD鉴别诊断:

特发性震颤、抑郁症、(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等

十、帕金森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1.环境因素

2.遗传因素

3.神经系统老化

4.其他因素:

O2—、OH—、AA、NO,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异常蛋白聚积等

PD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多种发病机制参与。

十一、帕金森病治疗与预后:

治疗目的:

缓解症状,减轻生活残疾,避免/推迟/减轻药物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减缓/阻断神经变性过程。

基本思路:

对症治疗,恢复DA-ACh平衡

1.药物治疗

抗ACh(安坦),拟DA:

促进DA释放(金刚烷胺),L-Dopa替代(L-Dopa),DA受体激动(溴隐亭),L-Dopa增效剂(恩托可朋)。

2.外科治疗

苍白球\丘脑底核毁损切除术

脑深部电刺激(DBS)

【最新进展】干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

3.康复治疗

4.预后:

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

十二、章节小结:

1.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临床特点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

3.PD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多种发病机制参与。

4.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80%),递质平衡破坏是PD临床主要特点的病理生化基础。

5.对症治疗,恢复DA-ACh平衡,是PD治疗的核心。

【设计】用病案引导本课学习

【视频】①正常步态;

②病案

【引导】

1.提问:

“视频中的老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