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1669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

《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话文史料概括.docx

白话文史料概括

白话文史料的概括

一、理论阐释

以文字方式呈现的史料须遵循基本的语法规则。

从教材和命题史料的选择来看,多采用复句或句群。

分析句群的关系,理清句与句的组合方式,是把握史料主旨的基本思路。

复句由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表达比较丰富的内涵。

而句群则是由一个语意中心统摄、关系密切的一组句子的集合体。

从汉语的表达习惯来说,如果表达的意思比较复杂,往往不是用一个句子,而是用几个单句组成的复句或几个句子组成的句群来表达。

从白话文史料的构成来看,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并列关系、承接关系、总分关系、递进关系、解说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因果关系。

二、高考典题

【典题1】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

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

……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

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试题分析】这则史料的层次结构是总—分—总。

段首句和段尾句是该史料的主旨。

从段首句看,辛亥革命改变了社会风俗;从段尾句看,辛亥革命提高了民众的体格与品格。

中间有省略的部分是分说。

总括起来,该史料讲的是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重大变化。

故选C。

【典题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试题分析】这则史料是一个人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构成,递进关系强调后一信息,很显然,该句话强调的是法律在巩固统治的作用性,故选D。

A项属于偷换概念,史料的主旨是讨论如何巩固皇权,题支讲皇权的地位。

B项是错误的,概括不全,除了法律,还需要兵器。

C项错误,属于典型的绝对化错误。

【典题3】(2011·天津文综·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试题分析】这则史料是一个句群,包括两个句子,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转折。

儒学中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经过董仲舒阐发为君本思想,再到李贽强调民本思想,这体现了李贽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这段材料在概括时要注意后一句子所含信息,可以概括为:

李贽主张儒学要关注下层民众。

A项表述错误,民本思想是孔孟所提倡的,这是弘扬传统而非反对传统;B项表述太过绝对化;D项错误,不属于李贽的思想。

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

故选C。

3、沙场点兵

1.(2012·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2012·安徽文综卷·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3.(2012·广东文综·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

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

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

4.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A.草市B.交子C.夜市D.商帮

5.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公元452年),陕城镇将崔宽看到弘农(今河南灵宝附近)这个地方出产的漆、蜡、竹、木价钱比南朝市场上便宜好几倍,于是他利用职权走私,发了大财。

这说明当时

A.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卓著B.官商勾结营私之风盛行

C.北方经济水平高于南方D.南北地区经济往来仍在继续

6.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毛泽东旨在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8.有学者指出:

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

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

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9.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C.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

10.某学者认为:

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

……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

……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

由此可见,他着重强调

A.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B.意识形态和经济在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经不起作用

C.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正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1.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

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

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

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12.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13.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

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

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14.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

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

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

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

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

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

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

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

材料表明,日本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16.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

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17.空想主义者欧文创办了棉纺织厂,他以慈善者的身份关心工人,禁止十岁以下的孩子进工厂工作。

为了减轻工人的家庭负担,他第一次为五岁以下的孩子创办了幼儿学校,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纪律为宗旨。

对欧文这些举措评价正确的是

A.具有空想性,违背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具有欺骗性,讨好工人是为了更好的剥削

C.具有进步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有纠正作用

D.具有局限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18.卢梭说: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他认为“结合的形式”是

A.通过投票表达公共意志B.对现存制度进行道德改造

C.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契约D.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

19.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

“国王是世袭。

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

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

由此可见,当时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专项练习四

1.D。

材料是一个由三个表示并列关系句子组成的句群,提供了三个信息:

注重实践、反对贵族、歧视商人,这与法家重农抑商政策和破除世卿世禄制度等内容是高度吻合的。

故选D。

2.D。

材料是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的复句,可以概括为:

某官员利用职权把弘农的产品走私到南朝市场。

A项错误,偷换论题,材料讲走私,选项讲改革,而且也不属于同一个君主的事情;B项属于偷换概念,其一,官员走私而不是官商勾结;其二,走私程度夸大了,某个官员的走私而非走私之风盛行。

C项属于偷换论题,材料讲走私,选项讲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项符合材料主旨。

故选D。

3.A。

该材料是一个关系比较复杂的复句,从原因、过程和作用三个方面对“它”进行阐释。

从原因上讲,源于农村商业的繁荣;从过程来看,沟通城乡;从作用上看,它促进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从宋代以前、农村、商业、城乡、城市等几个关键词来综合判断,A是正确答案,草市出现于南北朝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