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582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姚).doc

《建筑设备》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

课程编码

制定人

制定日期

修订人

修订日期

审定(组)人

审定日期

姚立民

2015.09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学院建工教研室

2015年9月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建筑设备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领域选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专业(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供暖工程、通风工程和空调工程的系统组成,了解常用设备,了解一般建筑给排水工程、供暖工程、通风工程和空调工程的识读方法。

2.课程地位

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后期的顶岗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

建筑制图与识图

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阅读建筑给排水施工图、供暖施工图、通风施工图、空调施工图、建筑电气施工图;熟悉设计和施工规范。

掌握建筑设备基本知识对工程中相关实际问题能很好认识及解决。

1.掌握建筑给排水、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方式,工作流程,常用设备;

2.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管道布置与敷设的要求;

3.具备一般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识图能力;

4.具备一般设备专业与土建专业的配合能力;

5.具备一般设备专业与电气专业的配合处理能力。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一个核心:

以企业所需的真正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两条主线:

以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为教学主线

三个特色:

采用“双师+双岗”、“校企合作+学训结合”以及“1+1”师生团队模式

四项结合:

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知识与资格证书相结合;课堂与工程现场相结合;教、学、做相结合。

五个体系:

建立课程整体教学体系;建立课程教学运作体系;建立课程教学保障体系;建立课程过程监督体系;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多种手段:

课程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课程设计的理念,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开发重点,建设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课程。

1、通过校企合作,编写完善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教材、实训任务书、教学及学习评价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扩大师资范围。

并建立稳定的实训保障体系,为课程提供有效的外部保障。

2、课程与岗位技能密切对接,理论不求完备,以对岗位技能的满足为前提。

3、课程的开展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动力,按照工作过程的开发方法进行课程的组织与教学。

4、课程教学强调开放性、实践性。

教学不拘泥于教室,授课不拘泥于校内教师,学生不拘泥于被动学习,形成开放性的教与学体系。

5、以学生为主题,充分体现职业性。

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因而,教学的方方面面的设计和组织,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6、课程教学围绕“真实职业能力培养”开展。

教学内容设置、实训环境和实训任务,都强调“真实”。

二、课程总标准

表1课程总标准

课程

代码

编制人

姚立民

审定人

开设

学期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计划

学时

72

编制

时间

2015.09

审定

时间

适用

对象

高职工程管理专业

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

(1)具有按照建筑室内给排水工程、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进行施工的能力;

(2)具有根据安装工程施工图,进行选择、使用常用施工机具和设备的能力;

(3)具备根据安装施工图使用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图集的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

(2)能自主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

(3)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和应用所需信息;

(4)能独立制定学习和工作计划并确保其实施;

(5)能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6)能树立发展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解决判断实际问题。

3.社会能力: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动物、敬业爱岗,具有自强、自立、竞争、合作、拼搏、实干、勇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科学求实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社会公德,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法制观念;

(5)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各种岗位以及抵抗风险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能力。

学习内容:

本课程内容有建筑给水与排水、消防、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供配电、电气照明、防雷与接地、建筑弱电(电话通信系统、有线电视与闭路电视系统、消防与防盗监控系统等)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知识。

序号

情境描述

学时

1

建筑室内给水工程

16

2

建筑室内排水工程

14

3

供暖与供燃气

12

4

通风与空气调节

12

5

建筑电气

18

学生应有基础

学生应该先修相关的建筑识图等知识。

考核

与评价

情境序号

情境1

情境2

情境3

情境4

情境5

考核方式

过程考评+试卷考评

过程考评+试卷考评

过程考评+试卷考评

过程考评+试卷考评

过程考评+试卷考评

考核权重

20%

20%

12%

18%

30%

教学

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每次现场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分配学时,基本采用任务设置、信息资料、方案制定、实践操作、考核评价的“任务驱动五步”教学法开展教学。

三、学习情境(章、节)标准

表2-1学习情境1:

建筑室内给水工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高层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给水水质及其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

2、了解室内给水管道的常用材料,室内给水用附件,水表、水泵、水箱及气压给水装置;

3、掌握引入管和水表节点的布置,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给水管道的防冻,防腐、防结露与防噪声;

4、了解设置室内消防系统的原则,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及其设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了解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室内热水的制备、储存及主要附件,热水水质、水温及用水量标准,开水供应,太阳能热水器。

学习内容

室内给水系统;室内给水系统的管材、附件及设备;室内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室内热水供应

学时

理论

16

考核评价

方式

过程考评+试卷考评

实践

0

权重

20%

教学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五步法”实施教学:

将工程质量管理知识划分成若干个子工作任务,每个子工作任务按照“任务设置—信息资料—方案制定—实践操作—考核评价”五步法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对学生作出评价。

2.学生通过真实的场地及实际案例,学习和掌握有关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价。

4.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根据学生设计方案准备好教学场地和所需仪器设备。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软件;视频教学资料;网络教学资源;实习实训任务工单。

教学

活动设计

1.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量的教学内容以任务的方式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设计完成任务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操作。

在整个实训中,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效果令学生满意,为专业课打下扎实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flash动画、录像等手段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复杂的内容具体化。

3.利用实验室在教学中实现教学、演示、操作训练同步进行。

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该实训室完成,通过现场教学手段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为专业课打基础。

4.利用相关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际生产场所,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技能。

实验实训的教学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综合技能的完成,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参与技能训练全过程;利用课程教学实习结合生产单位岗位工作,强化学生对手能力与职业素质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给水系统

管材及附件

技能

识读给水施工图的能力、懂原理、会维修

态度

科学求实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参考资料

[1]金国辉主编.建筑设备[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徐猛勇主编.建筑设备工程[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表2-2学习情境2:

建筑排水工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组成;

2、了解室内排水常用管材、附件与卫生器具;

3、掌握排水管道的布置,排水管道的敷设方法与安装要求,卫生器具的布置与敷设;

4、了解屋面雨水排放方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5、了解苏维脱系统、塞克斯蒂阿系统等高层建筑室内排水系统。

学习内容

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建筑排水系统的管材、附件及卫生器具;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及敷设;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高层建筑室内排水系统。

学时

理论

14

考核评价

方式

过程考评+试卷考评

实践

0

权重

20%

教学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五步法”实施教学:

将地基与基础工程管理知识划分成若干个子工作任务,每个子工作任务按照“任务设置—信息资料—方案制定—实践操作—考核评价”五步法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对学生作出评价。

2.学生通过真实的场地及实际案例,学习和掌握有关地基与基础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价。

4.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根据学生设计方案准备好教学场地和所需仪器设备。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软件;视频教学资料;网络教学资源;实习实训任务工单。

教学

活动设计

1.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量的教学内容以任务的方式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设计完成任务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操作。

在整个实训中,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效果令学生满意,为专业课打下扎实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flash动画、录像等手段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复杂的内容具体化。

3.利用实验室在教学中实现教学、演示、操作训练同步进行。

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该实训室完成,通过现场教学手段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为专业课打基础。

4.利用相关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际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