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52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doc

幼儿园数学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深层理解。

围绕数学教研组的研究方向,探讨“数、量、形、空间”领域上进行整合教学的研究。

2.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注重观念更新:

倡导“新纲要”学习、解读和有关课程理论的学习;倡导把园数学教研的内容更多指向班级管理和课程实施,重视构建动态的、关注效益的学习共同体,切实发挥园数学教研组的研修、引路、资源提供等作用。

3.“聚焦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活动”的理念,把园本教研落实在儿童发展和教师发展上,让“园本教研”成为教师培训的主阵地。

4.为园数学组教师专业成长和风采展示提供平台,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

二、主要研究任务:

1.学习区数学教研组先进经验,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起到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2.进行理论学习研究,探讨“数、量、形、空间”领域上进行整合教学的研究。

3.开展实践研究,从实践出发,在实际操作中研讨具体问题。

4.开展案例分析,以案例为载体,挖掘数学教学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亮点”,形成优秀教学案例,让大家共享优秀教育资源。

三、活动形式与要求:

1.本学期活动5次(详见活动安排表),自第7周起每单周四上午9:

00至10:

40。

2.活动形式:

(1)每次观摩教学活动后,开课教师个人反思,大家评议,交流研讨;

(2)理论讲座:

组长主持讲座。

3.活动要求:

(1)要求组员遵守活动律律,不无故缺席、早退;

(2)组员要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开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3)组员在研讨时要积极参与讨论,阐述观念,认真记录。

最后一次活动结束后,需上交教案及教学案例。

(4)组员公平公正投票评选出数学教研组优质课,并进行好课展示。

四、活动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篇二:

幼儿园数学教研组教研计划

***幼儿园数学教研组教研计划

(2010.2-2010.12)

一、背景分析:

在2009你结合***区“教育教学质量年”,在园内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讨:

1、以实践教学为依托,组织教师进行数学分组策略的研讨,使教师明确各年龄段幼儿分组的特点。

2、以园本课题为载体,逐步提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操作材料投放的科学性。

3、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们提出数学教学中,对操作材料呈现的时机数量,呈现的方式,还有许多疑问。

二、指导思想:

2010年我园将继续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武汉市幼儿园课程纲要》精神,以等级园评定为契机,以全面提高教研质量为重点,通过“一主题,四活动”的教研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游戏研讨。

同时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继续开展园本课题的研讨。

三、教学教研内容:

1、数学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应用。

2、操作材料与数学学习的关系。

3、操作材料投放前教师的指导语。

四、工作目标:

1、继续开展分组化教学模式。

2、结合教学目标学习适宜的投放操作材料。

3、以一课多研的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1.以专业书籍为理论指导,组织教研组成员认真学习,同时搜集相关专业理论和经验与教研组成员共享。

2.熟悉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内容范畴,并根据内容了解各年龄段数学领域目标,为更好地设计教学具服务。

3.进一步熟悉强化分组教学。

(二)开展教学观摩,提升教学质量。

1.观摩、研讨分组化教学研讨课程。

2.以年龄组为单位,率先观摩各小组的研讨课,再在研讨、微调的基础上一课多上。

3.教研组成员针对观摩活动即时反思,研讨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小、中、大班老师每人执教一次)。

4.鼓励并支持教研组成员积极报名参加数学公开教学活动。

(三)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制作教学具。

1.以《五大领域》中的各年龄段数学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设计制作科学的教学具,。

2.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和操作能力,制作大小适宜、趣味性强、便于操作的学具。

(四)全面总结经验,深刻进行反思。

1.教研组成员交流小组化教学的指导方法和教学具的制作使用,撰写教学心得。

2.深刻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部的研究重点。

六、具体工作安排:

篇三: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幼儿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有效策略,让幼儿从生活故事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并能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二、现状分析与教育要求

首先,结合实际研读《纲要》,我们发现自身数学教育现状与《纲要》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知识掌握情况不甚理想。

究其原因我们没有立足于从幼儿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出发,我们应重视创设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从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

另外,数学教学和其它活动相比显得抽象、枯燥。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听到教师在感慨:

数学活动真不好组织,孩子们总是不感兴趣。

而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正是影响幼儿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

因此,幼儿数学启蒙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先要引起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使幼儿主动去寻找,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数学教育的游戏化、生活化,能使幼儿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和领悟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幼儿真正的探究动机,获得真正内化的数学知识和经验。

并发展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而爱听美妙的故事正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开展教学如果能以故事切入,将故事运用在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中,就能克服幼儿对数学不感兴趣的现象。

因此,探索如何利用故事、生活和游戏,让幼儿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并探索有效策略,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三、理论基础

1、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及学习数学的特点:

幼儿注意力易转移,好奇心强,喜欢新颖的事物,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有意注意差,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还不能深刻地理解,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逐步抽象和内心的过程,通过幼儿最感兴趣的故事、游戏活动,以及从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中学习数学,能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数学知识和经验。

2、《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指出:

: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3、《纲要》中提出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4、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范围和生活的范围是相等的,到处是生活,既到处是教育。

幼儿的生活是感性的,他们在触摸.运动和生活中认识世界。

四、研究措施:

以观摩教学过程为途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制定研究计划,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2)采取同课异构、一课三研等多种形式,积极有序的进行研究,形成团结、合作的教研氛围。

定期组织观摩课并进行研讨,查找问题,改进方法。

每周填写课后,每月进行学科组讨论,定期进行小结等。

(3)做好“走出去、请进来”工作。

安排成员外出听课、培训。

五、具体活动安排:

3月:

制定计划

4月:

小、中、大班数学研讨活动《分类》《找朋友》《相邻数》《10以内的单双数》《认识人民币》《比较长短》

5月、6月:

优秀课例学习,安排外出培训。

7月:

总结交流篇四:

幼儿园数学教研组教研计划

幼儿园数学教研组教研计划

(2014.2-2014.6)

淮安市人民小学新世纪幼儿园徐芹

一、指导思想:

2014年我园将继续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全面提高教研质量为重点,通过“一主题,四活动”的教研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游戏研讨。

同时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继续开展园本课题的研讨。

二、教学教研内容:

1.数学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应用。

2.操作材料与数学学习的关系。

3.操作材料投放前教师的指导语。

三、工作目标:

1.开展分组化教学模式。

2.结合教学目标学习适宜的投放操作材料。

3.以一课多研的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1.以专业书籍为理论指导,组织教研组成员认真学习,同时搜集相关专业理论和经验与教研组成员共享。

2.熟悉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内容范畴,并根据内容了解各年龄段数学领域目标,为更好地设计教学具服务。

3.进一步熟悉强化分组教学。

(二)开展教学观摩,提升教学质量。

1.观摩、研讨分组化教学研讨课程。

2.以年龄组为单位,率先观摩各小组的研讨课,再在研讨、微调的基础上一课多上。

3.教研组成员针对观摩活动即时反思,研讨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小、中、大班老师每人执教一次)。

4.鼓励并支持教研组成员积极报名参加数学公开教学活动。

(三)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制作教学具。

1.以《五大领域》中的各年龄段数学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设计制作科学的教学具,。

2.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和操作能力,制作大小适宜、趣味性强、便于操作的学具。

(四)全面总结经验,深刻进行反思。

1.教研组成员交流小组化教学的指导方法和教学具的制作使用,撰写教学心得。

2.深刻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部的研究重点。

五、具体工作安排:

篇五:

2012年蒙氏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蒙氏数学组教研计划

(2012.02——2012.07)

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

回顾上学期我们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比较有条理,教师参与的氛围也较积极。

在短短的一学期中教师们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学期为了使我们全体教师的教研及业务水平能上更高一个层次,更好的提高园所教育教学水平、解决客观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制订了本学期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结合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及园本特色理念,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深层理解。

为数学组教师专业成长和风采展示提供平台,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

二、情况分析:

蒙特梭利的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并不是一般人所指的综合的数学,而是算术中的一小部分。

透过幼儿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熟悉数量,认识逻辑性的数量概念并有系统地进行学习。

培养幼儿对整体文化的吸收、学习,以及形成人格时所需要的抽象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判断力。

本班幼儿在已有一年的蒙氏工作基础上主张数学教育应从感官训练着手,养成观察、分析的能力,以及专心和秩序的习性后,再籍着数学教具和教学活动,并应用g.p.r(序列、配对、分类)的教学方法,自然循序地将抽象的符号,透过教具的重复操作,让幼儿获得数和量的概念,再进入四则运算中,培养其逻辑思维的意识。

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有目标的把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幼儿喜欢的生活游戏型学具,使他们在操作形象、具体,趣味性较强的学具过程中,自发的去吸收新知,并建构其数学心智。

课题目标:

大班级:

1.通过自主操作,探索乘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习简单的计算方法(乘数、除数为一位数)2.建立等量替换概念,会进行三位数以内的等量替换。

3.通过纸张工作逐步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

中班级:

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2.能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