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679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文献综述

意大利央行Bologna,Caccavaio和Miglietta(2014)的研究中提到,从2005年到2010年,欧元区的货币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占GDP的比重上升超过80个百分点(2013年,此指标下降了20个百分点),2011年后进入降杠杆时期。

作者通过分解杠杆率变动的因素发现,从2011年12月到2013年6月,在所研究的欧洲43个样本银行中,2/3的去杠杆效果是通过增加资本达到的,1/3是通过减少资产。

2014年3月,欧央行执行委员Benoî

tCœuré

在一次演讲中指出,现在银行业的调整反映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反映了很多欧元区银行在危机前发展起来的商业模式和负债结构不可持续。

因此,政策制订者不应避免银行业去杠杆,而应通过适当管控推动银行业去杠杆。

Cœuré

还希望通过去杠杆,降低欧洲的银行在融资中的比例,发展资本市场融资。

Bologna等和Cœuré

的文章中都提到了好的(good)、坏的(bad)、最糟糕的(ugly)三种银行去杠杆的方式。

综合来说,好的去杠杆是通过增加资本和削减非核心资产、处置不良资产,使信贷分配在更有效率的部门,这将有利于经济的复苏;

坏的去杠杆则是不加区别地缩减资产,这会导致信贷的全面紧缩;

最糟糕的去杠杆则是银行变卖好资产,而将不良资产仍保留在账上,这将使银行变成“坏银行”。

银行以何种方式去杠杆,对金融的稳定性、信贷的可获得性,以及最终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世界银行的Feyen和Mazo(2013)研究了欧洲银行业去杠杆对全球信贷的影响,在金融危机之前,欧洲银行业的海外信贷活动扩张较快(欧洲银行业贷存比在2008年的最高峰超过140%,大量靠短期批发资金融资),危机之后则伴随着去杠杆的过程,退出部分海外市场或缩减信贷规模,更集中于本土市场,以及偏好更短期限的贷款,导致了信贷紧缩(creditcrunch)。

2013年末欧洲银行业存贷比降到120%以下。

Chrysostomou(2013)对比了美国和欧洲银行的杠杆计算口径情况,指出欧洲和美国杠杆率的差距原因之一是采用的会计准则不同,美国银行业用的美国GAAP,比欧洲银行业使用的IFRS下杠杆率更高,但扣除这个因素美国银行业平均杠杆率仍高于欧洲。

由于美国商业银行资产约占金融机构资产的25%,占GDP的比重超过100%,而欧元区商业银行资产约占金融机构资产的50%,占GDP的比重在2011年超过300%(据Cœuré

,欧元区商业银行资产2012年末占GDP的355%)。

因此,欧洲银行业银行去杠杆的影响更大、任务更艰巨。

欧美银行去杠杆的背景和我国相似之处是,此前都经历了非金融部门加杠杆、银行资产快速扩张时期,银行日益依赖金融市场批发融资。

和我国不同之处是我国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为防范出现危机而提前主动应对,更需要借鉴欧美的经验教训。

二、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主要路径

银行的杠杆情况主要可由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两个指标反映。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资本(有资本、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等不同的口径)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

杠杆率是指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净额与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率。

两个指标的主要差别是杠杆率主要受资产总规模的影响,不受风险加权资产的影响。

从这两个指标看,银行业去杠杆有增资本和减资产(资产总额或风险资产)两大类举措。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要求,新增了杠杆率要求,是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监管背景。

本文主要以Bloomberg中有详细数据的欧洲27家银行和美国24家银行为样本(见文末列表),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主要路径及相关启示。

2016年底,美国这24家银行占美国银行业总资产的70.0%,欧洲这27家银行占欧洲银行业总资产的68.7%。

下文中如未特别注明,所述美国银行业与欧洲银行业均指美国的24家样本银行和欧洲的27家样本银行。

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政府注资和低息贷款

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为了保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欧美国家普遍采用政府注资方式来增加大型银行的资本。

美国政府通过投资优先股的方式向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摩根大通等9家银行累计注资1684亿美元,帮助银行提高资本和解决流动性问题。

同时,国会授权美国财政部7000亿美元资金用于资产担保和购买问题资产,帮助危机银行消化有毒资产。

欧洲央行主要通过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以低利率贷款(利率不高于1%)的方式向欧洲的银行提供长期限贷款(银行可以在一年之后提前偿还贷款),2007-2012年累计达1.56万亿欧元。

欧洲各国政府对问题银行展开救助,如英国政府将苏格兰皇家银行、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国有化;

德国政府将德普发银行国有化;

比利时政府将德克夏银行国有化,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为德克夏银行提供900亿欧元的保证金。

(二)降低股息支付率

外源性增加资本的方式是发行新股。

从金融危机开始到2014年初,欧元区银行发行了2350亿欧元的股本(不含可转债,据Cœuré

(2014))。

内源性增加资本的方式是利润转增资本金。

通过增收节支提高净利润是最理想的情况,通过降低股息支付率来提高留存收益可能不受股东欢迎,但是银行需要提高资本时不得不采取的做法。

金融危机以后,欧美银行业ROA和ROE降幅较大,盈利能力普遍下滑。

在此情况下,欧美银行业普遍采用降低股息支付的方式增资本。

2005-2007年,欧洲27家银行的平均股息支付率为38.2%,到2010-2012年降至29%,2014-2016年更是降到了14.3%。

与欧洲类似,美国24家银行的平均股息支付率也由2005-2007年的44.7%降至2010-2012年的16.4%,2014-2016年随经营状况改善回升至26.8%。

(三)调整表内资产结构和缩表

从资产端来看,欧美银行业主要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调整贷款增速、出售非核心业务等路径,调整资产结构、甚至降低资产规模来去杠杆。

2012年与2008年相比,美国24家银行资产规模增长了11.5%,贷款仅增长2.3%,交易性金融资产仅增长了0.7%,而现金资产增长了74.8%。

欧洲银行业衍生品资产、交易资产等非核心业务损失严重,出售非核心资产成为欧洲银行削减成本、降低杠杆率的重要手段。

2012年与2008年相比,欧洲27家银行总资产仅增长0.5%,贷款增长了11.3%,交易性金融资产则下降了34%。

现金资产增长则高达175.6%。

根据穆迪的数据,2016年6月,巴克莱银行、瑞士信贷集团、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瑞银集团非核心资产规模合计下降至1万亿美元,较2013年高峰期的1.5万亿美元下降了31%,风险加权资产下降至2460亿美元,较2013年高峰期的4710亿美元下降了47.77%(蒋华栋,2016)。

此外,为了削减开支,提高盈利能力,欧美银行业还关闭或者出售部分海外业务。

金融危机以后,花旗银行出售或关闭了包括危地马拉、埃及和日本等国家的零售业务,汇丰银行相继出售了土耳其的企业和投资银行及零售部门,以及巴西的个人银行业务,巴克莱银行停止了亚洲的股票交易业务,苏格兰皇家银行几乎放弃了所有海外业务。

贷款方面,2009-2012年,欧洲银行业主要通过提高利率、抵押品标准及非利息费用等方式,放缓贷款增速来去杠杆,欧洲27家银行总贷款年均增速仅为0.6%,远低于危机前2007年的15%。

从2013年开始,欧洲银行业开始通过降低公司贷款、“缩表”去杠杆,公司贷款占比的下降,也体现了其经济深陷困境。

与欧洲不同,美国银行业通过持续地调整贷款结构去杠杆。

从2010年开始,公司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持续上升,个人贷款占比则持续下降,与BIS统计的美国住户和企业部门杠杆率变化一致。

(四)加强影子银行监管

欧美的影子银行和银行也密不可分。

如美国银行业2012年末AUM规模为表内资产规模的97.6%(OFR,2013),即表内外规模基本相当。

欧洲前十家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公司中九家发起者是商业银行。

欧美银行业表内去杠杆的同时,也缩减了影子银行资产规模或放慢其增速。

金融危机以后,美国通过立法强化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既推动影子银行持续去杠杆,又不限制影子银行的发展。

自2008年开始,美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持续下降,直到2014年,美国影子银行规模才超过2007年25万亿美元的危机前峰值。

影子银行去杠杆造成的信贷流失,主要由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和财政部的政府担保贷款支撑。

2014年影子银行资产规模的恢复,也伴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

欧洲议会提出,欧盟应平衡影子银行的利益与风险,以确保影子银行在对实体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不被削弱的同时降低系统性风险。

直到2013年9月,欧盟才制订了“影子银行监管路线图”,将银行强制性资本规则适用范围扩大至更多金融机构。

危机后欧元区影子银行的资产规模变化比较平稳,除2008年和2011年下降外,总体在波动中略有上升,发挥了影子银行对经济复苏推动作用。

欧美在危机后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复苏有较大差异,美国率先复苏,虽然有多种原因,但美国在银行和影子银行监管和去杠杆方面的政策较为成功,应该也是重要原因。

三、欧美银行业去杠杆的效果

(一)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通过政府注资、增加留存收益、调整表内外资产等路径,欧美银行业去杠杆效果明显,降低了系统性风险,整体稳健性提到提升。

一是杠杆率明显提高。

金融危机以后,欧美银行业去杠杆效果明显。

到2015年,欧洲27家银行的杠杆率为4.8%,较2008年的2.7%提高了2.1%;

美国银行业杠杆率为9.3%(采用FDIC数据计算所得),较2008年的7.2%提高了2.1%。

二是资本充足率得到提升。

到2010年,美国24家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已由2007年的11.22%提高至15.6%,欧洲27家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由2007年的11.3%提高至15.2%。

但从去杠杆后的经营表现来看,欧美银行业的表现差异较大:

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快速恢复,2016年,30家大行顺利通过压力测试;

而欧洲银行业仍未走出困境,2016年压力测试结果显示部分银行情况仍不乐观。

由于出售资产、放慢贷款以及战略调整,部分银行资产规模出现下降。

在欧洲27家银行中,13家银行2016年的总资产低于2008年。

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2016年总资产仅为2008年的37%,降幅最大,荷兰国际集团和瑞银集团2016年的资产规模不足2008年的65%。

在美国24家银行中,仅有花旗集团等4家银行2016年的资产规模低于2008年。

但与2008年相比,苏格兰皇家银行、荷兰国际集团、瑞银集团和花旗集团的杠杆率与总资本充足率均明显提升,除苏格兰皇家银行之外,其他三家银行的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二)降低全社会债务风险,提升债务效率

通过银行业去杠杆,在银行业稳定性得到提升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全社会债务风险,提高债务效率。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银行业杠杆率得到有效提升后,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