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4349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Word下载.docx

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

A.秦 

B.西汉 

东汉

C.汉 

三国

D.三国 

西晋

4.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禅让”制的规则

B.郡县制的法规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B.促进西域的发展

C.获得西域丰富的物产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6.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A.伶伦﹣﹣发明纺织

B.隶首﹣﹣发明算盘

C.嫘祖﹣﹣养蚕缫丝

D.仓颉﹣﹣发明文字

7.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凝结了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成语故事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瑰宝。

以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

①卧薪尝胆 

 

②围魏救赵 

③纸上谈兵 

④退避三舍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刘邦建立汉朝

B.蒙恬北击匈奴

C.开通丝绸之路

D.西域都护设立

9.“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黄河

C.灵渠

D.长江

10.史料记载:

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

“马厩失火!

”,孔子听后,问“伤人乎?

”这则记载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 

的思想

A.“因材施教”

B.“仁”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11.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所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黄帝

D.李时珍

12.“伐无道,诛暴秦”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了反抗暴秦而喊出的一句口号。

关于这次起义,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秦的暴政是导致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B.戍边遇雨误期,按律当斩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C.起义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D.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3.下列属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的有

①赤壁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巨鹿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15.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D.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16.迄今为止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A.夏明的利簋

B.商朝的司母戊鼎

C.商朝的四羊方尊

D.西周的毛公鼎

17.目前,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中国

D.希腊

18.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人们把汉字铸在青铜器上

B.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C.秦朝时期汉字的主要书写材料变为纸张

D.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19.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

这突出地反映当时社会()

A.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B.畜牧业居于主导地位

C.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D.此时南北政权统一

20.下列属于汉高祖刘邦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A.兵皆罢回家

B.三十税一

C.以德化民

D.裁减官员

21.为适应温暖湿润、雨水充沛的长江流域的气候状况,居住在干栏式建筑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22.下表显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七国之乱”的爆发

B.“八王之乱”的兴起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黄巾起义的爆发

23.汉代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①政府减轻农民负担 

②注重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③提倡节俭 

④以德化民,推行仁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③④

24.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第1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3接北方民大融合

第4节魏晋南北时期的文化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二、判断题

25.甲同学:

书上讲,吴国船队曾达到夷洲,这件事情还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呢?

乙同学:

首先,当时称为夷洲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这说明台湾地区和内地早已有交往和联系。

其次,说明当时吴国的造船业比较发达,这有利于海上交通的发展。

()

三、综合题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始皇帝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

“臣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给自己当作辅佐。

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象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

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

”……丞相李斯说:

“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可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治理好了,这并不是他们故意要彼此相反,而是由于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

——《史记·

秦始皇本纪》

(1)淳于越给秦始皇提出了什么建议?

他是针对当时哪一制度提出的?

据淳于越的言论,他应当是尊奉哪一学派的?

(2)丞相李斯的意见是什么?

丞相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材料二汉朝兴起初年,海内刚刚平定,同姓宗室稀少,高祖以灭亡的秦朝因孤立无援而败亡为教训,于是开始割裂疆土,立王侯二等爵

——《汉书·

诸侯王表》

(3)汉初高祖分封诸侯王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措施造成了汉景帝时哪一事件?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李白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中的秦王是谁?

他创建了一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在这一套政治制度中在地方实行的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2)清朝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清朝统治者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采取了哪两个方面措施?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为加快祖国统一的进程,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构想?

这一构想首先在哪一地区成功实践?

还将在哪一地区实践?

(4)新形势下实现祖国的统一,你有何想法?

四、辨析题

28.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操”与“天子”各指谁?

“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作用?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是诸葛亮说给谁的建议?

此建议是否正确?

结合史实说明。

(3)看材料二中的图片,请正确填写三国的地理位置。

(4)材料二中三国之间的关系是:

29. 

绘制王朝更替示意图是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有效方式。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所表示的朝代名称:

① 

② 

③ 

(2)《三国演义》开篇称: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从示意图即能看出“分”与“合”请写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名称:

、 

和 

(3)有观点认为,“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你是否赞成此观点?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