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杭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沪苏杭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苏杭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4年11月30日
目录
一.实习概况
二.实习内容
(一)上海现代公园
1.公园简介
2.设计理念
3.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
4.新美学思想——野草之美
5.道路分析
(二)苏州古典园林
1.园林简介
2.东部分析
3.中部分析
4.西部分析
5.留园铺装分析
(三)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对比
1.思想与功能
2.园林建筑
3.植物造景
4.园林小品
5.总结
一、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
上海、苏州、杭州
2.实习时间:
2014年11月8号至14号
3.实习团体: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1级园林专业
4.实习目的:
a.通过参观游览上海、杭州的现代园林景观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造景,亲身感受园林景观,近距离学习园林造园艺术、造景手法及等专业知识,并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现场测绘以及分析讨论,加深体会。
b.分析苏州、杭州、上海等地城市各类公园的规划布局和绿化设计的优缺点。
c.比较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造园艺术、布局原则等方面的异同点。
d.现场对当地常见植物进行辨析,掌握华中地区植物种植种类及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园林应用等知识,并学习沪苏杭地区植栽配置方式
5.参观地点:
a.上海:
上海世博湿地后滩公园、上海广场公园(延中绿地)、方塔园
b.苏州:
留园、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沧浪亭、网师园
c.杭州:
西湖(花港观鱼、三潭映月、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杭州花圃、太子湾公园
二、实习内容
分析案例:
上海世博湿地后滩公园
1.公园简介
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位于“2010上海世博园”区之西端。
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2007年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设计,2009年10月建成,共占地14.2公顷。
2.设计理念
后滩公园园址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因此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并主要显现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
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
最终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
3.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
大自然的生命力及生态恢复力是惊人的,公园自身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而成为三类净水,日净化量为每天2400立方,数量惊人。
净化后的三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
水系统模式
4.新美学思想——野草之美
游览过后滩湿地公园时,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芦苇,在深秋之时,芦苇成群的种植在公园的湿地中,有的已经枯黄,随风摇摆,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我们身处其中时,感觉到一种萧瑟、凄凉之美感,别具特色。
其实这种景观是源于设计者——俞孔坚大师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
后滩公园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自我循环净化,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板。
我认为这种设计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发扬的,在园林种植和养护中,其经费往往数额巨大,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维护,我们如何有效的节省在园林养护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值得每一个人园林工作者的思考。
而俞孔坚大师的这种设计理念恰巧合理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同时创造出了新型的园林景观,展现了野草之美,开拓了新的设计道路。
野草之美
5.道路分析
在公园中我最喜欢的是园林中的道路设计方式。
公园为带状公园,横向宽度约110米左右,而在其中共平行布置了三条至四条道路,有石板路,有草坪中的汀步,有木质道路,也有碎石铺制的道路,铺装材料和形式多种多样,道路宽度由一米到四米不等,蜿蜒曲折,并通过一些建筑、小品、廊道将几条近乎平行的道路协调的联系在一起,人们走在其中可感觉到丰富的乐趣。
道路之美
(三)苏州古典园林
拙政园
1.园林简介
拙政园始建于16世纪初的明正德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拙政园平面图
2.东部分析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涵青亭、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和放眼亭等。
东部大面积为绿地,建筑密度是全园中最低的部分。
3.中部分析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主要景区有荷风四面亭、远香堂、小沧浪、小飞虹、见山楼、香洲等。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总的格局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1)主要景点分析
a.远香堂:
远香堂为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西、中、东三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在水池的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荷风四面亭”,中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春天可观赏柳树,夏天则可观赏水池中大片的荷花,秋天可观赏枫叶、银杏,冬季可观赏雪松。
远香堂香洲
b.香洲:
香洲位于水边,三面环水,一面依岸,是拙政园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为典型的“舫”式的结构,有两层舱楼,通体高雅而洒脱,线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使人想起古时苏州、杭州、扬州一带山温水软画舫如云的景象。
它的身姿倒映在水中,越发显得纤丽雅洁。
站在香洲上,四面都是景,前眺倚玉轩,左望见山楼、荷风四面亭,右顾小飞虹、小沧浪。
夏日可观赏眼前池塘中的荷花,春天可观赏小岛上的柳树纤纤,景致非凡。
“舫”在中国园林里是可以经常看到的,苏州人又叫它“旱船”、“石船”,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苏州的狮子林、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里都有。
它的外形千姿百态,精致秀丽,构成一景。
在选址上很有讲究,通常靠近水边,立在最具有赏景视角的地方。
站在石舫上看,水上陆上的景色都平添另一种兴致。
c.小飞虹:
小飞虹位于拙政园中南部,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
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荡漾,桥影势若飞动,亭、廊、桥置于一体,故取名为“小飞虹”。
这座木构廊桥采用了中跨高,边跨低的结构形式,宛若拱桥。
在园林设计上,廊桥为远香堂西南隅小沧浪水院的北部,小飞虹的建造可使小院之水在视觉上与大池有更多的联络,使园林整体有更协调的空间联系。
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小飞虹
4.西部分析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主要景点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笠亭、与谁同左轩、水廊等。
5.留园铺装分析
留园道路铺装是所有苏州园林中最细心、内容最丰富的园林。
道路铺装材料主要采用的鹅卵石、条形池和瓦片等。
其中铺装图案有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篮等八物“八宝”,代表八仙之品还有是五只蝙蝠中间一个寿字取其谐音“五福捧寿”两片瓦组成一个“人”字,在古代是要有一定官级的官员才可以走,代表着“人上人”④鹅卵石拼成花朵和铜钱的团,人们踩在上面喻意为“有钱花”等等。
(四)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对比
1.思想与功能
(1)指导思想
古典园林讲究“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进入我国园林中,西方园林讲求几何图形的组织,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对称布置,甚至将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形式上均衡对称,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
中国现代园林是在延续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部分西方的造园艺术,综合涉入了自然社会和现代科学、艺术、伦理等,形成了园林风格交融、园林文化丰富、园林形式多样、园林特点众多的新格局。
(2)功能性质
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其基本的功能定位都属于观赏型。
唯一不同的是服务对象。
古典园林仅服务于以宫廷或以贵族为代表的极少数人,园林的功能都围绕他们的日常活动与心理需求展开。
这实际上是一种脱离大众的功能定位,同时也反映出等级社会中园林功能性的局限与单一。
现代园林设计在保持园林设计观赏性的同时,从心理学、行为学等角度分析大众的多元需求,研究开放式空间中的种种行为现象,对现代园林设计进行了重新定位,如根据人的行为迹象得出合理顺畅的流线类型,通过定点研究人的各种不同行为趋向与状态模式,确定不同户外设施的选用设置等。
总之,现代园林在功能定位上,不再局限于古典园林的单一模式,而是在微观上进行深化与细化,在宏观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是独特的园林要素,它强调人与生活的关系,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以庭院为单位构成组群建筑,它普遍采用木质材料,给人提供明确实用的情调。
园林所属性质的不同与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如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巧、玲珑、活泼、纤细、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
在古典园林中,建筑居于次要地位,表现出自然化的特点,但在局部上,它往往又成为构图中心。
现代园林中的建筑是全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力求突出自然美,达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建筑材料多样化,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
许多新型建筑材料不仅在性能上耐风吹日晒,使用寿命也较大。
在建筑色彩上,古典园林多以暖色调为主,而现代园林则依据用地功能的不同,设置形式多样的颜色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3.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崇尚于自然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