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3765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贫富逐步分化的趋势,收入分配不公平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从改革开放前的绝对平均主义到改革开放之初的注重效率,适当拉开差距,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现在部分社会成员差距过大这样一个过程的转变,使我们认识到,绝对平均不利于提高效率,而收入差距过大,将影响社会公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当今社会上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时候,就必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那么,怎样才能够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呢?

许多学者、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很多成果。

本文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既要重视并努力解决,又要进行科学分析。

造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市场上的欺诈和投机行为。

由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存在法制不健全和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诱惑下,以钻法律空子和管理空子为手段获取收入,如偷税漏税,制假贩假,缺斤少两,坑蒙拐骗等。

它拉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且是明显的不合理的差距。

2.行业垄断。

垄断企业凭借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控制产品价格,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与竞争性企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

中国的保险、电力、电讯、交通业等行业的职工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收入水平高出30%,与此相对应,非垄断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占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比重逐年下降。

这种国有垄断单位与非垄断型生产单位之间职工工资收入的差距是不合理的。

3.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与此相适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通过工业产品定价、农产品统购派购等政策,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提取了大量农业剩余价值;

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又确立了以城市征收制度为一元、农村征收制度为另一元的城乡隔绝的“二元”税制结构,农民的税负偏重。

这两方面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

此外,中国教育投入主要投放在了城市和富裕的农村。

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所得到的教育经费是少之又少。

当城市已在普及微机教育,实施网络教学的今天,有的贫苦山区的小学甚至买不起必需的课桌、粉笔教育状况的差距可见一斑。

同时,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严格区分为两个难以逾越的板块。

对于农村人来讲进入城镇公有制经济体系非常之难,这样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城镇人口对公有制经济体系内各种位置的机会垄断并进而影响到整个资源分配结果。

4.有的政府官员以权谋私和寻租行为。

政府官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方面,金钱都流入腐败官员们的私囊,另一方面,广大农民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持续地做出超负荷的付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也承担着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体制改革的代价,这些不仅拉大了其与普通社会成员的差距,也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使人们丧失对政府的信任,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此外,腐败可以让少数人或少数厂商以比市场低的成本获得稀缺资源,并利用这种稀缺资源谋取暴利,拉大了这部分人同其他大部分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创造财富获取收入的人的差距。

这就削弱了人们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创造财富和收入的积极性,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表现出极大的不公平。

5.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政策实施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由此带动全国发展”的大思路,中国制定并实施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二十多年来,得益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税收、稀缺资源的优先供给以及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这些经济特区和沿海开发区、开放城市的建设成就斐然,经济飞速增长,同时带动了整个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开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距离,导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缩小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些对策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对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冲击所产生的心理不平衡,主要来自于不合理收入差距的一面,它扭曲了人们的心理,从而产生的消极、不满甚至怨恨情绪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也有失分配的公平。

对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矫正和打击,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的关系,平衡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的作用,尤其是明确政府应尽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使其把握一个合理的限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需要出台一整套治理措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监督,健全市场体系。

对于垄断行业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对有些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要在一定范围内取消国家特许的垄断,允许国内外资金进入竞争,创造条件,让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以形成竞争的市场。

消除高额垄断利润,同时对垄断产品价格进行控制,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工资收入的监控,合理确定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

实行国家公务员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坚决打击不法收入,加强廉政建设。

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法律制裁来威慑腐败现象的发生,增大其通过腐败,权钱交易等寻租行为带来不合理收入的成本。

通过加强社会监督,让民众更广泛地加入到监管体制中来。

出台更便捷的举报机制。

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腐败的机会,而且还可以缓解人们心态的不平衡,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外,对走私贩私、制毒贩毒、制造假冒伪劣的不法行为,要坚决打击;

对部分个体、私营企业随意压低工人工资。

过度剥削工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惩处,以此减少那些不正常的非法暴富机会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

2.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经济,制定了“多予少取”的政策,随着全面减征农业税及附加、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到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为此,一要做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抓住重点,确立目标,因地制宜,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二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三要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四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让尽可能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通过城镇化来增加农民收入;

五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2]。

结合农村新一轮改革的发展,积极研究并建立粮食价格风险基金、粮食生产保险体系等,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此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继续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种粮补贴,使得中国农业有长足的发展;

并鼓励农村劳动力输出,妥善解决其留守子女的生活问题以及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

3.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

国家可以进一步通过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调节各社会阶层的收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如进一步完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在适当的时候开征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并加强税收征管,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加大收入调节力度,形成收入再分配机制。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资助。

首先,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低收入者提供“低保”。

现阶段受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群体,是广大低收入者,其生活、教育、医疗等得不到基本保证。

对于这些人,完全依靠自身能力很难改善现状,政府必须向他们提供最低保障,包括最低生活保障、最低教育保障、最低医疗保障等。

同时,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情况,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

如增加对失业下岗人员的生活补贴、扩大低保和医保的覆盖面、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减免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学杂费等。

此外,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计划的将农村居民纳入养老、医疗保险体系,逐步使农民享受社会保险的“国民待遇”。

其次,积极运用财政政策,适度进行转移支付。

认真落实参保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援助,确保养老金、基本生活保障金、低保金、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在运用财税手段时,不仅要重视收入上的再分配。

还要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把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和补贴的发放与各种技能培训结合起来[3]。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其他弹性就业、非正规就业,拓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渠道。

5.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捐赠制度。

让社会公众在自愿基础上,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其实质是通过高收入阶层的自愿捐赠,利用社会机制来援助低收入阶层和不幸者,让有钱人广泛地、自觉地参与到贫富同舟共济、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王振中.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45-60.

[2]程法光.关于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前沿,2001,15:

15-30.

[3]宋红梅.如何看待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J].经济师,2002,2:

10-20.

摘要本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最后就改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

一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根据表1,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01年6859.6元上升到10年19109.4元,增加近1.8倍;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01年236元增长到10年5919.0元,增加近1.5倍。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我国人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二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

据表1,从2001-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38.2%下降到35.7%,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47.7%下降到41.1%;

两者恩格尔系数下降幅度非常小。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一直处于30%~40%之间,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达到富裕标准;

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一直处于70%~90%之间,远高于59%,则我国农民生活极为贫困。

因此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极大。

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在不断扩大。

据表1,从01-10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由236元增加到5919元,增长1.5倍。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持续扩大趋势。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始终比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且大的很多,因此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快速扩大。

四没有强有力的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

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2002—202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累计1.6万亿元,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2021年,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2021年,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

这些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但是由于没有触及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根本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