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284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docx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评价就是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

标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价值判断。

我们强调“以学评教”,重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要通过评学生是否主动学、积极学,是否会学,学得如何来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

(一)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在课堂,但导向在评价。

要实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有序、有效,必须实现学校总体评价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形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相协调的系统化的评价模式。

(二)案例呈现:

(1)2010年1月,我们对使用近两年的备课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了导学案编写方案。

导学案包含学生的“学”、教师的“导”两个方面,后面设置了教学后记,由学生对自己的本节课的学习从收获与困惑来进行自评。

八5班张莹在学习了《杠杆》一节后在导学案后记中写到:

我知道了杠杆的原理,但还不太会画图。

李晓燕在导学案后记中写到:

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杠杆的原理,作图还不怎么会。

(2)陆祖龙老师在生物课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茄子和西红柿的异同,分工合作完成观察记录。

在活动中,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的特别顺利,观察记录很快就完成了。

然后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

“我们小组,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还有的专门帮助查字典,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

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

”另一个组员补充道:

“你看我们组的同学,现在都在欣赏我们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很高兴!

可是其他小组的同学每次都自己顾自己,谁也不听谁的,这样根本就合作不好。

”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师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思考: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指学习者对于自己的成就、学习进步状况和发展进行反思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被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会学生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重心所在。

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恰恰是促成这一目标的关键。

学生自评,是指被评价者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

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且使评价结果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因此,在课的总结阶段,我们注重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

2.同伴评价:

随着小组活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与越来越多的被应运。

其积极意义也越发凸显出来。

但在与此同时,在小组活动或呈现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一个小组在进行课堂汇报,另一小组却人在忙于完善本组的作品,无暇顾及他组的表现,发言学生慷慨激昂,一边看一边评论,有的同学却听而不闻,完全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看到这些现行,我们不仅思考:

难道小组活动的意义仅仅止于完成本组的任务吗?

如何把这些旁观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

对小组活动的评价只能有教师来完成吗?

我们是否应该进一步审视一下小组活动的评价方式。

(1)确立级别:

赵鹏章老师对此的探索是运用描述和等级式量化评价。

如A、B、C;甲、乙、丙;小星星、金五星“笑脸”、“哭脸”“成长树”等。

(2)评价工具的制定及其使用

评价工具主要有:

评价表、自制的小星星、小红花等。

评价表分总表和学科评价表,总表按学期设计,为了展示学生的成绩,使学生有成就感,总表张贴在墙上。

教师在上课时可根据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除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外,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除了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设计各种奖项;如:

在听录音时,设“模仿秀”奖;在对话表演时,设“明星奖”、“创意奖”;整节课下来,评出“纪律奖”、“参与奖”等。

以上奖项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尽量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个目标的整合。

豆娟老师创立的“模仿秀”奖,不仅能使孩子有正确的发音,而且能使孩子们的语音带上“洋味”;“创意奖”就是表彰那些在拓展练习中,能充分利用己学知识或选学部分知识进行创新性表演;“纪律奖”和“参与奖”正是孩子们学习情感、策略和态度的充分体现。

思考:

利用同伴评价,促进小组间的互动,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而这一能力是学习和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

在小组活动评价中,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就像一对并肩而行的“伴侣”,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对于评价者来说,评价他人的过程就是促进自己学习的过程。

而参加活动的同学说“以前我们在准备口头材料的时候还常常已有一些生词为荣,现在感觉到,坐在下面听到一些摸不着头脑的单词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依靠被评价者的榜样的作用,评价这更深入的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改进提高自己的能力。

除此之外,他们更收获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有了任务再审,绝大部分学生认真地倾听,并不是做些笔记,以便评价是能有理有据,同时他们拥有了更多练习听力的机会。

渐渐的那些不和谐音符消失了,而代之以和谐、相互关注的氛围。

3.小组评价

2012年4月5日学校修订研制出台了《学习小组评价标准》、《学习小组管理办法》对学习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奖励办法进行了统一要求:

(1)学习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

每个组准备二个考评本,设正副两个组长。

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负责管理纪律,一节课一评价,一天一统计,一周一评比。

用“正”字统计自己负责的5位同学一天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的成绩,确定次序。

评价内容共分五项:

①课堂发言:

发言一次加一分(正字画一笔得一分),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回答错误不加分。

②课堂展示:

展示一次加一分,有解题方法的总结或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展示错误不加分。

③组内讨论:

积极参与组内讨论的,一节课1分,表现比较突出的加2分;不积极不参与该项为0。

④完成任务:

老师或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的加1分。

不及时为0.

⑤违纪: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讨论和问题无关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纪律差的每次扣除1分,老师点名批评的扣除2分,连续两天多次违纪的的请出小组,需向老师、组长申请方可回组以观后效。

该项由副组长认定,一节课结束后由组长记录。

组长选出最活跃的和最不活跃的学生各一个,多的在每小组黑板上表扬,少的由老师教育,让其定出第二天课堂展示次数的目标。

学习表现最好,但是纪律最差的不能当选最优秀学生。

组长每周一总结,找出每组学习问题,确定下周努力方向,并给表现最好的学生家长打电话报喜或者写喜讯,同时给问题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由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支持。

每个组表现最好的学生期末评三好学生加上三票,第二名加上两票,第三名加上一票。

(2)奖励办法

在全班评选课堂学习优胜小组。

①优胜小组标准:

声音洪亮,展示准确,表情大方,文明守纪。

②每节课下课时老师和科代表宣布优胜小组,同时说明理由,然后作好记录。

③学习委员结合科代表统计,一天内得到优胜次数最多的小组是当天的优胜小组,可以得到流动红旗,保留一天。

④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几次考试平均分加上组内学生在年级进步分,分数最高的小组是本学期最优秀小组,小组组长为最优秀组长。

(每进步5名加1分,退步5名减去1分)

 

-------班第组组内课堂积分表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项目

姓名

发言

展示

讨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展示

讨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展示

讨论

任务

违纪

合计

--------班第组组内课堂积分表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项目

姓名

发言

展示

讨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展示

讨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展示

讨论

任务

违纪

合计

-------班第组组内课堂积分表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项目

姓名

发言

展示

讨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展示

讨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展示

讨论

任务

违纪

合计

 

(三)评析反思:

1.重心下移,重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我们先从课堂入手,改变课堂评价标准,倡导“以学定教、以学论教”。

在课堂评价上,重心下移,评价重点由老师转向学生,重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重抓评价结果的落实。

用全体学生学得是否投入、主动、热情、有效来考查教师,用小组学生表现是否投入、主动、热情、精彩来考核小组。

我们制定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此课堂评价标准将学生置于评价的核心,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科任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实际,用表格、图表等各种形式和方法,对学生和小组的课堂参与的主动性、精彩性进行有效评价。

通过评价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了。

我们坚持每堂课有评价,每周有汇总,并给优秀小组授予“闪亮小组”等荣誉称号,对参与积极的同学授予“进步之星”、“参与之星”等荣誉称号,多方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上进意识。

要求班主任进课堂,对本班任课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进行评价,具体指出表现好的和存在不足的小组和学生,阐明好的方面和努力的方向。

同时,班主任要对每天学生在课堂及课堂之外的表现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公示,每周评选发言积极分子、创新之星、进步之星等,较好的消除了班主任与学生间的真空地带,有效的搭建起了班主任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相互找差距、找不足的可喜局面。

2.坚持多元立体评价

案例二:

教学观察与评价量表

(一)案例背景:

1.对听评课有效性的探索:

教师驾驭和有效落实自主导引式课堂教学模式,有价值的听评课非常重要。

但,我校听评课方式存在:

一是目标指向为献课者;二是献课教师在听课评课中得不到尊重;更有甚者,在大型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参与面广,耗时多,效益不高,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包括宝贵的热情和积极性等弊端。

因此,看听评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