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2808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

《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把乡镇党校打造成为一所真正的乡镇“大学校”Word文档格式.doc

为实现基层党校教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镇党委把党校建设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列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

每年研究党校工作4次,并切实解决党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镇党委还专门发文,建立由镇党委副书记任校长,宣传委员任副校长,成教中心主任任专职副校长,各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校务委员会。

校务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党校建设、发展和培训等重大问题。

镇党委还根据人事变动等情况,及时调整校委会组成人员,使校委会工作连续有序,发挥作用。

在党校建设中,镇党委真正做到“四个有”——“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布置、经济上有票子”。

2、教师队伍精干化。

一所好的基层党校,办班是中心,教学是关键,质量是生命。

因此,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十分重要。

为此,我们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精配强将,保证培训质量。

党校现有三位专职教师,全部是大学本科,中高级职称,有近40名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历、较强业务、结构合理、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党校还多次聘请市、县党校教师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作专题讲课辅导,从而使我镇党校的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二)建好一个基地,夯实培训基础。

设施建设是开展党校工作的基础。

镇党委重视党校发展,把网点调整后占地6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一所完小改建为镇委党校,并投入近20万元进行整修,党校经费按时足额拨付。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想方设法,狠抓投入,努力夯实党校发展之基。

目前配备有近万册图书刊物,音像资料80盒。

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个远程教学计算机房。

同时,我们以镇委党校为基础,着力拓展教育履盖面,建立村级党员教育点16个。

(三)订好一套制度,规范培训程序。

制度建设是开展党校工作的保障。

党校要提高质量,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理学校,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为此,我们制订和健全了多项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定期教学考评制度。

实行教育培训签到制度,及时通报学员出勤情况,并列入对党支部的岗位责任制考核。

无故连续三年不参加培训的党员,建议支部劝其退党。

学员结业时,按要求组织严格的考试,做到宽进严出,不及格的不予结业,自动转入下一期学习班。

对没有取得党校结业证的,不能发展为预备党员。

二是建立检查督导制度。

把农村党员教育情况列入全方位目标考核体系。

明确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情况与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的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

对农村党员参学、参训情况,及时归档、跟踪管理。

三是建立奖惩激励制度。

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奖惩激励制度。

四是建立管理制度。

其它如校务例会制度;

教育计划制度;

定期考试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等。

(四)、执行好一个计划,确保培训效果。

计划是开展党校工作的先导。

为确保党校的教育培训效果,我们严格执行好党校的教学计划,注重教育培训的广泛性、针对性、灵活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在教育培训对象上,范围拓宽。

以镇机关党员干部和村主职干部为重点,扩大到村“两委会”成员、全体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使党校工作不留空白。

2、在教育培训内容上,务实为主。

我校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科学设定教育培训内容。

重点是丰富政治理论学习内容,提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把农村党员培养成遵纪守法、为民服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突出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重视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文化知识水平。

3、在教育培训方式上,灵活多样。

一是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

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针对农村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轮训班,确保每一位党员每年都接受一次不同形式的教育。

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定期邀请组织、党校、农业、水产等部门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定期组织农村干部、党员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增长知识。

三是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

注重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以最新、最灵活、最便捷的信息化教育方式,实现农村党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零距离”接触。

四是专家授课和典型引路相结合。

邀请市县组织部、宣传部、党校领导及专家上课,学习党的基本知识。

通过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活动,以典型的现身说法来教育党员。

(五)设计好一种载体,拓宽办学思路

1、创新形式,增强了党校教育的灵活性。

把各村、单位党员活动室、电化教育室、文化广场等培训阵地甚至是农村田间地头、厂矿车间作为教育培训的前沿阵地,采取“送课上门”、“建立互动平台”以及集中课堂、乡村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等培训形式,大大降低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本,弥补了干部教育在时间、内容等方面的不足,受到基层单位及党员干部的欢迎。

2、抓住中心,体现了党校教育的针对性。

“流动党校”始终坚持将宣讲、教育培训的重点放在配合好镇党委“创建活力孙端,推进率先发展”的中心工作上,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3、精选内容,提高了党校教育的有效性。

“流动党校”教师在深入各村、单位之前,根据各村、单位工作实际和培训需求,认真选择培训课题和主要内容,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搜集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融入教学内容中,以增强培训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办学特色

(一)党员干部的“政治学校”。

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农村基层党员与农民,坚定他们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是农村党校的基本工作,因此,我镇党校创新思路,放低重心,把基层党员教育深深地扎进“泥土”里。

1、“家门口”听党课,创设“1+X”式流动党校教育模式。

农村外出党员日渐增多,党教阵地相对狭小,因此由村党支部组织的党员教育,往往缺乏系统和深度。

为解决在村党员教育“集中难、到会难、覆盖难”问题,2006年,我校率先探索“1+X”流动党校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党员点题、支部定时、党校送教。

“1”指上一堂党课,内容涉及政治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等,“X”指上一堂实用技术课,由村党支部“点菜”,镇党校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

三年来,孙端镇“流动党校”先后实施了“强化党员意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有效克服了农村党员教育效率低下的老大难问题。

08年的“流动党校”教育活动从6月上旬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历时三个多月。

虽然历经双夏高温季节,但农村党员到课率达95%以上。

“流动党校”已经成为当地农村党员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至此,通过“流动党校”的形式,成功地对全镇16个村的1200多名农村党员进行了“轮训”,实现了“党员人人听一堂党课”的目标。

绍兴日报2008年9月21日在头版报眼作了党支部“点菜”“菜单式”教育--孙端千余农村党员完成“1+X”培训的报道,并被绍兴县委组织部评为组织工作创新奖。

2、常规加规范,创新加特色,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推行“二册一证”制度。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一项常规工作,如何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规范,抓出特色,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镇委党校自2004年起推行“两册一证”培训。

“两册一证”即《学员手册》、《培训登录册》和《党校培训结业证》。

一是用文件形式规范。

对入党积极分子经培训不能取得结业证书的,按镇委2004[40]号文件规定不得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二是用制度层面规范。

建立学员守则、学员请假考勤制度、作业制度、网上学习制度、培训班班组长职责、学员评优标准、学员考核结业制度等。

三是用实施方案规范。

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全年听十堂党课,完成四次作业,进行一次小组思想交流,运用远程教育完成“绍兴县时代先锋网”的党章知识的学习与考试。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

有专家“指”路、典型“引”路、课堂“探”路、实地“踏”路、网上“寻”路。

“两册一证”制度的实施,规范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端正了学员的入党动机,确保了培训质量,提高了党员发展工作的水平。

不少在义乌、杭州、上海、广州等外地经商的入党积极分子宁可放弃业务也都及时回来参训,表现出良好的纪律观念和组织观念。

孙端镇昌盛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吴航秋等5名中层骨干,经党支部大会表决并经上级批准成为预备党员。

27岁的吴航秋激动地说:

“我们的成长,与镇委党校的培养、教育是分不开的”。

正是由于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校的作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才有力促进了孙端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新型农民的“素质学校”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民群众,他们是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建设最大的受益者。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从创新教育内容形式入手,实施以“有思想、有文化、有技能、会经营”为主要内容的“三有一会”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公民道德普及培训、科学文化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

1、加强道德培训,使之有思想。

我们把“思想”的提升放在培训的首要位置,重点对农民群众进行《绍兴县公民实用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普及教育,扩大农民群众的知识面,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扩大“新农民”培训的覆盖面,增强新农民教育的渗透力。

2、加强学识培训,使之有文化。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因素。

在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中,我们把培训的着力点集中到“开启民智”上,重点按照“文明育农、科技富农”的要求,着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

与大专院校攀亲,建立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拓展办学层面,提高办学档次。

造就一支学习型、知识型、守法型、创业型、奉献型的现代新型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自觉性。

3、加强职业培训,使之有技能。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加强技能培训甚为关键。

我们运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了“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形成了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异地培训、上门培训、企业实训等多种形式。

仅08年举办各类培训达119期,参加人数8967人次。

使农民培训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农民、贴近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营销培训,使之会经营。

我们按照富民农业、家庭工业的要求,重点对个体经营户进行创业性培训,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市场信息,懂得成本核算,有效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自身收入的最大化。

通过蔬菜、养殖等大户的示范作用,造就一大批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创业人员的“致富学校”

孙端镇是农业大镇,近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全镇3万多农民群众对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迫切,这就需要党校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致富本领,如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加工技术、信息技术、规划建设、贸易营销、经营管理等。

学校运用30多台电脑及多媒体放映设备开展适用技术网上远程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