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1762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卷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方法介绍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预计今年本科录取人数合计将突破700人。

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在这里面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下面我把我校高三一年来的化学复习的具体工作和做法向各位领导老师们做一下汇报。

任何一个学校都离不开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无一不告诉我们,学校管理必须严、必须细、必须实、必须恒、惟其如此,学校才会在社会上赢得较高的信誉,确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在史冠武校长的领导下,我们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切实践行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平淡的事情做经典;

推行了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档次。

为此我们学校实行了三制管理。

即校长靠级制、主任包级制、级部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责任制;

特别是加强了级部管理,将管理中心下移,层层深入,级级落实,形成了学校决策部署下的年级级部之间、备课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争格局,把工作做的比以往更细、更实。

具体到我们在化学学科备考方面我们扎扎实实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1、明确工作重点,设立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从年级的管理来看,重要的抓好四种人,即级部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学生干部。

今天我只具体谈一下备课组长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学校对备课组的考核实行捆绑式考核,目的是营造一种顾全局、讲奉献、献计策、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

而备课组长是第一考核对象。

假如整个备课组的情况考试很不理想,即使备课组长本人所带的班级考的再好,组长不但不受奖励,而且还要受到通报批评,扣出该备课组的分数,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中去。

假如整个备课组的情况很理想,即使备课组长本人所带的班级或个别教师考的不好,整个备课组都将受到奖励。

而备课组长是年级学科的带头人,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的第一责任人,哪个组长得力,哪个学科的情况就好,在这点上,我想各位领导和老师和我有同感。

因此抓住了备课组长就意味着抓住了教学!

根据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化学备课组带头人必须全面踏实而又不乏灵活。

我们的化学备课组长就是这样一位有才的人!

在年级大的目标下,我们化学备课组又设立自己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目标包括年级化学单科总体上线目标、班级上线目标,真正作到人人有希望,人人有责任。

复习计划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打基础,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

具体要求为抓纲务本,夯实双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

第二阶段重点复习上台阶,时间为2007年3月至2007年4月中旬。

具体要求为构建网络,重点复习,归纳迁移,发展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攀高峰,时间为2007年4月中旬至2007年5月中下旬。

具体要求为纵横联系,综合攀登,强化训练,全面提高。

第四阶段考前调整心态迎高考。

时间为2007年5月中旬至2007年6月6日。

具体要求为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个辅为辅,定时模拟,保持状态,迎接高考。

在上面的每个阶段计划内,我们又对每月、每周、每天的教学任务做出了详细细致的安排,办公室一份,在班级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份。

从而让学生很清楚自己每天的复习备考情况。

我们从高考的成绩来看,效果较好。

2、加强集体备课,坚定不移的推进和深化“学案导学”教学手段。

进入高三总复习后,由于备考的时间有限,每一科的课堂教学时间屈指可数,特别是化学,新课程改革后,教材由原来的两本增加到六本,即使在选修模块上选一个模块,教材也有四本。

因此教学容量明显增大。

这时,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二个环节:

一是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备课组编选习题的数量和质量。

三是学生必备的笔记本和改错本。

而要把这二项工作做好,那就必须发挥集体备课组的智慧,加强集体备课,坚定不移的推进和深化“学案导学”教学手段。

为此我们年级处每周定期安排两次大的集体备课活动,有一位校长和主任蹲点参加,首先从源头上把好课型和课堂教学的内容关。

在集体备课上,主备人和两位副主备人把下一周的课型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说课,同时将提前编制好的“学案导学”分发给大家,由大家统一斟酌、批评、指正。

对于集体备课活动,我们有着严格的要求。

那就是必须做到三定:

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同时做到三备:

备考纲、备教材、备学生;

四个统一:

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学案、统一考试。

在这儿没有了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区别,有的只是对集体备课的重视和对“学案导学”的细改和精改。

加强集体备课活动,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不只是青年教师,老教师也受益非浅。

为了提高“学案导学”的教学效果,我们年级处为每位教师选购了大量的复习资料,主备人和两位副主备人依托手中的材料和新课程标准精心编制学案和习题。

学案导学”上必须注明主备人、两位副主备人、还有审核人的名字。

同时还的有编号,使用时间、和班级使用类型(我们学校分层次教学,有奥班、农村班、城市班)。

在编选习题上,我们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命题前备课组长对习题的知识点的覆盖、题形种类、能力要求、难点设置要做出具体部署,使编选的习题有不同的侧重点。

命题老师必须有命题目的、考察知识点、能力要求的说明。

坚决杜绝偏题、怪题、歧义题。

不搞“偏、难、高”的内容。

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

例如磷酸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记忆等等,要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落实上。

绝不允许使用陈卷和外地交流来的整卷,要求我们的老师学会精挑和细选。

同时要求老师根据研究新的考纲和最新的高考信息,再结合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编选一定数量的体现高考特点的自编题,从而提高习题的科学性和新颖性。

为最大限度的保证和提高课堂实效,将上述工作落实到底,我们还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必备二本:

笔记本和改错本。

不能将学案来代替。

对于笔记本和改错本年级处也做了明确的要求,任课教师每周至少检查两次,并做详细的批阅,班主任老师检查一次。

年级处又对学生学案,教师每周的批阅次数、批阅质量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年级处各级部每周至少两次分学科检查教师和学生的学案,对检查的情况做出记录,分出等级,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3、构建复习课新模式,上好三种复习课,以优质高效的课堂实施备考。

高三复习中,课堂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的主渠道。

因此课堂实效的高低直接影响复习备考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们化学备课组根据年级处和德州市教研室指导复习的安排,自己构建复习课新模式,上好三种复习课。

一轮复习重点上好知识梳理课。

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最为关键。

因此确定一轮复习复习课新模式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轮复习重点是立足教材、落实双基、抓好习惯、培养能力、查漏补缺、点点落实。

注意知识的完整性、注意学生认知结构的重建和完善。

通过复习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连成线、连成网、形成树。

一轮复习过程中的关键是落实。

因此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

就“碘与淀粉变蓝”这一小知识点为例子而言,有些学生就不会理解,不知所以然,有道题目这样叙述:

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

A、KCl溶液 B、碘酒 C、氯水 D、溴蒸气

要回答该题必须掌握:

①遇淀粉变蓝的是碘单质而非碘离子,②碘酒是碘章质溶解在酒精中所形成的溶液,其中有大量的碘分子存在,③卤素单质Cl2,Br2有教强的氧化性,I-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之间可以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碘分子。

可以看出,此题不难,也不大,但牵涉的知识面广。

因此,复习时必须全面地理解基础。

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现已相当成熟,书本里蕴含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

因此,复习阶段要紧扣课本,指导学生注意课本知识的内容与实质;

知识的来龙去脉;

教材例题和习题的钻研;

知识的应用与实际意义;

知识的全面性(到边到角);

要进行基础习题训练,以进一步巩固本学科基础知识,避免学生对基础知识生疏,对基础题感到陌生!

出现难会解决而易不知如何下手的现象。

我们要求每一单元都要安排两节课阅读教材,将教材上的某些习题演变后作为学生练习,以加深学生对考点内容的理解。

每一单元复习后,均安排单元检测,月考时将前面复习的内容融入月考试卷中,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这里我要向各位教师强调一下一轮复习的重要性。

一轮复习怎么强调重要都不过分。

一轮复习一定要防止讲课是高一、高二新授内容的简单重复,又要防止提前进入二轮复习,拔苗助长。

要防止上面问题的出现,就必须构建复习课新模式。

为此,我们组以备课组长为核心,以送过三届以上的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为主体,每人上一节复习示范课,备课组全体教师都去听课,然后课后大家集体评课,最后综合他们的讲课优点,用集体的智慧构建出一种最有效的的复习课模式。

模式课一旦被确定以后,全体化学组老师均按照这个复习课模式讲课。

二轮复习、三轮复习同样如此。

二轮复习重点上好专题复习课。

重点是着眼主干知识、提升能力、辨析概念、梳理、串联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的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守恒法、如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差量法如体积差、质量差,极端假设法、分摊法、方程式叠加法的应用)注重能力的养成。

我们在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工夫,目标瞄准中挡题。

另外在专题分块的复习过程中,哪一块在前,哪一块在后,也非常讲究科学性,如计算部分复习尽量放在前面,实验专题复习主要是总结与系统化,放在第二轮的最后往往比较合适。

我们在二轮复习中,每周六还安排一次理综考试,让学生学会综合考试的方式。

真正做到了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三轮复习过程中要重能力、重理解、重应用。

深刻理解是根本,学会迁移是关键。

三轮复习中重点上好讲评课,讲解有的放矢,能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并设计好针对性的拓展训练。

为提高讲评效果,我们要求每一位化学教师讲评前做到一统、二查、三归纳、三到位。

一统是指统计考试成绩,分题统计解题思路、分题统计错误人数,分题统计错误误点。

二查引起错误的原因、知识掌握的漏洞、思维能力的障碍。

三归纳是指归纳考查目标、归纳涉及知识范围、归纳试题特点、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到位:

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同时要求讲评课要有辐射性,讲评不能单纯就题讲题,要从一道题出发,通过改变题干内容,改变设问方式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变化,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带动相应的知识点、能力点、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讲评同时要有指导性,指导学生如何审题,怎样找出题的关键词、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如何挖掘隐含的条件、排除思维障碍。

讲评还应具有诊断性,即能分析出学生出错的原因,找出学生的知识漏洞和能力缺陷,怎样防止出现低级失误。

无论那种模式的课堂,我们都要求我们的老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