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1565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

然后他将反应进行分类,总结出6个不同的阶段。

这6个阶段属于3种水平: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1)前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是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来进行推理。

前习俗水平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纯粹只是关心自己,表现出利己主义倾向。

  在第一阶段,个体关注行为的直接后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在第二阶段,个体持“对我有何益处”的立场,将正确的行为定义为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

第二阶段的道德推理,显示对其他人的需要兴趣有限,而只关注自己是否得到更多的利益,第二阶段的观点经常被视为道德相对主义

  (2)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是青春期和成人的典型状态。

用习俗推理的人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会将这些行为与社会尚的观点与期望相对照。

习俗水平包括第三和第四个道德发展阶段。

  在第三阶段,自我进入社会,扮演社会角色。

个体关注其他人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保持与周围社会角色的和谐一致。

  在第四阶段,重要的是遵守法律和社会习俗,因为它们对于维持社会有效运转非常重要。

因此在这一阶段,过失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把坏人与好人区分开来。

  (3)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

这时,个体又成为从社会突出出来的单独的实体。

个人自己的观点应该放在社会的观点之前。

  在第五阶段,认为个体应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因此,法律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

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应该修改,应该达到“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

)。

  虽然柯尔伯格坚持第六阶段的存在,但是他很难找到一个被试能够一贯处于第六阶段。

结果显示很少有人曾经达到柯尔伯格模型的第六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水平1前道德水平

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

阶段2.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情的好坏)

水平2习俗角色遵从的道德

阶段3.好孩子定向(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

阶段4.维护权威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

水平3自我接受的道德准则的道德水平

阶段5.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

阶段6.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依照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时间:

2011-06-2218:

19:

26 

 

来源:

勤思考研网 

作者:

点击数:

415

参考书目历年真题考研大纲免费资料2013辅导班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依据不同年龄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模式。

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推断儿童的道德发平,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0-9岁)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

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惩罚和服从取向这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

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

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第二阶段:

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

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的低级相互对等的关系。

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

他们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

  

(二)习俗水平(9-15岁)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准则,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

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

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第三阶段:

好孩子取向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

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决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

他们希望被人看作是好人。

这时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

  第四阶段:

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三)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

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

良心或原则取向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

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

  柯尔伯格的这种研究是根据美国的社会情况作出的划分。

它向我们勾划出了道德发展是一种连续变化过程。

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

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

  意义:

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一个是由他律到自律。

他律到自律和情绪鉴定,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

理论的不足:

在于强调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

  更多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内容请咨询勤思考研在线老师!

其他人还关注:

2013免费资料申请>

>

 2013教育学辅导班>

 教育学资料总站>

转载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请注明转自勤思考研。

当前众多网友在>

教育学考研论坛>

交流,欢迎大家加入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