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让温润文化生活、慰jiè
人伦情感的“文化粮食”丰富起来,我们才能进一步告别灵魂信仰的困乏。
继承与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
过去拜年讲究作、磕头,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承载。
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安慰。
唤醒仪式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唤醒仪式感也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
如此,年俗才能生生不熄,年味才能回味无穷。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匮()乏
慰jiè
()
承载()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语段中“回味无穷”的“穷”意思是()
A.穷尽
B.尽
C.彻底
D.贫困
(4)把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
(要求:
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挡住风吹雾霾?
树不背这“锅”!
游雪晴
①1月15日—17日,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
连续几天的重污染天气,更让人们期盼冷空气带来大风,吹走雾霾。
往往这个时候,“三北”防护林和内蒙古风电场就成了“背锅侠”。
②不过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三北”防护林不但没有加重雾霾,反而对雾霾有清除作用。
这个锅背得真冤。
③基于长期的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建民和其团队科研人员分析得出,与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增长了60%,对PM2.5的吸附和清除能力增加了30%。
马建民介绍,自1999年到2010年间,该工程清除了我国北方约3000万吨的PM2.5,其中清除最多的地区是华北片,清除量达到PM2.5总量的0.9%。
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表示,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发展风电对局地风速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
丹麦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风电场对下游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的地面风速有明显影响,但超过100公里,影响可忽略不计。
北京市中心距离内蒙古400多公里,距离张家口约200公里。
所以内蒙古和张家口地区的风电不会对北京地区风速产生显著影响。
⑤防护林带对风场的作用主要是大气边界层以下的近地层影响。
而能驱散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的是大范围冷空气来袭或降水“湿清除”效应。
冷空气影响范围垂直方向远远超过边界层或1500米以上的,其水平尺度可达百公里以上,“三北”防护林不可能阻挡冷空气或寒潮,并影响下游大范围区域风场。
⑥可近几年确实感觉大风越来越少了呀!
“从气候条件看,主要是最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来的不那么频繁了,强度也不够。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院朱荣解释道,近几年气候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北京的大风日数和年平均风速都有明显下降。
尤其是大风日数,与前30年的均值比,可谓是断崖式暴跌。
⑦朱荣告诉记者,其实风的本质是空气流动,导致空气流动的根源是空气温度和密度的差异。
由于陆地和海洋性质不同,冷热变化有差异,冬季陆地冷于海洋,风从亚欧大陆的腹地(西伯利亚)吹向太平洋,所以北京冬季多西北风。
由于全球变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暖冬的增多,减小了冬季海洋和欧亚大陆的温差,因此空气的流动也就不如之前快,风速也相对应减小。
⑧从冬半年强冷空气和寒潮次数的年代变化来看,60—70年代的寒潮和强冷空气相对较多,80年代明显减少,90年代以后又稍有增多;
对应风速变化来看,60—70年代北京平均风速较大,80年代明显减小,90年代又有所增大。
如此看来,北京的风速变化还是自然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除了全球变暖,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地面附近的摩擦作用,高大的城市群会产生绕流阻力,也使得风速可能会减弱。
选自《科技日报》
3.选文第①段从“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有什么好处?
4.阅读全文,说说选文主要围绕什么问题?
从哪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
5.请说说文章题目“挡住风吹雾霾?
”有什么特点?
用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
6.从文中看,近几年北京地区风速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7.选文②、③、④、⑥段有五处划线句子,它们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个男孩,都必须将父亲打败
①早上还在睡梦中,我就接到了老爸的电话,劈头盖脸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们出大事了!
”
②出大事了?
我那时还处于迷糊状态,感觉就像听到一句没头没脑的电影台词。
然而后面的话让我迅速地清醒起来,原来老爸老妈夜住旅馆遭遇小贼,相机、钱、证件都被偷走了。
不幸中的万幸,老俩口都没事,这让我放下心来。
“钱财毕竟是身外之物,损失的钱,我们总会慢慢赚回来的。
我安慰道。
挂了电话,突然发觉父亲已经不像从前那样遇到任何事情都处变不惊、泰然处之,父亲真的老了。
③不知此时的父亲是什么表情,但让我想起了年少时与他抗争的经历。
④从小学起,我就开始了受虐生涯。
挨打,有无数的理由;
被表扬,记忆中貌似没有过。
⑤八岁,为了躲避他的拳脚,我开始了离家出走。
第一次离家出走的成果是辉煌的、显著的,回家后非但没再挨揍,还享受了蛋炒饭的优厚待遇。
可惜由于斗争的手段缺乏进步和改良,自此,离家出走的成效就愈来愈小了。
虽然老妈每次依旧都会担心得要死,但爸已渐渐习惯并处之泰然了。
这种斗争手段直到高中已完全失效。
离家前逃掉的那顿饱揍等到归家后总会被加倍地施之于我身上,最后被我主动放弃了。
⑥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及意志力的增强,肉体的折磨渐渐失效。
然而统治是多样化的,他开始寻找新的精神折磨的方式。
他凭借自己是数学老师,嗓门大的特点,想出了见血封喉的新招——每次训骂我时先用略微平缓的语调,让我在他的骂声中逐渐放松警惕,直到我昏昏欲睡之时,他便在一秒之内爆发,以几十年大嗓门上课所累积练成的“狮子吼”冲着我咆哮。
在一瞬之间将毫无防备的我吓得灵魂出窍、抖如筛糠。
随着我对敌经验的逐步丰富,心理抗压能力渐臻于化境,终而达到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
渐渐地,他也发现我再也不为他的瞬间暴吼所动了——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而不动——他再怎样增强自己怒吼的爆发力也无济于事了,反而显得自己像小丑一样。
⑦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根据我的平时成绩最后决定让我填报南京理工。
不!
我坚决不!
斗争要讲究策略,我一开始坚决要报北大,非北大不考!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我做出让步,不给报北大那就报中大,再不行我就不考了!
这一仗赢得凶险啊。
他最后即便同意了,也不忘咬牙切齿地对我说:
“今年就由你了,明年就再由不得你了!
”电话查到高考成绩后,他带着疑惧以及对梦幻破灭后的痛苦的警惕,坚决让我再多查一遍——“这是你的成绩吗?
怎么可能这么高?
一定是搞错了!
”最终知道被中大录取时,一大早他就出门去学校里到处闲逛,等着别人问他儿子考得怎样。
⑧临近毕业,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告诉他,我要考研,考北大。
他反复叮咛一句话——“考不上一定要做好找工作的准备啊。
”几个月后,当我得知被北大录取后立马打电话给他,他正在开会,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只淡淡说了句:
”祝贺你了。
”起码语气是淡淡的,远没高考结果出来后的那种欢欣雀跃,电话那头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我不得而知。
⑨那晚我感觉到自己胸闷气短很不舒服,他便骑着摩托载我出去兜风,在山间的公路上我们停下来休息,父子俩望着路边的野花和远处山谷的绿块农田,都默然无语。
忽然间,我鬼使神差地问了他一句:
“你承认这么多年来,最后是我胜了吗?
”他“嘿嘿”傻笑,并不作答。
⑩每一位父亲都会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儿子,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参考的基准来为他的儿子设计人生,而真正有独立思想、自由意志的儿子往往又要极力挣脱父亲的掌控。
这就注定了父子之战,无可避免。
这是一场关于成长、关于人生、关于前途、关于命运的战争。
倘若战败,即便获得了世俗所认同的成功,却也很难走出自幼时即笼罩于其中的,父亲巨大身躯所投射下来的阴影,去闯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
⑪每一个男孩,都必须将自己的父亲打败,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我们都必须战胜自己的父亲,实现自己成长的蜕变。
(选自《意林》2012年第12期,有删改)
8.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每一个男孩,都必须将父亲打败”的含义。
9.文章回忆了我与父亲抗争的哪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0.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及意志力的增强,肉体的折磨渐渐失效,然而统治是多样化的,他开始寻找新的精神折磨的方式。
(文中第⑥段划线句在结构起什么作用?
)
(2)电话查到高考成绩后,他带着疑惧以及对梦幻破灭后的痛苦的警惕,坚决让我再多查一遍——“这是你的成绩吗?
(从细节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划线句子)
11.请结合文意,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与父亲相处。
四、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与朱元思书》吴均)
(乙)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③不可数。
其嵚然④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
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⑤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
“止四百。
”予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⑥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⑦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⑧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⑨,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注释:
①浚:
深。
鱼梁:
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
②突怒偃蹇:
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③殆:
几乎。
④嵚(qīn)然:
山势高峻的样子。
⑤罴(pí
):
棕熊。
⑥李深源、元克己:
柳宗元的朋友。
⑦瀯瀯:
泉水声。
⑧匝旬:
周旬,即十日。
⑨澧(fēng)、镐(hà
o)、鄠(hù
)、杜:
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12.请用“/”标出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