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974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

《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开大学法学综合考研真题.doc

2000真题—国际法专业

一,判断1,合伙债权债务问题2,民法上的效力问题3,买卖合同时效计算4,不成文宪法包括5,债权分类之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

二,选择6,不可抗力指7,某情况下引起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问题8,公民人格权包括9,合同形式分为10,法律移植、学派主张(次要)法的部门划分标准、法律规范分类中某一个属于何种规范11,违宪审查实行专门审查的国家12,我国违宪审查范围

2001综合A之国际法专业

一,名词解释1,不安抗辩权2,涉他合同3,法律意识4,法律责任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刑法基本原则2,简述合同法规定的损害赔偿原则3,简述法的社会公共职能

四,填空

1,法律概念的三种功能2,某种标准法律规范分为---委任性、准用性规范3,规范性法律文件定义4,法的效力问题5,刑法溯及力采用—原则6,刑法上的不作为指中止犯的处罚原则7,债权人对债务人代为求偿权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8,合同解除的几种事由9,不履行或履行合同不合约定是承担的责任10,合伙的债权债务分担

2002年综合A之国际法

一,名词解释1法系2法的渊源

二,简述1法律责任的免除形式2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及其演变原因

三,论述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港澳台出现的

一名词解释1,自首,2,要约,3,法律解释4,法律责任5,国家元首

二简述1,法律责任构成2,物权概念、特征3,宪法基本原则4,公民基本权利义务5,紧急避险条件6,刑罚功能

三论述1,民事法律关系要素2,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1,宪法惯例2,宪法解释3,比例原则4,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

宪法行政法专业

三,论述宪法与宪政关系5,预期违约、侵权行为

二,简述1,担保物权法律特征

经济法

一,名词解释(4*5)

1,遗嘱继承2,合伙3,人格权4,用益物权

二简述1缔约国是责任2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及效力3双务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

4侵权法律制度的过错和无过错原则5抵押与质押的区别6诉讼时效之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三论述民法调整的对象

2000综合A

一,名词1,委托性规范

二,简述1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2民法的保证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法律冲突的含义及产生原因5民法代位权的概念行使条件

三论述法人分类及其民事责任、比较优劣(自己推得)

综合B之民商

一名词一、名词解释:

1、除斥期间2、身份权3、复代理4、质押5、债权人代位权

二、简述题1、简述双务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3、简述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5、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有哪些主要区别?

6、简述买卖合同的所有权和风险转移问题

三、论述题试论建立和健全我国物权制度的必要性

2000法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

1、公司债券2、委托性规范3、最惠国待遇4、绝对商行为

5、承兑

二、简述题

1、简述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

2、准据法的概念、特点

3、简述票据保证与民法保证的区别

4、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简述法律冲突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6、保险代位权的概念、行使条件

三、论述题

论公司的分类及其民事责任,并比较各种公司的优劣

2001年法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

1,法律编纂2,公司债券的转让3,商事行为的代理4,区际法律冲突5,静态连接点

二,简述题

1,简述我国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公司的行为能力及其实现形式

3,简述票据时效期间

4,保险合同的无效原因

5,简述公共秩序保留

6,简述准据法的选择方法

二,论述题

论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

2001年民商法学

一,名词解释

1,表见代理2,交付3,代位继承4,抗辩权5,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

三,简述题

1,无效合同与可撤销的合同有哪些主要区别

2,简述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专利权的归属

4,论侵权制度中的无过错原则

5,论述在我国健全人身权制度的重要意义

6,论法人的财产关系

三,论述题

1,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合同自由原则。

2002年法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惯例2,TRIPS的最优惠国待遇原则3,代理商4,别除权5,信托

二,简述题

1,当两个以上法律条文对同一问题均有规定,且彼此间有矛盾时,应适用哪种法律解释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哪几种法律解释方法?

2,贾某退休后,开始领取退休金,此外还领取人寿保险金,请问贾某参加的这两种保险有哪些区别?

3,简述法律责任的概念、特点、目的及功能。

4,简述证券交易所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5,简述法律规则的分类

6,简述船舶抵押权

三,论述题

论法律冲突的种类及其解决办法。

2002年民商法学

一,名词解释

1,诉讼时效中断2,转继承3,名誉权4,附条件的法律行为5,邻接权

二,简述题

1,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有哪些区别

2,简述代理权的行使

3,如何认识合同成立、合同未生效、合同失效?

4,简述物权变动的形式

5,论述精神赔偿

6,简述诉讼时效和占有时效的区别

三,论述题

1,论知识产权与意思自治原则

2003年法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4*5)

1,要约的撤销2,刑事责任能力3,犯罪中止4,法律推理5,宪法规范

二,判断下列表述,并说明理由(5*4)

1,甲某2000年6月2日得知乙某实施了侵害其专利权的行为。

该行为一直持续进行。

甲某于2002年7月6日向法院起诉,请求乙某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对此,法院应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甲某的诉讼请求。

2,法院按照法的效力等级高低,可依次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自治条例、规章、地方性法规、判例判决案件。

3,为了使他人的利益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措施,为正当防卫。

4,宪法关系的客体是宪法行为,即国家依法行使宪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力的行为。

三,简答题(15*6)

1,简述按份共有人的权利和义务。

2,简述刑罚的概念、特征。

3,简述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原则。

4,简述法律移植。

5,简述违宪审查制度。

6,简述宪法和宪政的关系。

四,论述题(20)

论述民事法律事实。

2004年法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4*5)

1、缔约过失责任2、行政制裁3、宪法实施4、假释5、累犯

二、判断下列表述,并说明理由(5*4):

1、代理证书是证明代理人的代理权并表明其权限范围的证书。

因此,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在实施代理行为时,应出具代理证书。

2、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应指定为共同犯罪。

3、犯罪结果发生是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

因此,只是完成犯罪行为的,不构成犯罪既遂。

4、我国法律不仅可以适用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以可适用在我们领域内的外国人。

(原试卷是这么写的,我觉得可能是错误,第一个应该是中国人)

三、简述题(15*6):

1、简述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

2、简述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法律规则(规范)的分类。

4、简述宪法规范及其特点。

5、简述违宪责任及其形式。

6、简述数罪并罚的原则。

四、论述题(20分):

1、论法律程序及其作用方式。

2004综合B之民商

一、名词解释:

(6*5)

1、遗嘱继承2、请求权3、典权4、保险代位求偿权5、商业秘密

二、简述题:

(15*6)

1、论物权的优先效力。

2、简述侵权行为法的社会功能。

4、试述制定我国民法典的基本思路。

6、论合同解除的条件和法律后果。

三、论述题:

(30分)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

2005法学综合

一、名词解析

1、民族自治机关2、司法职权3、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4、善意取得5、情势变更原则

二、辨析题

1、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单罚制和双罚制)

2、宪法作用于公民和国家分别为保护性和限制性规范

3、产品责任中的侵权问题和被告问题

4、是时效中止的问题

三、简答题

1、法律原则的功能及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2、法的继承的主要根据和理由

3、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4、宪法适用的原则

5、缓刑和监外执行的区别

6、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程度

四、论述题

论述物权的效力的相关问题.

2006综合A

一、名词解释

1、权力制约原则2、法律移植。

3、结果加重犯。

4、同时履行抗辩权。

5、犯罪客体。

二、判断题

1、正当程序不是强调“看得见的正义”,而是追求判决的正确。

2、关于罪数的判断,是根据犯罪人的行为个数决定的。

3、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政体等同于政权组织形式。

4、商业广告、招股说明书、招标公告均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所以他们均属于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本身并不是要约。

三、简答题

1、简述法的规范作用2、法律责任的构成及其免责事由

3、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

4、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

5、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概念、种类和法律后果。

6、抵押权的特征、实现条件和方式

四、论述题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及其与犯罪既遂、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的区别

一,名词解释

1,权力制约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体现为资本主义的分权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监督原则。

分权原则又称为分权制衡原则,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行使,这些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保持一种互相牵制和互相平衡的关系。

2、法律移植。

法律移植指的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它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

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包括法律概念、技术、规范、原则、制度和法律观念等),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

3、结果加重犯。

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的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4、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概念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在无先后顺序时,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可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之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存在基础在于双务合同的牵连性。

2、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A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B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

C对方为履行债务或未提出履行债务。

D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5、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是任何犯罪的必要要件。

任何犯罪,犯罪客体都会受到侵害,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

二,判断题

1,正当程序不是强调“看得见的正义”,而是追求判决的正确。

正当程序的价值就在于实现看得见的正义,也即“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都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实体法的价值才应该是确保判决的正确。

因此该陈述时错误的,混淆了实体与程序的价值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2、关于罪数的判断,是根据犯罪人的行为个数决定的。

根据犯罪构成标准说的主张,确定或区分罪数之单复的标准,应是犯罪构成的个数事实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为数罪。

行为人的犯罪事实的最终形态,无论与前述何种类型的犯罪构成相符,均视为具备犯罪构成;至于具备犯罪构成的数量,则应以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具备犯罪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