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高中级第一学期教学水平监测高一地理文档格式.docx
《遂宁市高中级第一学期教学水平监测高一地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宁市高中级第一学期教学水平监测高一地理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3.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征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植被B.地形C.河流D.气候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
结合下图,完成4-5题。
银杏林银杏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5.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雨雪分界线是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
下图示意某年1月19~22日我国局部地区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过程,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②暖锋③气旋④反气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右上图),可有效地防御冻害,其原理是
A.阻挡地面辐射B.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减弱大气逆辐射D.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
读图回答8-9题。
8.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A.东南风 降水季节差异明显B.西北风 气温年较差大
C.东北风 天气晴朗D.西南风 气温日较差小
9.Q地的气候是
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
hPa),完成10-13题。
10.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高压脊
B.②③两地天气晴朗
C.①、④两地的风向大致相同
D.②地位于冷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
11.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2.下面气压变化,最可能是乙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甲、乙两处天气系统比较,甲一定
A.气温低B.风力大C.气压高D.降水多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增强B.b增强C.c减弱D.d减弱
15.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6.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结冰期变短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更加稳定D.结冰期变长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洋流
A.是寒流,向南流B.是暖流,向南流
C.是寒流,向北流D.是暖流,向北流
18.上述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C.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D.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乙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20.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A.阿尔卑斯山脉B.冰岛C.台湾岛D.喜马拉雅山脉
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
21.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
22.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乙→丙→甲→丁D.丙→甲→丁→乙
23.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A.非洲刚果盆地B.我国西北地区
C.我国黄土高原D.我国南方地区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到本世纪末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
中国承诺,到2030年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60%-65%。
据此完成24-25题。
24.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
A.部分岛屿消失B.冰川面积增大
C.海洋面积缩小D.企鹅数量剧增
25.为达到我国碳强度降低的目标,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高森林覆盖率B.扩大油气进口
C.积极开发新能源D.降低GDP增幅
如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M地位于山地的西侧,该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据此完成26-27题。
26.M地一侧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7.图中非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B.高山草甸C.荒漠D.雨林
早晨5:
00,生活在杭州(30°
N,120°
E)的小丽与在西藏拉萨(29°
N,91°
E)工作的爸爸通话。
小丽:
爸爸,已经天亮了,您起床没?
爸爸:
还没有,我这边天还没亮呢。
据此完成28-30题。
28.杭州已经天亮了,而拉萨还没天亮,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不同B.纬度不同C.天气不同D.经度不同
29.父女俩通话时,拉萨的地方时约为
A.3:
00B.5:
00C.7:
00D.9:
00
30.小丽与爸爸通话的这天,最有可能是
A.3月21日B.5月13日C.10月1日D.12月28日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4分)
▲
(2)乙地附近海域夏季风平浪静,冬季风急浪高,试分析原因。
(3)简述风带的移动对丙地夏季降水的影响。
3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是世界主要棉花种植区,出产的棉花十分优质。
该流域农业不能靠自然降雨,为了灌溉棉田,修建了许多灌渠,每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采走大量的水。
但灌渠有30%-75%的水因沙漠高蒸发率和沿途渗漏而损失,水量损失很大,加上各国之间水争不断,咸海失去了80%的水体。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
(3分)
(2)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原因。
(3)为防止咸海进一步减小,该区域在农业生产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
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在河口形成巨大的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
运动关系。
(2分)
(2)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
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6分)
(3)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湄公河三角洲
形成过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12分)
(1)相同点:
都是夏季高温(1分),冬季温和(或低温)。
(1分)
不同点:
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1分),乙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2)夏季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较小(2分);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较大(2分)。
(3)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2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给丙地带来大量降水(2分)。
32.(10分)
(1)夏秋季为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1分),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1分),冬季为地下水(1分)。
(2)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1分);
深居内陆,流域内年降水量极少,入湖水量少(1分);
人类的大规模垦耕使灌溉用水激增,导致河流入湖水量减少(1分);
湖水水位下降,湖面面积减小(1分)。
(3)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修建地下引水渠;
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灌溉面积;
加强国家间用水的协商与合作。
(任答三点,每点1分)
33.(18分)
(1)秦岭所在岩层上升(1分),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1分)。
(2)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2分);
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平原(2分)。
(3)湄公河流经北部高原和山区时,将流水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搬运到河口地区(2分);
由于河口地区水下坡度平缓(2分),加上海潮的顶托作用(2分),使得河水流速减慢(2分),从上中游携带来的泥沙在此不断沉积形成三角洲(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