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90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

《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航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doc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信息网络(0810Z1)

遥感信息传输与处理(0810Z2)

导航与定位(99J1)

集成电路设计(99J2)

二、培养目标

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网络、遥感信息传输与处理、导航与定位等专业方面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并掌握必要的相近学科的一般理论与专门知识,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原创精神和学术创新能力。

三、培养方向

1.通信与信息系统:

包含信息传输与处理、多媒体传输与应用、现代数字通信与遥控遥测、航空电子综合、先进的扩频通信系统、现代电子设备自动测试技术、数模射频混合集成电路(SOC)系统设计等专业方向;

2.信号与信息处理:

包含智能信息处理、探测技术与信息处理、高分辨率图像处理与分析、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处理、信息系统和信息获取与处理等专业方向;

3.信息网络:

包含通信与网络、实时网络通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等专业方向;

4.遥感信息传输与处理:

包含微波遥感信息处理、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等专业方向;

5.导航与定位:

包含卫星导航与无线导航技术、先进综合导航系统等专业方向。

四、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

本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主要为一级学科内培养,鼓励开展国际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或联合导师负责制,负责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在攻读学位期间,要求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依据培养方案,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鼓励研究生从入学起就开始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工作;学术学位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

五、知识和能力结构

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由学位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如下表所示。

知识和能力结构主要体现对研究生业务理论素质、科学及人文素质、实践能力素质、创新意识素质等培养层次,要取得相关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培养方案获得表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学术型硕士学位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学分要求

结构

类型

学位理论课程

综合实践环节

公共课

基础及学科

理论课

跨学科课

选修课

专业

实验

教学实践

学术

活动

文献综述

与开题报告

学分

小计

≥6

≥14

≥2

≥0

≥3

1

1

1

总学分

≥30(需同时满足各类学分小计和总学分要求)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为学位必修课、必修环节和学位选修课。

1.学位必修课(环节)

学位必修课指获得本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所必须修学的课程,包括:

(1)公共必修课: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第一外国语、专题课等。

参加非英语语种考试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建议修学英语一外。

(2)学科必修课:

包括校级基础理论课、一级学科理论课和专业课。

(3)跨学科课:

在导师指导下跨一级学科选课。

(4)学位必修环节包括:

专业实践、学术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2.学位选修课(环节)

学位选修课不做最低学分要求,导师可根据硕士研究生知识背景情况及课题研究需要指定选修公共课、本专业课或跨专业课。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德、日、法等)的博士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作为二外;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跨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将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核心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所修课程记录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3.课程设置(见附表)

4.学分要求

要求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依据培养方案,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般根据导师的安排在1年内完成课程学习。

附表1:

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七、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在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学位论文要求的基础上,由导师或指导小组与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研究计划。

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2周内制定,研究生据此计划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应在开题报告中详细描述。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确定后不应随意变更。

2.专业实践

以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根据培养计划、研究兴趣,按照知识和能力结构中的规定,选择完成不少于3学分的专业实验课程或实践项目,由实践指导教师负责考核,记载成绩。

学术型研究生还应完成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安排辅导、教学实验等。

教学实践由负责教师写出考核评语,并应附有学生的考核打分表。

3.学术活动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选听学术报告总数不少于10次,由主办者负责考勤,导师根据《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考核表》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1学分。

由学院研究生教务审核材料后记载成绩,并将考核表存档。

学术活动在申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八、学位论文及相关工作

本环节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所进行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凝练科学问题、发挥创新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鼓励硕士研究生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鼓励硕士研究生选择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至少阅读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30篇,其中至少精读外文文献20篇,并写出综述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

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创新之处);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要求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第3学期11月底前完成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学术型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

2.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硕士研究生中期检查目的在于关注论文工作进展,及时给予指导。

本学科要求硕士研究生在第4学期6月底前完成中期检查。

3.学位论文标准与答辩

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

4.成果与发表论文要求

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

九、终止培养

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附表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要求

学位必修课及环节

学位理论课程

公共课

001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必修

001112

自然辨证法概论

18

1

必修

001131

英语一外(硕免)

90

2

必修1门

001132

英语一外(硕)

90

2

001133

研究生日语

90

2

001134

研究生俄语

90

2

人文或管理专题课

18

1

必修

公共课必修学分小计

≥6

基础

理论课

001201

数值分析A

48

3

必修

至少1门

001203

矩阵理论A

48

3

001205

数理统计A

48

3

基础理论课必修学分小计

≥3

一级学科理论课

021301

随机过程理论

48

3

必修

至少2门

021302

线性系统理论

48

3

021303

数字信号处理

48

3

021308

检测、估计与调制理论

48

3

021309

集成电路与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48

3

021311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

48

3

021312

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

48

3

021313

光通讯理论基础

48

3

021317

信息理论

32

2

021318

编码理论(引智课程)

32

2

一级学科理论课必修学分小计

≥5

专业课

021519

遥测遥控理论及系统

32

2

必修

至少3门

021520

现代数字通信

32

2

021521

现代雷达系统理论

32

2

021522

电子系统技术基础

32

2

021523

智能交通系统

32

2

021505

无线电导航

32

2

021506

航空电子综合

32

2

021507

现代通信系统

32

2

021508

自适应信号处理

32

2

021509

星基航空监视网络

32

2

021511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

32

2

021701

通信与信息技术开放实验

16

1

021807

无线通信技术

32

2

021811

高级数字系统设计与优化

32

2

021813

DSP体系结构

32

2

021814

卫星导航

32

2

021815

通信协议工程

32

2

021816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

32

2

021817

现代图像通信系统

32

2

021819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管理

32

2

021820

先进感知系统及信息处理

32

2

021821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及应用

32

2

021822

时空信号处理

32

2

021823

时间序列与谱估计

32

2

021824

时间―频率分析

32

2

021825

信号分析与处理中的数学方法

32

2

021826

信息传输的新方法

32

2

021829

信息网络安全

32

2

021830

多源信息融合

32

2

021831

信息传输与正交函数

32

2

021513

高速电子系统原理与设计

32

2

021525

先进综合导航技术

16

1

021836

信息安全中的数学基础

32

2

021837

信息系统安全概论

32

2

021838

实时系统

32

2

021841

电子设备自动测试与仿真技术

32

2

021842

智能优化方法

32

2

021514

现代光信息传输系统

32

1

021515

光子器件与系统仿真原理及方法

32

2

专业课必修学分小计

≥6

跨学科课

(导师指导下跨一级学科选课)

必修

至少1门

跨学科课必修学分小计

≥2

学位理论课必修学分合计

≥22

综合实践

环节

001703

通信与信息技术综合实验

36

2

必修

021701

通信与信息技术开放实验

18

1

必修

021601

教学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