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9052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2属于政府干预措施。

3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4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

易造成市场过剩。

需求价格弹性:

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1)点弹性:

是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即价格发生微小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

(2)弧弹性:

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需求价格弹性基本类型:

需求富有弹性Ed〉1、需求单位弹性Ed=1、需求缺乏弹性Ed〈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正向)。

2商品的重要性(反向)。

基本必需品,弹性小。

非必需品,弹性大。

3商品用途(用途多正向)。

4时间(正向)。

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1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1,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同方向。

2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d〉1,反方向,此时才适于薄利多销政策。

需求交叉弹性: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Eij=商品i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

1两种商品为替代品时,因商品的需求量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Eij〉0。

2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因为商品的需求量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则Eij〈0。

Eij=0时,两种商品无关。

供给价格弹性:

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s为正值。

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Es>

1,供给富有弹性;

Es<

1,供给缺乏弹性;

Es=1,供给单位弹性;

Es=0,供给无弹性;

Es=∞,供给完全有弹性。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时间(首要因素,正向)。

2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3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正向)。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人假设:

消费者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和理性的。

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的满足程度。

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分析)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1完备性2可传递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数量多而不是少。

无差异曲线特征:

1离远点远的偏好程度高。

2不相交(可传递性)3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斜率为负(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

边际替代率为无差异曲线上该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预算约束线:

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

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

即在一定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价格变化产生的两种效应:

收入效应(正常商品:

与价格反向。

劣质品:

同向)、替代效应(与价格反向变动)。

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品的平缓对价格变化反应大。

收入效应:

名义收入不变时,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商品数量变化。

替代效应:

实际收入不变,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从而引起需求量变化。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科斯:

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企业的本质或特征:

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交易成本:

包括1签订契约无法预见的损失,2签订监督执行契约所需成本。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

信息的不完全性。

生产:

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产出:

提供有形物质、无形服务。

投入包含: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投入分为:

可变投入,不变投入。

生产函数:

一定时期内,技技术不变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产出的函数关系。

是最大产量与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对企业短期行为的分析。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规模报酬:

其他条件不变,各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产生的产量的变化。

研究企业长期生产决策。

企业规模小时,扩大规模产量递增。

中等规模不变,再大规模,规模报酬递减。

机会成本:

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即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即超额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与其相对的为正常利润(正:

企业家才能的报酬,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隐性成本)。

成本函数,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

类型:

1短期成本函数:

有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

C=b+f(q)。

2长期成本函数:

无固定成本。

C=f(q)两者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1)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2)平均成本(平均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3)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即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

成本曲线

(1)总固定成本曲线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2)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曲线。

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4)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逐渐接近横轴(5)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6)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相交之前,MC<ATC,ATC下降;

相交之后,MC>ATC,ATC上升。

(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相交之前,MC<AVC,AVC下降;

相交之后,MC>AVC,AVC上升。

(8)无论上升或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可变成本)处于最低点。

收入效应:

名义收入不变,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导致购买数量变化。

替代效应;

实际收入不变,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导致需求量变化,最佳替换率变化。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

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即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这也是市场类型划分的标准)。

划分市场结构依据:

1.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区分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主要区别)3.进入障碍的大小。

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市场。

特征:

1.完全竞争市场,又叫纯粹竞争,其特征为:

(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生产者规模小。

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

(2)产品同质,无差别。

(3)资源自由流动。

(4)信息对等,即决策充满理性。

如某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等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

成因:

(1)政府垄断(铁路、邮政);

(2)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

(3)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

(4)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密切关系)。

(1)只有一个生产者,它是价格的决定者;

(2)产品独特;

(3)其他企业进入常困难。

如公用事业、电力、固定电话。

3.垄断竞争市场,又叫不完全竞争市场,特征:

(1)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产品具有差别(这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区别)(3)进入或退出市场容易。

垄断竞争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构,如香烟、啤酒、糖果。

4.寡头垄断市场,特征:

(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

(2)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

(3)对价格很大程度的控制;

(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

四种市场结构分析表(按竞争程度由高到低、垄断程度由低到高排序)

市场结构

生产者数量

价格控制程度

产品差别

进出难易

典型行业

完全竞争市场

很多

价格的接受者

农产品市场如玉米、小麦

垄断竞争市场

较多

一定程度控制

较易

香烟、啤酒、糖果

寡头垄断市场

少数

较大程度控制

有一定或无

较难

汽车、钢铁

完全垄断市场

一个

价格的决定者

无相近替代品

很难

公用事业、电力、固定电话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需求曲线整个行业与个别企业不同。

整行业由供给需求曲线决定。

个别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其需求曲线为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收益曲线:

企业AR、MR、d,都相等,为同一条线。

产量决策:

MC=MR时最优产量(盈利最大或亏损最小)。

短期中,投入量无法改变,通过调整产量实现MC=MR。

供给曲线:

即为供给曲线。

完全垄断市场分析: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

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

AR=DD,MR比AR陡峭。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

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可以确定均衡价格。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但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并不是为所欲为的。

(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时候可以定较高价格)价格歧视:

也叫差别定价,分类:

1级歧视,完全价格歧视——价格因人因量而异。

2级歧视,批量作价——价格因量而异。

3级歧视,不同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市场不同价。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是:

1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2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条件成立,可对缺乏弹性市场定较高价,对富有弹性市场定较低价,以增加总收益。

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垄断竞争市场:

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

与完全垄断需求曲线不同:

1有其他生产者,非市场需求曲线,为企业需求曲线。

而完垄企业、市场需求曲线一致。

2垄竞弹性更大。

寡头市场:

每个生产者作出最优决策时都须考虑对手如何作出反应,策略性行为。

协议价格制:

卡特尔,与完全垄断差别:

1定价决策影响其他企业2利润诱惑违背协议。

价格领袖制,支配企业率先定价,定价还需考虑其他企业利润。

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第一节 市场失灵的含义和类型资源最优配置: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