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习题精选第八十一篇Word格式.docx
《精选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习题精选第八十一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习题精选第八十一篇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学前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高新科技
第4题【单选题】
毛泽东开创的革命道路。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第5题【单选题】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坚持“以阶段斗争为纲”
B、开放了深圳等经济特区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减免了农业税
第6题【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A、科教兴国
B、素质教育
C、希望工程
D、义务教育
第7题【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第8题【单选题】
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第9题【单选题】
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第10题【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
D、四个现代化
第11题【判断题】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签署了“包干到户”的契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正确
B、错误
第12题【填空题】
把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______,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13题【填空题】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①领导辛亥革命______
②发动西安事变(一位即可)______
③指挥百团大战______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
第14题【问答题】
每年都要举行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即“高考”),这一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开始实行,从来没有中断过,一直沿袭到现在。
以上表述是否正确?
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第15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第16题【材料分析题】
表格中1920年的生产情况与1913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1925年的生产情况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个“大政策”所蕴含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大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哪些具体的实践?
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对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无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至16世纪,地中海区域新兴的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崭新的、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运动。
请指出这场运动的名称。
这场运动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
这是一场“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运动,请列出其中的一位“巨人”。
文学艺术是一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施耐庵创作的哪部小说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戏剧家汤显祖的哪部代表作品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壁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居民的血腥暴行,这幅的作者是谁?
1915年,我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谁在这场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樊篱,为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逐步退出我国历史舞台。
股票开始发行并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居民家庭。
材料二:
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中的“四大件”:
在20世纪50﹣70年代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80﹣90年代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21世纪以来是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
据材料一,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股票”的发行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
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行了哪些措施?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是湖北某农户1979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出现。
材料四描述的是中央的哪一重大举措?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阅读下列邓小平的论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材料三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
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该构想首先是针对哪一地区的问题提出的?
结合材料思考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什么?
结合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我国制定发展战略应该注意什么?
第21题【综合题】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
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幅对联,并回答下列问题:
对联一: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
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
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五:
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指什么?
据对联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项“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重大成就?
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
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促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
对联四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对联五中,“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外交成就是什么?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
第22题【综合题】
【革命创造辉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之后又经过近30年的曲折探索,终于找出了一条特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中所指的“28年”,属于中国革命的哪一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两次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达到高潮的标志是什么?
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共哪次会议提出来的?
这一理论在农村改革和祖国统一方面出现了哪些制度创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20世纪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
第23题【综合题】
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7______8______
踏着时间的脚步,聚集每一个重大事件,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认识。
第24题【综合题】
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_____运动在全国展开;
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______;
分析对比:
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运动?
带领了什么后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有哪些注意点?
第25题【综合题】
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
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人物篇】
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探索篇】
如图四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
【成就篇】
实现工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
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感悟篇】
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许多工业从无到有。
图一:
______被誉为:
______
图二:
根据图片信息回答: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各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
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
图三农村政策的变化对农业生产严重破坏,对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