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063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酸碱盐集训Word文档格式.docx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A.A 

 

B.B 

C.C 

D.D

2.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就是碱溶液

4.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5.在开展土壤pH调查时,常采用取样调查,即从总体中按一定间隔取样的调查方法。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以下图示(“O”代表取样点)中取样方法最合理的是()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个数为()

A.3

B.4

C.5

D.6

7.已知SO2与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

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CaCl2,溶液未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

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SO2+CaCl2+H2O==CaSO3↓十2HCI

B.SO2+2NaOH==Na2SO3+H2O

C.Na2SO3+CaCl2=CaSO3↓+2NaCI

D.H2SO3+2NaOH=Na2SO3+2H2O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pH

C.收集二氧化碳

D.干燥氢气

9.天原化工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前,先要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④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

10.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混合,下列物质中,能跟该混合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钾

B.氯化铁

C.一氧化碳

D.氯化钡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一定温度三个条件,所以,物质燃烧一定需要氧气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如图为“配制碳酸钠饱和溶液并测定其pH”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固体碳酸钠

B.加水溶解

C.蘸取溶液

D.触及湿润的pH试纸

13.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CuSO4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B.用CaCO3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C.用稀H2SO4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D.用点燃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CO

14.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A.A

B.B

C.C

D.D

15.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6.有下列几种物质:

a.盐酸b.熟石灰c.纯碱d.食盐;

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d)填空.

(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合理的方程式表示除去括号中杂质的过程:

①HCl(H2SO4) 

②FeCl3(HCl) 

③KNO3(CuSO4) 

④Ag(Cu) 

18.(某同学在复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为________。

(2)根据如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请写出能制取烧碱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19.2013年冬天我省的第一场降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一些地方使用了融雪剂用于消除积雪。

某种融雪剂可能是由NaCl、CaCl2、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

为探究其成分,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

(1)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_____。

(2)请写出第②步反应后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_____。

(3)融雪剂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些危害,如公路两边的植物出现失水萎蔫,甚至死亡。

原因是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____土壤溶液的浓度,引发植物失水。

三、探究题

20.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为:

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

B中气球胀大。

(1)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2)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4)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填代号)。

21.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材料。

某氮化铝样品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

已知氮化铝和NaOH溶液能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①AlN+NaOH+H2O=NaAlO2+NH3↑②氧化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全部溶解,但不生成气体。

现用如图所示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相关实验。

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操作为:

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

b.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

c.检验装置气密性

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用a、b、c、d字母表示)。

(2)广口瓶中的试剂X宜选用_________(填写序号)。

A.稀硫酸

B.植物油

C.酒精

D.水

(3)若广口瓶内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则实验测得NH3体积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锥形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

四、简答题

22.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

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提示:

NaCl+AgNO3=AgCl↓+NaNO3)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0.01g)

(3)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样品8.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液质量与反应的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

CaCO3+H2O+CO2===Ca(HCO3)2]

(1)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____g。

(2)8.0g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为多少?

_____

(3)通入m3gCO2时,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精确到0.1%)。

(4)若所取样品中的Ca(OH)2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原因是_____。

24.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

(1)反应生产二氧化碳__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_______ 

(3)C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

25.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试回答:

(1)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净,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2)当观察到 

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混有一氧化碳。

(3)如果混合气体中混有一氧化碳,则在D装置的排气管口需采取的措施是 

,理由是 

26.取15.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

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精确到0.01%,请写出计算过程)

求:

(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7.二氧化碳是一种奇妙的气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三分之一的稀盐酸(1:

1),取一支试管尝试用排水法收集CO2。

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