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900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汇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基本情况

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丹江流域丹凤全段及丹江一级支流老君河鱼岭水库至老君河口,银花河土门至竹林关段,西北起棣花镇西街村,东南至竹林关镇桃峰村,东西长约94公里,于2009年批准试点建设。

丹江属于汉江一级支流,长江二级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之一,在此建立湿地公园,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增加湿地生物多样性,还能有效减少污染、净化水质、确保水源安全,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保障作用。

丹江国家湿地公园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湿地生态系统比较完整。

丹江湿地公园以河流湿地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特征于一体,湿地生物丰富多样,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是秦岭南麓典型的河流湿地,具有较高的科研、科考价值。

公园内约70%的面积为河道、池塘、水库等水域,有多条河流纵横交汇,形成了丹江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湿地水体景观、优美的水禽景观、宜人的农田生态景观、耳目一新的新农村景观。

二是湿地生态功能非常重要。

湿地公园处于丹江上游,既有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淡水资源和开展旅游等重要的经济功能,又有发挥文化价值、支持社区发展等特有的社会功能,更重要的是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区域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

三是湿地生物丰富多样。

湿地公园批准试点后,我县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完成了综合科学考察,摸清了湿地公园本底。

据调查有植物106科212属471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20种以及其它科植物2种;

有省级保护植物6种;

有野生动物31目77科270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II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有省重点保护动物19种。

丹江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丰盛,是候鸟内陆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每年冬季在此栖息逗留的有雁、鸭、鹭等多种鸟类。

四是湿地保育区人为干预少。

湿地公园保育区西北起月日镇江湾村,东南至竹林关镇桃峰村。

该区域属于,野生动植物分布集中,生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多样,代表着湿地公园最突出的自然生态特征,远离城区及居民点,人为干扰影响程度少,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为了做好湿地保育工作,我们建立了7个管护站,配备了24名管护人员,制定了多项保护措施,禁止在保育区内开展任何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只可以开展巡护检查、科学研究等项目,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保育区。

二、湿地公园建设进展

五年来,我们在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陕西丹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项目带动、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大力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全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支持社区经济发展,湿地公园建设进展顺利。

(一)管理机构和设施健全

1、成立了正式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2011年7月,商洛市编委、丹凤县编委专门下发了《关于设立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的通知》,成立了陕西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属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人。

管理处成立后,根据工作需要又聘用了5名工作人员,制定了《丹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管理处工作制度》、《湿地巡护制度》等16项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目前丹江国家湿地公园实行目标考核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工作积极性高,全力投入到项目争取、项目规划和项目实施之中去,有力地促进湿地公园建设顺利进行。

2、土地关系明确,边界清楚。

丹江国家湿地公园绝大部分为国有土地。

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了勘界立标工作,明确了土地权属和边界。

公园范围内林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域权属清楚,四至明确,与周围村组不存在土地权属纠纷矛盾,保障了各项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保护设施逐步完善。

湿地公园管理处批准成立以来,配备了相关办公设施,购置电脑4台,传真机1台,电话1部,办公桌椅7套,巡护摩托车2辆,购买了照相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等湿地监测保护设备,保护管理设施符合总体规划,基本满足保护管理工作要求。

(二)湿地恢复进展顺利

1、保护措施落实到位。

我们按照保护优先的工作原则,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

在白鹭、赤麻鸭、画眉等鸟类活动较频繁的东河、王塬、万湾、棣花村等区域设立投食点10处,抛洒食料,满足了鸟类取食的需要;

在丹江河南北两岸迎坡面栽植油松、杨树、柳树等护坡护岸林,建设鸟类隐蔽地200公顷,为鸟类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生存和繁衍场所;

加强防火宣传教育,禁止在湿地随意用火,禁止游客带火入园区游览;

与棣花镇、商镇等7个天保工程管护站签订共管协议,聘请兼职管护员24人,签订管护合同,落实各项管护措施。

组织林业和水利执法单位收缴鱼杆20个、处理非法采砂29起,有效地保护了湿地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

与7个镇签订了国家湿地公园共建共管协议,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湿地公园建设的良好局面。

2、湿地水源水质得到充分保障。

湿地公园地处丹江流域,水流长年不断,水源充足。

为了确保水质良好,我们采取了严格的保护和科学的保育措施,全力抓好丹江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每年组织专门的队伍,对丹江河道及其周边区域进行2次废弃物清理,处理淤积,整平修复河床;

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实现雨污分流;

加大监管力度,关停县纸厂等排污企业,加大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丹凤县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已投入运行。

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项目为依托,在丹江湿地公园内栽植芦苇300余亩,有效地改善了湿地径流环境;

对公园周边村庄垃圾进行集中堆放,统一拉运填埋,修建环保厕所10个,设置垃圾筒80个,有效改善了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条件。

整合环保、水利、建设、林业等部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湿地公园废弃物清理、水质保洁、河床恢复、河道治理、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保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

据商洛市环境监测站常年监测,丹江丹凤出境水质监测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II级以上标准。

3、湿地恢复进展顺利。

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丹江湿地公园范围内进行了200余公顷的人工辅助自然恢复重建植被建设,其中,种植芦苇、小冠花、二月兰、波斯菊等草本植被150公顷,栽植竹子18公顷,种植观赏红荷21公顷;

在丹江湿地公园内栽植护岸护坡林侧柏、柳树、红柳等乔灌木80余公顷,其中包括直径10公分的大柳树5200株,小柳树58000余株,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条件,为湿地水禽生活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新建成的江滨公园,绿化、美化效果良好,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

(三)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体系建设取得一定进展

1、合作开展科研监测,技术档案齐全。

2011年,我们与商洛市环境监测站和县水文站签订协议,委托这两个单位对丹江湿地水质、河流水文变化等进行监测和调查,配合省林业规划设计院完成了丹江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摸清了湿地资源现状,购置档案柜,安排专人负责湿地公园的技术档案管理,收存的技术档案有《丹江水文观测日志》、《丹江水质监测日志》、《陕西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丹江国家湿地公园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丹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计划》等,技术档案较完备,为湿地公园管理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是全省唯一完成综合科学考察和编制管理计划的湿地公园。

2、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提高群众湿地保护意识。

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湿地公园建设成就,提高知名度。

通过商洛日报、丹凤政府网、丹凤县广播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对湿地公园生态服务功能、湿地建设和生态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提高人们对湿地公园的认识,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到湿地公园在保护珍稀动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更多的湿地爱好者和社会团体了解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旅游资源与保护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湿地公园的知名度,推进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

筹资建成湿地公园游客信息中心一处,制作了“陕西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沙盘一座,制作宣传展板12面,刷写固定标语180条,散发和张贴通告1200张,制作大型湿地宣传牌15块,发放宣传册2万份,举办学生夏令营4次,举办湿地知识展览6次,与4个学校签订了科普宣传合作协议,到西街小学等4所学校开展科普讲座4次,科普下乡宣传62场次。

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向广大人群众介绍了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向人们传播了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科普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湿地防火知识,提高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积极开展湿地科研项目。

湿地公园管理处立足现状,定期开展湿地鸟类观测、湿地资源监测,正在开展丹江湿地鸟类调查项目,详细调查湿地公园内鸟类的种类、数量、生活习性等,撰写论文2篇,为湿地保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积极争取省市业务部门支持,目前正与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有关单位积极联系,作好动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治理等科研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探索院校合作新途径,充分利用发挥他们的科研力量,开展科研项目攻关合作,逐步培养提升湿地公园的科技队伍。

(四)湿地利用与社区协调稳步开展

1、湿地利用符合原则。

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前提下,依据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先后建设的橡胶坝人工湖、丹江公园、休闲景区等工程,开展的丹江漂流、湿地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符合湿地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原则,对湿地保护及其生态功能正常发挥有较好辅助作用。

2、与周边群众利益和谐共享。

湿地公园周边社区涉及3600余户15000余人,通过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稳妥开展社区共管共建,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湿地公园工程建设和各项保护管理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保护与利用、湿地管理与当地群众经济的和谐发展。

目前湿地管理处投资40万元资助万湾村、王塬村、竹林关村100多户农户发展农家乐旅游,投资130万元支持棣花、商镇、龙驹等镇发展核桃经济林示范产业基地3700亩。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群众人均能提高经济收入500元。

社区共建项目加大了社区群众对湿地公园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周围各村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景观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旅游项目丰富。

通过提高绿化美化标准,增设形状新奇、体现丹凤特色的亭、台、楼、阁等园林小品,提升旅游品位,为游人增添旅游景点。

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保存有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气候温和湿润,风景壮观,是观光游览、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愿望日益强烈,公园开展生态旅游恰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精神享受,体验自然,又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满足保护与开发需要。

近年来,我们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已修建完成了部分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具备了一定的休闲、游览和接待能力。

投资1600万元完成了占地420亩江滨公园建设项目,绿化、美化和亮化相结合,同时配置文体器材、休息亭、廊道、木桌、木凳、步行道、雕塑等休闲设施,为城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

2、基础设施满足需求。

县政府协调交通、水务、环保、住建、城管、电力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维修湿地公园内部河堤道路3.6公里,修建跨江大桥2座,修整步行道2.5公里;

新建环保厕所、垃圾箱等,现有的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全满足了目前管理和服务需要。

(六)建设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