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636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doc

1,公共政策的含义(p133)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学的诞生和发展(p33-36)

(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二)公共政策学的初步发展

(三)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

3,公共政策学的含义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这样的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进行政策分析,进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4,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

5,公共政策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控制功能

(三)协调功能

(四)象征功能

(五)排序功能

6,公共政策的分类

(一)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二)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三)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超域效应)

7,政策系统的含义及其子系统

政策系统的概念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可以把政策系统界定为一个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政策系统内部各因素的联系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运行是否顺畅,并决定政策效果的好坏。

政策子系统的划分

(一)信息子系统

1、信息子系统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所组成,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和传递等活动,为公共决策提供信息资料。

2、信息子系统在公共决策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1)信息的收集。

(2)信息的加工处理。

(3)信息的传递。

(二)咨询子系统

1、咨询子系统又称参谋子系统或智囊子系统,

它是由前述的现代政策研究组织以及各种专家、学者所组成的子系统。

它集中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公共决策提供方案和其它方面的咨询服务。

2、咨询子系统在政策制定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1)政策问题分析。

(2)政策未来预测。

(3)方案设计及论证。

(4)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

(5)参与政策评估并反馈信息。

(三)决断子系统

1、决断子系统也称中枢子系统,它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所组成。

决断子系统在整个公共决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公共决策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政策的最终决定者,领导公共决策活动的全过程。

2、决断子系统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1)提出有关的政策课题。

(2)考虑政策目标的确立。

(3)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

(4)负责政策的最终决定。

(四)执行子系统

1、执行子系统是由政策执行组织及其人员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构成的。

它是政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将政策方案(理想)转变为政策效果(现实)。

2、执行子系统在公共决策活动中的作用是:

(1)、为政策方案或项目的执行做好准备。

(2)、从事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

(3)、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

(五)监控子系统

1、监控子系统是整个政策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所组成的一个子系统,相对独立于信息、咨询、决断、执行等子系统。

2、监控子系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

(1)确立政策执行的准绳和规则,提供检查执行情况的依据。

(2)监控政策执行情况。

(3)反馈政策执行情况。

8,政策环境的含义

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9,公民与公共政策

10,政策问题的含义

政策问题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被政府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11,政策制定的含义

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它由一系列功能活动或环节所构成,包含了议程设立、方案规划和方案的合法化等功能活动环节或阶段,而设立议程是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始阶段的功能活动。

12,政策议程的含义与分类

政策议程的概念

1、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2、政策议程实际上也就是政治组织,尤其是国家(政府)确定政策问题的轻重缓急。

政策议程的分类

1、科布和爱尔德: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

2、张金马:

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

3、实质性议程和象征性议程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

1、系统议程是由那些被政治社区的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注意,并由与现存政府权威中的立法范围内的事务相关的一切问题组成。

系统议程本质上属于讨论议程,表现为众说纷纭的情形。

2、政府议程是由那些引起公共官员密切而又积极关注的问题组成的。

政府议程是行动的程序,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

它比系统的程序更具体、更明确。

科布和爱尔德又将政府议程的项目区分为旧的事项和新的事项两类。

3、两种议程的区别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系统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所组成,其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可以不提出政策方案或解决办法。

政府议程则较系统议程来得特定而且具体,它是对政策问题进行界定或陈述的阶段。

问题经过一定的描述,为决策系统正式接受,并采取具体方案试图解决的时候,系统议程就转入政府议程。

4、形成政策议程的策略,亦即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公众关注与政府关注的组合模式

第一,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体主动,政府只是有限介入。

第二,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中的团体或个人只是有限介入。

第三,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

第四,政府和社会团体等都不主动。

13,政策议程确定过程的模型

美国学者罗杰·W·科布把政策议程的模型划分为三种类型

1、外在提出模型

2、动员模型

3、内在提出模型。

金登的多源流框架(p296)

14,问题界定的重要性

1、含义:

又称为问题的构造,是政策分析者试图孤立和定义一个特定的问题,以便使问题得以解决。

2、问题界定的重要性:

因为政策问题一般都是结构不良型的,进入政策议程的问题往往表现为相互竞争的、范围广泛的、含糊的问题群。

也就是在政策规划前,政策问题本身是什么依然是一个问题。

而一般的分析者在规划时都有把问题的解决放在第一位,然而这样做,很容易犯“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错误的问题”的第三类错误。

15,政策目标的含义(p300)

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16,基本的政策目标

1、公平(平等)

2、效率

3、自由

4、安全(秩序)

17,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

1、实事求是

2、面向未来

3、系统协调

4、明确具体

5、伦理考量

总的来讲,应该能从政治学和管理学两个视角

处理好目标问题。

因为政策目标本质上就是政策问题的未来状态。

18,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19,中国县级公共政策决策体制的模式

1,虽然我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可以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参照我国现行政治运行现状,可以得出我国决策体制的二元结构。

一是宪法结构中的人大中心地位模式。

一是非宪法结构的中共中心地位模式。

而后一种模式又占主导地位。

这种二元的模式,加上非宪法结构的模糊性和非法治性,会导致一些问题。

2、中国县级政府决策过程的参与者就其重要性排列依次为中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

此外,县政协、党的纪委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一过程。

从整体上说,党、政、人大三位一体、以党为主构成了县级政府的决策模式。

也就是说,县委是决策中心,县政府是指挥中心,人大监督和审议,政协和群众团体作为联系纽带。

3、这种管理主体结构的二元化在实际的政府管理活动中多半只是形式的,就是说,对行政权力资源、权力势能方面所占的优势不仅使党和政府同为管理主体,而且使形式上的党政二元管理主体结构,实际上变成以党为核心的一元管理主体结构,政府成为党的执行机构。

这种党政一体、以党为主的模式导致了决策主体的法定结构和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定结构互存的状况。

4、问题:

除了党政主体地位明确外,其他角色模糊;决策过程的摩擦成本高:

协调;执行中的主体职能错位;人民参与问题:

人大弱化而转而寻求党政,个人通过信访但不易得到象西方团体那样的重视;监督,所有主体都置身决策中,实际上成了自我监督而乏力。

20,政策执行的含义

可以把政策执行界定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

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21,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

(一)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p342)

(二)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p343)

22,政策执行的手段

(一)行政手段

1、含义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行政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

2、特点

第一,权威性。

第二,强制性。

第三,对象的有限性和时效性。

(二)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法律手段除了与行政手段一样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外,它还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三)经济手段

1、含义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2、特点

第一,间接性。

第二,有偿性。

第三,关联性。

(四)思想诱导手段

思想诱导手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通过运用非强制性手段,诱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政策,而不从事与政策相违背的活动。

2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原因与表现

主要表现:

1、“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替换性执行

2、“曲解政策,为我所用”——选择性执行

3、“软拖硬抗,拒不顺从”——象征性执行

4、搞“土政策”——附加性执行

成因:

1、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间的矛盾

2、政策本身的缺陷

3、政策执行主体的本位主义和地方利益的驱使

4、政策执行的监控不力

现象的治理:

1、从制度上解决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的问题

2、加强政策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

3、摆正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

4、加强监督,从严治政

24,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问题的特性

1、政策问题的性质

2、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

3、政策对象人数及其行为需要调适量

(二)、政策本身的因素

1、政策的正确性

2、政策的具体明确性

3、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三)、政策以外的因素

1、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2、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3、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

4、政策环境

25,政策变通的含义

因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的方法,是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26,政策评估的含义

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27,政策评估的目标达成模式的缺点

第一,忽略了成本。

政策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等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在目标达成模式中完全被忽略了。

第二,在目标不清的情况下难以运用。

而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又是政策分析中常常碰到的问题。

第三,不考虑意料之外的结果。

目标达成评估

只考虑预定的项目目标的结果,而忽视那些偶然发现的结果或意料之外的结果,这是片面的做法。

第四,忽视了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隐秘议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