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制度 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632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管理制度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院管理制度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院管理制度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院管理制度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院管理制度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管理制度 4.docx

《医院管理制度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制度 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管理制度 4.docx

医院管理制度4

利川仁济骨科医院

志愿者医院服务工作计划

在医疗机构为社会搭建向患者奉献爱心的平台,使患者既能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又能获得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和提高健康素质为主要内容,贴近患者,贴近群众,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志愿医疗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医疗服务精神,着力完善“志愿者医院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志愿医疗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着力探索“志愿者医院服务”的长效机制,推动志愿医疗服务深入发展,使更多的人成为医疗服务志愿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患者、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医疗行业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医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奉献爱心、服务患者、服务群众为主题,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志愿医疗服务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

2、坚持全面动员、广泛参与,一方面广泛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成为医疗服务志愿者,另一方面广泛动员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其他行业积极分子投身“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

3、坚持服务医改大局,立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和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4、坚持志愿医疗服务与实现医疗服务志愿者个人发展相统一,让广大医务人员和其他志愿者在奉献爱心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5、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广大医务人员和各行各业人们参与志愿医疗服务的意愿,又强调医务人员和公民的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的覆盖面,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6、坚持医院为“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组织的主体,同时把社会各方面组织动员起来,共同为志愿医疗服务创造条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志愿者服务内容

1、出入院直通车,由志愿者引导病人或家属,协助办理相关入、出院手续,陪送入院病人至相关病区;

2、贴心服务在病房,为住院患者提供一般生活护理、沟通交流、陪同检查、咨询、费用查询、健康教育、陪护、阅读报刊杂志、投诉、出院后回访及预约诊疗等服务;

3、温馨服务在门诊,由志愿者为门急诊患者提供包括导医、导诊、预约诊疗、排队、咨询、解释、护送、取药、陪同检查、取送检查检验报告单、费用查询、健康教育、投诉等服务;为输液病人送开水、发送医院宣传资料,协助医护人员为无家属陪同的输液病人做简易的生活护理;

4、收集信息,对于工作中接触到的病患意见和建议提供给医院相关部门,以利及时改正;

5、传播医院文化,体现人文关怀,表达医院善意,树立医院形象。

四、活动要求

(一)先行试点,逐步铺开。

指定市人民医院、万隆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单位,逐步在全市医疗机构单位铺开。

(二)加强组织领导。

市卫生局成立“志愿者服务在医院”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成人员见附件1。

各试点单位由党组织牵头,行政配合,共青团、工会等组织参与,成立活动工作组织,设立社工处,专门负责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管理,包括制定计划,招募、培训、服务、督导、评估、激励、信息收集等,统筹协调、组织本单位“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落实保障措施。

(三)开展宣传发动。

志愿者宣传不仅是招募志愿者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有助于志愿服务精神在医院乃至目标群体、医院所在社区和更广的社会范围内之推广。

志愿者宣传流程如下:

一是印制宣传小册子或者招募海报、展板等,内容包括:

为什么开展志愿服务;什么人可以成为志愿者;志愿者可以做什么;如何成为医院的志愿者(说明提出申请的方式:

如负责人的联系电话、邮箱、医院社工处的位置,便于有意向的人向本院提出成为志愿者的申请。

或者可在医院社工处的网页上添加志愿者申请表格,有意者可直接下载表格进行填写);

二是发放招募海报、宣传册等:

可以考虑在医院比较醒目、人员流动量大的地方发放,如医院门口、门诊大厅、急诊室入口等,可以摆放面积较大的展板,粘贴招募海报;

三是院内动员:

以志愿者培训暨动员大会的形式,向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学生、团员进行志愿者培训,会上由院领导、党委、团委进行号召动员;与医院负责与病患和社区联系的部门合作,组织医院的社会监督员、过去的病友、热心人士开会,宣传和介绍医院志愿者服务计划。

四是对外宣传:

联系潜在的志愿者群体:

学校志愿者社团、临近社区的居委会、与社会上的志愿群体建立联系、向医院的社会监督员、中学生进行宣传。

媒体宣传:

建立医院社工处网页,在网页上对志愿者项目进行宣传;联系平面和立体媒体,如在市老人报、四会文艺等报纸、期刊以及电视节目中对医院的志愿者项目进行宣传。

(四)加强招募和遴选。

一是志愿者招募:

志愿者招募即征集志愿者进入医院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

自愿参与是志愿服务的前提,因此医院在招募过程中应遵循自愿原则,吸引有爱心、有责任感并有服务意愿的个人或团体,使其加入到志愿者组织,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服务。

志愿者的基本条件:

1、年满18周岁,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2、具有志愿精神,有强烈的服务意愿;3、认同志愿者的使命及目标,不追求物质报酬或其它任何私利;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5、富有责任感;6、愿意与他人合作;7、有参与服务的时间;8、当前身体状况基本健康,具备提供服务工作的身体素质;9、有参与相关服务活动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对于具体的群体,可能会有一些条件的改动。

例如中学生群体可以放宽年龄要求,但是一定要配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督导;病友申请成为志愿者需得到医生许可等等);填写志愿者申请表:

有意向的人员向医院社工处提出申请,填写医院志愿者申请表。

二是志愿者遴选:

医院在接收完志愿者申请之后,将资料归总交予社工处人员,然后由社工处工作人员对报名者进行面试和遴选,面试中工作人员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是否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投入与热心的程度、大致的态度与情绪反应、对于医院和岗位的关注点、其他兴趣与爱好、适应性、成熟度与稳定度、自信程度、是否有所隐瞒、之前工作和志愿工作的时间模式、申请理由、偏好的工作类型;对确认资格的志愿者进行通知,并要求其填写志愿工作承诺书;对通过遴选的志愿者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形成初步的志愿者队伍。

(五)认真做好志愿者培训与考核。

1、培训

所有的志愿者在进入医院,开始工作之前,都应该先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训,达到特定的标准。

通过适当的培训课程,让志愿者接受医院的理念,获得工作所需的知识、技术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协助志愿者选择工作,增强志愿者的自信心,促进其潜能的发挥;使志愿者明确其权利和义务。

通过阶梯式的能力建设培训与实践,使志愿者获得成长,实现志愿者、医院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促进和谐公民社会的建设与人类幸福。

培训课程可分为两个部分:

迎新课程:

准备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即使已经具备了所需的技能,还是需要一些迎新课程来了解医院。

迎新说明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志愿者在医院里感到自在,同时了解医院的做事方式。

课程内容应包括:

使命介绍、志愿者管理体系和志愿者将要接触到的医院环境介绍。

志愿者如果在其中任何一方面感觉不对劲,就会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

新进志愿者流失率过高,通常都是因为缺乏好的迎新说明课程。

好的迎新说明课程应该让志愿者与医院的关系拍板定案,明确地在双方之间建立起理性的、感性的、实际的关系。

志愿者越深入的了解医院的体制和运作方式,就越能为医院服务。

培训课程:

通常培训课程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正式培训,一对一指导,咨询顾问:

正式培训:

正式培训在于给与志愿者足够的准备,以完成服务工作。

有时候培训时间非常长,尤其是新进志愿者缺乏该工作所需技能的时候。

培训课程可包括工作技能培训、工作角色与责任培训和角色扮演。

1、工作技能培训:

无论志愿者被分配到什么工作,训练课程都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遭遇特殊情况,志愿者应该如何应对。

2、工作角色与责任培训:

认识志愿者即将加入的关系网络:

他的工作伙伴,他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他的工作责任,以及其他人的角色等。

3、角色扮演:

在教学课程中,以志愿者曾遭遇到的问题为根据,拟定出角色扮演的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引发志愿者的讨论。

在团体讨论中,给志愿者更多的机会去深入地分析可能遇到的难题与处理办法。

一对一指导:

一对一指导是用来教导或增进某种工作技能。

可以用在正式的培训课程中,或用在在职培训中。

通常指导者是志愿者的主管,或者是资历较深的同事。

指导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1、专人示范要教导或增强的技能;2、学员尝试,指导者观察;3、指导者对学员的表现给予评论。

务必在示范时,解说每一个流程。

不只是要让志愿者看到专人的示范,更是要让他了解示范的内容。

咨询顾问:

咨询顾问的作用在于协助志愿者了解困难所在,发现如何改善工作表现,进而解决问题或增进志愿者能力。

咨询的目的并不是告诉志愿者该怎么做,而是要授权于志愿者,让他想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因此指导者在提出建议后,应该请志愿者加以分析,对建议提出自己的想法。

2、考核

完成对志愿者的培训之后,需要对经过培训的志愿者进行考核,以确定其已经具有在医院进行志愿服务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考核的方式有:

(1)笔试:

在培训结束之后,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的笔试,采用选择的方式,以100分为满分,试卷成绩低于60分为不及格,对不及格的人员应考虑继续培训。

(2)培训中的观察:

在对遴选后的志愿者进行培训时,社工处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培训期间对志愿者进行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某些不适合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取消其继续培训的资格或在医院提供志愿服务的资格。

(3)集体面试:

培训结束之后,由社工处的工作人员对志愿者进行集体面试。

(六)加强志愿者督导。

1、督导内容

志愿服务督导在志愿者管理中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督导:

(1)服务层面:

在志愿者开展服务的同时,定期对志愿者进行个别或小组的督导,了解志愿服务开展的进程,并了解志愿者在此过程当中的工作表现,从而及时调整志愿服务的方向和质量,努力使志愿服务得到持续的改善;

(2)个人层面:

增强志愿者对医院、以及自己所开展服务的了解,并使他们对志愿者队伍产生认同和归属感,并在担任志愿者的同时享有被支持和被重视的感觉;督导与志愿者一起,共同探讨志愿者在服务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或困惑,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一起分享工作开展的经验,帮助志愿者树立其信心;此外,适时向志愿者提供培训的机会,并为其提供工作意见,帮助他们提高服务的水平;

(3)服务对象层面:

通过对志愿者开展工作,提升服务对象的受益水平。

2、督导方式

督导的方法主要包括:

个体督导:

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了解志愿者的个体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志愿者进行督导;团体督导:

采用小组形式,共同讨论大家遇到的共性问题,同时督促整体服务开展的进度,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跟进;现场督导:

即督导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观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当中的表现,即时提出改善工作的建议,并在志愿者遇到困难时及时地对其提供支持或辅导;开展培训,从而定期地强化志愿者的价值观,并提升服务的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当志愿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督导对其进行特别关注:

多次无故迟到和缺席;适应困难,比如适应新的志愿团队或服务;情绪或行为异常;与服务对象发生冲突等等。

(七)认真开展对志愿者评估。

1、评估框架

对医院内志愿服务进行评价,不仅关系到志愿服务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及“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实施。

因此,评价志愿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过程评估和成效评估的角度出发,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出了志愿服务的评估框架:

(1)行为规范遵守情况

志愿者除了要具备爱心以外,遵守志愿者的价值观要求和行为规范是十分重要的。

医院志愿者行为规范已经对志愿者的言行、出勤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比如志愿者在工作规范上要做到尊重医院本身的权责、谨言慎行、助人自助、不断进步、有持续的工作热诚,在服务态度上要微笑、亲和、有礼貌等等。

做到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志愿者的言语和行为,因此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