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快乐的校园》教案共5课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快乐的校园》教案共5课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快乐的校园》教案共5课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就能从音乐中听出这是表现乒乓球的形象。
你们平时都喜欢打乒乓球吗?
(生答)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欣赏这首和乒乓球有关的变奏曲——《乒乓变奏曲》。
三、新课教学
1、完整地初听《乒乓变奏曲》全曲。
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的音乐主题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乐曲2/4拍子,表现了顽强拼搏的乒乓球精神。
2、复听全曲。
作曲家选用了《小小球儿闪银光》中的主题旋律,把它谱写成了现在的这首乐曲。
你能听出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学生仔细聆听)
3、再次复听。
主题反复了几遍?
用你的手指表示出来。
生:
发现主题共变化了5次。
4、分别细听乐曲中不同的变奏形式。
听老师分别弹奏不同的段落。
说说音乐有什么变化?
生在聆听教师分段弹奏各段落时发现:
变奏一:
旋律在高音区。
变奏二:
左手在低音部弹奏主旋律。
变奏三的主旋律镶嵌在高音部的强位上;
变奏四五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构成的旋律。
教师分别弹奏不同的段落并讲解后三种变奏形式的不断变化。
5、学生再次完整欣赏感受乐曲。
6、总结、讲解变奏曲体裁、揭示乐曲标题。
像刚才我们欣赏的这种音乐的主题没变,但主题乐句的每一次出现都发生了变化。
这种音乐结构形式我们称它为“变奏”。
当一首曲子由主题和若干次的变奏组成,我们就称它为变奏曲。
你们说这首乐曲应该叫什么名字?
学生领悟变奏的形式,自由的为乐曲起名最后出示《乒乓变奏曲》。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变奏曲”,并欣赏了一首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知道了什么是变奏曲,也自己实践了变奏音乐。
下课后也可以自己和同学们一起创作变奏音乐,只要你用心,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音乐家。
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陀螺》
1、聆听乐曲《陀螺》,感受乐曲欢快的主题。
2、体验孩子们玩转陀螺时的欢乐情景,勾起童年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难点
1、体验音乐中轻快节奏。
2、体验作品欢快的主题,表现快乐的生活,并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1871年所作的《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第三曲《即兴曲—陀螺》。
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小组曲》系根据作者所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这五首小曲都有标题:
第一曲《进行曲——喇叭与铜鼓》,第二曲《摇篮曲——布娃娃》,第三曲《即兴曲——陀螺》,第四曲《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第五曲《加洛普——舞会》。
《即兴曲—陀螺》,a小调,2/4拍,乐曲轻快,表现了孩子们在玩转陀螺时的情景。
二、导入新课
童年的游戏有很多,伴随我们度过了难忘、幸福的童年时光。
关于游戏的音乐作品也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儿童游戏的音乐片段,请同学们回忆回忆,告诉我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回答。
这些都是表现我们中国儿童游戏的作品。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欣赏的是一首描写外国小朋友游戏的作品,这个游戏在中国也很流行的!
大家仔细听,猜猜是什么游戏?
1、播放乐曲《陀螺》,感受乐曲的情绪。
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这是什么游戏?
感觉像旋转的什么游戏。
很好,继续说一说你们的体验吧!
是不是转呼啦圈?
很接近的,这个游戏说出来大家一定很熟悉——是抽陀螺游戏!
大家玩过吗?
冬天,我在奶奶家玩儿过。
广场上就有卖的,用鞭子一抽在晚上还会发亮呢!
五颜六色的可漂亮了!
2、教师出示“陀螺”各种图片。
老师这也有几个,谁会?
来试试!
3、播放音乐《陀螺》,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4、出示曲名并介绍乐曲。
这是一首外国乐曲,名字就叫《陀螺》。
《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所作的《儿童游戏小组曲》的第三曲《即兴曲——陀螺》,是一首管弦乐合奏。
5、感受乐曲的情绪,介绍作者比才及作品。
(1)再次聆听乐曲《陀螺》。
(2)师生交流。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的。
乐曲的情绪欢快,节奏轻快紧凑,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的喜悦情景。
谁能说说音乐的几拍子的?
应该是四二拍的。
(出示四二拍图示)
(3)介绍比才及作品《儿童游戏小组曲》。
①出示作者比才图片。
②介绍《儿童游戏小组曲》。
6、出示音乐主题:
学生熟悉主题旋律。
乐曲轻快活泼,主题音调是六度大跳的连续进行,表现了孩子们在转陀螺时的欢乐情景。
7、聆听音乐《陀螺》。
听辨主题,也可以在你听到陀螺嗡嗡的长音的时候,就轻轻地唱出来,或者用手势表示出来。
8、进一步体验音乐情绪。
可采用分辨乐曲情绪的方法。
9、再次复听全曲《陀螺》。
学生可配合着音乐大胆表演,结合音乐进行“转陀螺”游戏表演。
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至今还记忆犹新,不管是外国的孩子,还是中国的小朋友,只要是生活在幸福的年代,童年的回忆都是美好的、难忘的、快乐的。
第三课时:
《打字机》
1、欣赏管弦乐曲《打字机》,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2、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和变化,在图谱的辅助下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3、在模拟情景的音乐活动中,深化音乐形象,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进而培养表现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1、听辨音乐主题并表现主题音乐形象,知道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2、感受与表现不同主题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方法
欣赏法、探究法、讨论法。
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个老式的办公用品,它是谁呢?
长什么样?
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1、看打字机图片,引出“打字机”。
2、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引导。
打字机是电脑发明以前用来打字的一种手动的机械,能迅速打出英文,每当打完一行需换行时,机器会自动发出一个铃声,以提示换行,换行时需将机头倒回左边,再从左到右打字,作者从打字机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了这首世界闻名的管弦乐小品《打字机》。
3、揭题,简介乐曲。
你想不想到美国的办公大楼里去听听打字机发出的美妙声音呢?
让我们随着安德森爷爷的音乐,一起出发吧!
1、初听乐曲。
(播放《打字机》音频)
同学们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听音乐的感受。
2、复听乐曲。
刚刚在聆听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一段旋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呢?
让我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1)反复聆听主题旋律。
①在这一段反复出现的旋律中,打字员打了几行字呢?
每行一样长吗?
(做动作,一听主题旋律)
②第四行比前面三行长多少呢?
(看图片数拍子,二听主题旋律)
(2)加动作表现主题旋律。
3、再听,给乐曲分段
(1)再听全曲,教师从图形谱引导学生发现主题的出现。
(2)交流,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3次)
每次出现都一样吗?
(3)给乐曲分段:
我们可以把乐曲分成几段?
为什么?
引导学生看图形谱从力度、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分析乐曲。
(4)归纳:
ABA三段体结构。
4、聆听表现B段旋律。
在这首乐曲中,除了主题旋律,最有变化的是哪一段旋律?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听B段旋律,出示旋律图。
(2)交流不同感受。
(3)唱唱旋律。
(4)这样一段富有变化的旋律,他想表达什么呢?
在打字员和打字机之间又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创编歌词)
(5)引导学生编唱歌词,并要求加上动作简单表演。
(6)跟音乐表现B段旋律。
5、完整表现,感性提升。
全体学生,跟音乐表现全曲,A段加动作,B段加歌词
(教师带领大家注意铃声的表现及歌词的演唱)
表演全曲。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用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件器物都可能成为我们的乐器,只要你善于捕捉其中的节奏特点,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创作出这么有趣的音乐,同学们,让我们在《打字机》的乐曲中结束这堂音乐课,同学们再见!
第四课时:
《哦,十分钟》
1、通过欣赏校园歌曲《哦,十分钟》,真切感知课间十分钟轻松愉悦的情趣,体验学习生活的美好,理解“学习是人生经历中最幸福的机会”,珍惜学习时光,追求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并了解节奏的表现意义。
1、通过欣赏歌曲作品,体会学习生活的美好,充分感受学习之余短暂的休憩时光,形成科学、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合理利用和安排学习时间。
2、从歌曲中体验课间十分钟的轻松、愉悦,体验学习生活的美好。
3、学唱时准确把握歌曲每句开头的弱起节奏,把握句尾停顿的准确时值,形成连接时的轻快、跳跃与自然。
4、每句乐句演唱中都有不同的六度大跳音程,在聆听时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在欣赏的基础上自然模唱。
既要把握音准,又要做到自然轻松,二者的兼顾会让学生在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一、启发体验
教师:
同学们是怎样利用课间十分钟时间的?
在十分钟里都安排了什么活动?
课间十分钟有什么作用?
小结:
放松身心,调剂心理,利于后面一节课的学习,引出本课内容,感受歌曲对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安排和情绪体验。
二、歌曲欣赏
聆听歌曲《哦,十分钟》,整体感知歌曲。
1、初步感知,探讨对作品印象。
问: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起句不稳定,突显出自由、轻松的情绪。
)
歌曲的节奏型有哪些特点?
(旋律起伏大,体现出跳跃、夸张、欢快的风格。
2、在聆听中对照乐谱跟唱。
(教师出示《哦,十分钟》谱例)
小声跟唱,熟悉旋律和节奏。
大声跟唱,准确把握旋律和节奏。
独立演唱,从中感受到节奏的不易把握和旋律音符的六度大跳所形成的学唱困难。
在以上基础上再一次整体聆听,跟唱,细心体会揣摩。
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放慢节奏来准确把握,待熟练后再恢复速度。
(因为是欣赏课,学唱时多关注体验,体会出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不必沉陷纠缠于学唱环节,追求高难度的演唱效果。
3、拓展性实践,学生表演。
在聆听和学唱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加入口风琴、竖笛、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深化学生体验,满足学生参与表演的欲望。
在尝试前,应告诉学生强弱拍的节奏点,使之在科学合理的认知中“从心所欲”,避免活跃但杂乱的现象出现。
可让学生尝试加入舞蹈。
可组织小合唱队伍介入伴奏,为舞蹈助兴。
(《哦,十分钟》舞蹈表演)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放松身心,进入一种轻松愉悦的境界,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让我们一起在笑声中结束本课。
第五课时:
《大家来唱》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2、通过律动等方式体验三拍子音乐,结合歌曲学习三拍子指挥图式。
3、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简单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