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重点.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458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传播学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传播学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传播学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传播学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重点.doc

《传播学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重点.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重点.doc

传播学重点

一、人类传播演进过程

1.口语传播时代

语言起源于何时,尚无明确答案。

“汪汪”理论

“感叹”理论

“唱歌”理论

“哟嗨哟”理论

“约克”理论

与工具相关联

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创造不同于语言,一个是自然的过程,而另一个是人为的过程。

文字起源于绘画,即所谓“书画同源”,最初的文字都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如象形字。

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

使信息在空间上广远和时间上久远。

3.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媒介的产生需要有两大硬件:

纸张和印刷机。

人类曾经使用过的书写材料:

泥板、木版、纸莎草、羊皮纸、中国人发明的纸张。

关于纸张:

纸莎草,阿拉伯音译为“伯尔地”,是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类似芦苇的

水生莎草科植物,纸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对纸莎草十分崇拜,把它当作北方王国的标志。

印刷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已见端倪,7世纪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

至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而臻于成熟。

印刷媒介包含两层意思,即印刷术和印刷品,前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后者是社会层面的东西。

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等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致、相同步的。

约翰.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西方传播学界常把古登堡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的1456年,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

19世纪30年代,大众型的廉价报纸,每份仅以一便士的价格出售的“便士报”,首先在美国创办。

此后,廉价报纸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中普及。

此外,书籍、杂志、广告事业也得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和网络传输应用在新闻编辑出版领域。

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1、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代文明也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4.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媒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狭义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的是狭义。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时代已经发生了三次飞跃:

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二是20世纪中的电视,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

电子媒介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

a.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

b.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大脑的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过程。

c.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

(IT人类进化图)

二、传播

1、传播的定义

郭庆光的定义:

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定义的学说:

(1)“共享”说:

这类定义源于拉丁文的Communicate的意思:

“使共同”。

威尔伯·施拉姆的定义更进一步:

“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2)“影响”说:

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贾尼斯和凯利的定义为:

传播是指“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3)“反应”说:

这类定义吸收了心理学中刺激—反应论的观点,其含义极为广泛和模糊。

史蒂文斯的定义是:

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4)“互动”说:

G.格伯纳:

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5)“过程”说:

希伯特认为:

“传播的确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行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

传播不是一个被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静止的实体。

传播是一个恒动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

德弗勒和丹尼斯在《大众传播通论》一书中定义更全面些: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2、传播的特点:

(1)传播是普遍存在的;

(2)传播的前提是,双方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3)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4)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的行为;

(5)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行为;

(6)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一种系统。

3、传播的五大先驱:

(1)拉斯韦尔:

5个问题的传播模式(五W模式),传播模式和传播的功能学说(政治的角度论述了三个功能)

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例如,宣传信息和报纸社论)的方法论。

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

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美国。

与政治分析结合起来。

帮助创办了政策学。

(2)拉扎斯菲尔德:

拉扎斯菲尔德是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社会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是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一位。

意见领袖、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也叫两级传播理论、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

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

传播研究方法

他通过收集资料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

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焦点访谈、三角策略以及各种资料分析方法。

引导传播研究趋向效果方面,其他线路的研究被忽略了。

大众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问题被忽略;对微观层次上的效果研究特别强调,涉及传播背景的宏观问题被忽略。

单向效果模式,如电视、广播、报纸,而忽略了如电话、信这样的双向的互动媒介。

(3)卢因:

库尔特·卢因,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传播学把关人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以人类行为场理论(简称场论)著称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把关理论:

“把关”是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

在有关改变食品习惯的胰脏实验中,勒温发现:

家庭主妇是她们家庭消费新食品的把关人。

如果一个家庭主妇不打算烹饪某种食品的话,那么她的家庭就不会食用它。

把关概念可以用于范例广泛的传播环境。

齐格尼克效果:

齐格尼克效果:

齐格尼克是勒温心理学研究所的一个俄罗斯博士生,她被指定从事一个实验室里的实验,以检验被中断了的任务和紧张降低的理论.实验证明90%未完成的任务得到了回忆,而只有45%完成了的任务得到回忆.对于被中断了的任务的比较强烈的回忆被称为”齐格尼克效果”。

意义:

(1)展示了精神紧张的存在,而这种精神紧张正是场论的基础部分.

(2)这个实验也是首次尝试测量一种紧张或意志的努力之一.表明勒温是一个如何将是常问题转换为心理学实验的大师.

(4)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CarlHovland,1912-1961),1912年6月12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

说服研究、陆军实验、休眠效果

说服性传播

霍夫兰小组说服研究

陆军研究

信源的可信性:

传播者信誉,专业权威性,休眠效果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说服的其他技巧:

图象、幽默、性感、重复

(5)施拉姆:

开山鼻祖、传播模式、大媒介和小媒介

三、传播模式

1、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香农和韦弗的直线模式

信号信号接收

信息来源

终端

接收机

波道

发射机

噪声来源

香农和韦弗的传播模型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效果

产生什么

对谁说

么渠道

通过什

说了什么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四、符号

1、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3、符号的种类:

信号与象征符、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根据是否具有人类的痕迹来区分,可分成信号和象征符(符码)。

4、象征符特性:

(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他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5、符号的功能:

1、表述和理解功能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

5、萨皮尔·沃尔夫假设:

任何语言都是与其他语言不同的一种巨大模型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种语言都由文化规定了形式和类别,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形式和类别进行交往,而且用以分析现实,注意或忽略某些关系和现象,梳理自己的推理并建构自己的意识。

包含了二层意思:

一是语言因其自我成形、自我创造的能力而能决定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形成人们世界意象的积极因素,人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决定的。

这叫语言决定论;

二是不同的语言不能表示同一个社会的现实,世界意象随着人们赖以思维的语言体系的不同而变化。

这叫语言相对论。

对萨皮尔-沃尔夫假设的批评:

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1)语言的确会影响思维,但并不完全地决定思维,语言只在形成抽象概念方面影响思维,而反映人类直接感官体验的概念却独立于语言。

因此,人们的世界观不是因语言相异而不同,而是受到了文化的影响;

(2)语言间的差异受到语言共性的限制,不同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基本认识过程和基本概念范畴是相似的。

因此,语言间的交流是可行的,语言影响思维只不过体现在社会文化的价值标准方面。

6、语言与文字

1、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符号,文字从属于语言而存在(并非次要);

2、语言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共时方面,文字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历时方面。

3、对所表达的事物而言,语言是直接符号,文字是间接符号。

语言的特性:

第一,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

第二,语言是有限的,而真实是无限的。

第三,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

(抽象的阶梯)第四,语言的假定。

7、语言的误用:

第一、死线抽象。

(固定层次抽象)

第二、忽视差异(指认不当)

第三、非此即彼(二元价值观)

第四、自我投射(无意识投射)

第一、死线抽象(固定层次抽象) “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全是因为彼此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死线抽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死线抽象,是指语言的运用者只在语言“抽象阶梯”的某一级上使用语言,忽视各种人群和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把语言表达固守在某一类型、层次或水平线上,从而产生语言失当和不对称。

一般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日记之所以不得要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只会在较低的抽象层面上使用语言;一些哲学著作之所以难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哲学语言是高度抽象的,常常在抽象阶梯上居高不下。

第二、忽视差异(指认不当) (undue identification) 在语言使用中,将同一类型中的不同成员作为完全相同的个体,没有分清同类事物之间的区别。

第三、非此即彼(二元价值观) 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或者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极端想法 或者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极端想法。

第四、自我投射(无意识投射)在用语言符号表述时不自觉地将自我感受以客观的形式进行表达。

8、什么是意义?

意义的三角关系

意义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