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教学理念Word格式.docx
《于永正教学理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永正教学理念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课时,我力求把课文读“活”。
如我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小朋友听了无不手舞足蹈。
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并超过老师。
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备“朗读”,一是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是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
平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读、诗歌朗诵,这对提高我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
三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第三步:
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
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
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
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
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
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我先努力去做。
如《水上飞机》一课,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
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小海鸥决心去问个究竟。
”这里“究竟”当“结果”讲,即看个明白,看个结果。
但词典里讲,“究竟”还当“追问”讲,“因有疑问,而追问”。
如:
“这种冰箱究竟省不省电?
”我弄明白了之后,心里一亮,便有了底儿了,于是每个不同解释我都造了几个句子,这就取得了指导造句的发言权。
但我造句的目的,绝不是让学生抄袭以应付考试,那样做,就把孩子教“死”了。
观点三:
要思考教法
在思考教法的时候,必然“备学生”、“备学法”。
上边说了,课文钻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随之有了。
即使教师在教学前没有找到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朗读好了,读出文章的妙处和味道来了,也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有人请教一位台湾的教授怎样教语文,该教授说:
“跟我读。
”这话真是说到根本上了。
观点四:
教案一定要写
隐形实际上并不隐形,它指的是在写教案之前的准备工作。
当然其中包括无形的思考。
备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显性备课。
所谓显性备课指的是写教案。
教案一定要写,但不要拘泥于形式。
教学目标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老师要讲的重要的话要记;
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写的片断、造的句子,我先写一写,造一造;
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写下来。
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
教案往往只写个过程,更细微的东西在书上。
观点五:
讨论与自读尤为重要
钻研教材时,我喜欢和同事讨论。
同事间的讨论,特别是上公开课,很有作用,有时会使我豁然开朗。
自己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会被别人一句话点破。
听别人上课,也有助于对教材的把握,即使上得不成功,但至少帮助你熟悉了教材。
那些对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
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积累更多的、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
第二,重视课外阅读。
实验已经证明:
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的能力。
重视什么,抓什么,学生便会有什么。
我带实验班时,学生人均背古诗文100多首(篇),还有的能背300首(篇)的。
至于阅读的其它书报根本无法统计。
他们中的不少人到了中学、大学都是佼佼者,不能不说与小学打下的语文功底有关。
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我这样做,尝到了甜头,于是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
叫他们记住: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定叫他们尝到“甜头”,尝不到甜头,日子久了就更不愿意做了。
现在有了电脑,也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把好的东西(包括整篇文章、句、段等等),随时储存到里面去,需要的时候再调出来。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
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拥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
”他又说:
“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
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
”再说生活和感受的积累。
现在的孩子对大自然、社会接触得太少,活动也太少。
据我所知,如今农村的孩子,会爬树的很少,城市的孩子会游泳、会划船的也不多,更少徒步远行的。
城市的孩子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
他们到了农村,还真有把麦子当成韭菜的!
再者由于独生子女多,人们都住进了高楼,彼此不相往来,所以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份接触,少了一份情。
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就少得很。
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理解,影响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
我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军营去,带到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
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
我带过两轮实验班,每个班都和一所农村小学的对等班结为友谊班,性别相同的学生一一接为“对子”,成为朋友。
指导他们定期通信,每年还到对方学校、家庭做客一次,搞一次活动,或看飞机,或钻坦克,或看解放军操练、射击,或共同爬山、垂钓,让城里的孩子了解农村,让农村的孩子了解城市……我的目的是给每个学生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
“灵性”是什么?
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出的智慧。
总之,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重迁移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
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掌握了就要运用。
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尔福特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用”字。
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只是就成了死的了。
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
下面先谈谈读的迁移。
读的迁移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
这样做,一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二来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得提高语文素养。
所有语文教育者都强调课外阅读。
吕叔湘先生说过:
“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的做法是:
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
对家长,两个字:
动员。
动员他们为孩子做(或买)书柜,可藏书印章,买课外书,订报刊。
对学生的号召、示范、检查、鼓励缺一不可,要“四管齐下”。
一旦学生得到了益处,被书“迷”倒了,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养成习惯了。
至于家长方面的工作,除了直接对家长谈外,我还常常借学生的嘴去说服自己的父母。
假如我得知某一位学生的家长买了书,某一位同学的家长为买书花了很多钱,马上便会在班上郑重其事地讲。
讲过之后,保准多数学生会向父母说,并且会取得好的效果—不用多久,其他学生的家长也会效仿。
孩子提出的要求——而且这是别的家长已经做过的,已经有了“先例”——家长往往会不声不响地解囊,予以满足。
但读课外书要引导。
对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我便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
对粗心的学生,我则常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常常和他们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
不动笔墨不读书,还要求每位学生读书做记号。
记号实际上是思维的痕迹。
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只要是自己的)。
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
凡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凡认为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化上波浪线,等等。
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
什么叫“会读书的人数越读越薄”?
即会抓要点,能提纲契领。
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这个本事。
我的这个本领是跟我小学教历史的白老师学的。
他每教一课,便把重点划下来,他说一句,大家划一句,把划下来的句子一念,竟很通顺!
一篇文章经白老师一划,变成了几句、十几句话。
我读中学、师范时,便自己划。
老师每教一课,我便用蓝比划出我认为重要的地方。
期末复习,我先把课本(包括各门功课)通读一遍,边读便用红笔划(因为开始划得不一定准),在考试前,便光读我划的地方。
这样复习既省时又省力。
我36岁那年到徐州市委党校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时,由于我善于抓要点、重点,所以我们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许多比我学历高的人都考不过我。
问题是老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
再说说由读到写的迁移。
我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
因为语文能力的最重要标志是“会写”。
孩子进了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
怎样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小学生的作文练习,都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所以我十分重视作文训练。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
我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但也不要求学生刻意去模仿,更不要去抄袭,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一切都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
哪些学生可以不指导,哪些学生要做些提示,哪些学生要手把手教,都要心中有数,做到因材施教。
从小的方面说,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答题等等的“小练笔”也是写的迁移。
在教学中,我是大、小都抓。
每次小练笔都尽量让学生觉得有意思,愿意写。
虽说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教授语),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量要适度,要求要低。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
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五、重习惯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
长大以后,人是习惯的奴隶。
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
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我谈的习惯,包括两点:
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遍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
关于运用语言的习惯,吕叔湘先生有过论述,他说:
“在语文教学中,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
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在这里,吕叔湘先生还把怎样培养运用语言的习惯说了。
的确,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
如我们迷了路,就自然地要去打听:
“请问,到九里山怎么走?
”等人回答完了,还会自然而然地道声“谢谢”。
这就是习惯,几乎不用考虑,更不去想什么语法。
为什么有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这就是习惯好,习惯成自然。
运用语言的习惯怎样养成?
“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而“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
孔子说:
“学而时习之”。
“习”是什么意思?
就是练习和实践。
“学”就要“习”,只有“习”才能“惯”。
我为什么强调“感悟”、“积累”和“迁移”,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