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产业集群发展计划1Word文档格式.docx
《商贸产业集群发展计划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贸产业集群发展计划1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商贸总额快速增长。
区人口密集,贸易发达。
年,全区完成商业营业额亿元,对比年五年年均增长%,限额以上商业企业从年的177家增至676家。
全区商贸企业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进口亿美元,增长%。
商贸业为推进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2.社会消费稳步提高。
零售商业的迅速发展,彰显了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除满足本地消费的需要,还吸引了大量周边城市的消费。
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其中零售业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是支撑消费品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商品消费类别来看,吃的商品消费增长最快,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为亿元,增长%;
穿的商品消费平稳增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亿元,增长%;
耐用消费品出现波动,汽车类零售额为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完成零售额亿,增长%。
3.特色商街层级发展。
以市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和居住区商业中心为支撑的多层次商业形态布局已经呈现。
中山、富山和会展三大商圈建设不断推进,中山商圈、富山商圈成为成熟的市级商业中心,会展商圈逐步兴起。
特色商业街建设富有成效,中山路步行商业街、禾祥西路特色商业街、电子数码街、禾祥西二路国际美食街、古城东路“台特色食品街”、筼筜路咖啡休闲街、禾祥东精品商业街被省经贸委正式认定为“省特色商业街”,旅游商业街、新大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正成为新的亮点。
4.商业业态日益丰富。
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综合性超市、大型百货店、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社区便利店等新型业态迅速崛起,与传统业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既满足了居民个性化、一站式的购物需求,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
世贸商城等大型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吸引大量购物人流。
巴黎春天、华联、天虹等大型百货店,沃尔玛、好又多、新华都等大型超市,永辉、民兴等生鲜超市,以及永乐、苏宁等家电连锁销售专业店不断扩张,在零售商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以磐基名品中心、马可孛罗名品中心为龙头的高端商业品牌专卖店崭露头角,知名度不断提高。
5.商业载体不断拓展。
近年来区新增在建建成商业项目逾10处,明发商业广场、名汇广场、老虎城等各类大型购物中心全面启动经营进一步促动了商业氛围,瑞景商业广场、加洲城市广场、商业街等项目的建成推动东部商业的发展,南中大地广场、中华城、罗宾森广场等项目正积极策划组织中,这些特色项目的形成有效地提升了商贸档次,满足了消费需求,巩固了区的商贸中心地位。
6.楼宇经济发展迅速。
一批新建成的高档商务楼宇,如国际银行大、立信大、中大等相继投入使用,成为批发贸易业龙头骨干企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年,全区已使用商务楼宇数达到85幢,入驻企业数进一步增加到4719家,其中商贸企业占比达50%以上,入驻企业纳税总额达亿元,占全区财税收入的%。
同时,新景世纪城、第一广场、钻石海岸、莲前集团大、明发集团大等楼宇也将建成投入使用,西岸现有规模最大的商务营运中心区——国际商务营运中心的启动区已投入运营、建设不断加快,为商贸产业集群的培育提供了广阔空间。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布局还不够均衡。
有的区域重复建设,供大于求;
有的区域发展不足,居民生活仍不方便。
随着购物中心的大量兴建,区人均商业面积已远高于全国和沿海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商业空间供大于求,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和在建大型商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山商圈、富山商圈两大商业中心上,而新建居住区的商业设施相对不足。
这样既加剧许多大型商业广场之间的竞争,又对城市中心区的交通也带来巨大的压力。
2.基础配套还不够完善。
产业集群是特定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有机体。
一方面,区现有的以商圈和特色专业街为基础的商业体系,还处于简单集聚的阶段,多是以满足人们购买行为的零售商业为主,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层次不高,缺乏专业的商业经营策划人才,文化娱乐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停车场、绿地等配套严重不足,各种业种业态间杂分布,聚集效应不明显。
另一方面,批发商贸体系不够强势,由于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尽管外贸企业数量较多,却没有形成较好的核心竞争力,外贸风险抵御能力不够强。
3.专业市场还不够发达。
虽然区商贸业比重大,企业数量多,但由于场地、资金、技术、信息、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专业批发市场数量少,规模小,分布散乱,市场份额小,辐射力弱,专业批发市场中缺乏大批发商,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制约了批发行业的发展,专业市场的体系、结构和功能需进一步调整和强化。
目前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仅有小商品批发市场、市旧货市场、阿里山家装市场、明发艺术城等。
4.商业业态还不够高端。
业态重叠,同质化现象严重,一般的大卖场、购物中心和低层次的零售商店所占比重还是较大,中低档的多,高端、专业商业少,辐射能力有限。
各商圈和商业街间功能重复,缺乏特色定位与错位经营,不但加重了未来商贸业优化、升级的难度,也弱化了商贸发展的特色。
发展机遇机会
1.对台经济合作交流。
随着两岸真正迈入“三通”时代,两岸合作全面提升,对台“一日生活圈”的构筑更加成熟。
区作为对台交流的重要窗口,将吸引更多的台湾投资和消费。
2.海西建设持续推进。
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省加快建设海西区,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将有利于发挥省比较优势。
定位为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区又是其中心城区,具有强大竞争能力、服务能力、集聚扩散能力,其辐射范围不仅覆盖整个市,而且覆盖周边地区。
3.对外交通日趋完善。
随着市BRT、成功大道、集美大桥、东通道等重点交通工程的建成,以及省福铁路、深铁路,龙铁路、向莆铁路、漳大桥等项目的建设,将密切市、区对外联系。
对于区来说,其一小时经济圈内有1700万人口,区年共接待旅客1661万人次,这些都是潜在的消费群体,随着交通的完善,将更有利于吸引周边人流,有效拓展商贸发展空间。
需应对的挑战
1.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未结束,市场信心的恢复、体制和结构问题的解决预计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从区域层面看,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进程将放缓,影响商贸载体和配套设施建设;
二是是海港型城市,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区进出口企业数量也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下滑、进口需求锐减、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主要货币可能出现的贬值,都将进一步波及外贸企业;
三是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消费习惯,提前消费的观念受到一定冲击,抑制了消费欲望。
2.区域性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大”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完成、翔按同安的开发、海沧保税港区的建设将促进岛外商业的规划建设,岛外各区商业次中心将逐渐崛起。
同时,岛内湖里区也热衷于完善SM城市广场、江头片区特色街、五缘湾商务中心。
这些都将分散部分消费人流,区的商贸产业将受到一定影响。
3.城市间客源争夺加剧。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间竞争日益激烈,与,甚至深圳在一级零售市场的客源竞争将不断加剧。
泉州与空间距离相隔不远,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人水平以及新区的商贸业发展态势,无疑是区构筑海西重要消费购物中心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4.网络购物的潜代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经济从B2B到B2C多种模式发展,电子商务为商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淘宝网为例,从年成立到20XX年底销售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淘宝网仅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超过家乐福和沃尔玛在华销售的总和。
与传统批发零售业相比,网络销售更灵活、更具有个性、更能适应当前多变的经济形势,如何平衡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两种模式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区商贸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和总体布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合理布局、提升业态、错位发展、功能集聚”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统揽全局,以调整提高为主线,以良好的市场秩序为保障,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加快商圈建设和特色街打造,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支持品牌战略和连锁经营,提高高端商业比重,走高端、专业、专卖的发展道路,增强辐射能力,努力打造西岸重要的消费购物中心。
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立足于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根据现在商贸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来确定目标和举措,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2.结构合理的原则。
要坚持大中小型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在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企业集聚的同时,要注意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多样化的需求,要坚持以人为本。
3.产业关联的原则。
要形成工商联动、商旅联动、商展联动,商房联动以及商贸产业与整个三产和二产的联动发展,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和相互促进,提升竞争力。
4.突出重点的原则。
要突出商贸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
各重点区域更要根据各自的不同定位,有重点地明确发展方向、调整商业业态、细分消费群体。
只有突出重点,才能形成特色,进而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
5.市场导向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产业集群培育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尤其在专业特色街发展中要尊重市场选择,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发展目标
努力构建主题明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商贸流通体系,力争商贸业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幅,到年达1850亿元,到20XX年达30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年均12%左右的增幅,到年达305亿元,到20XX年达540亿元。
培育出一批有实力、具有知名度的重点商贸业企业,力争到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商贸企业达25家,到20XX年达35家。
总体布局
重点以中山、富山、会展三大商圈为主,推动商圈错位发展,协调商贸业空间布局态势,强化市级商业中心功能建设;
通过活化禾祥西路、禾路这两条主干道的商业氛围,连接三大商圈,形成总体框架,增强整体能量。
发动三大商圈带动效应,推动局部项目滚动发展。
中山商圈延伸带动大一条街、中山路步行街、南北路和禾祥西路的发展;
富山商圈延伸带动火车站商业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的发展;
会展商圈延伸带动莲前东路、休闲区商业街、前埔南区的发展。
以国际商务营运中心、鹭江道片区、环筼筜湖片区、禾路主干道、嘉禾路经济带等几个节点为中心,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培植大型批发贸易及进出口龙头企业。
四、区商贸产业发展重点和主要项目
发展重点
1.增强辐射,提升中山商圈。
一是加快中山路各支路的发展,培育特色,以特色带人流,以发展促提升。
结合现有支路的基础打造专业特色街,如大中路的儿童用品街、古城东路台特色食品街、名汇婚庆一条街、局口女人街等,还可培育餐饮一条街、夜市、跳蚤市场等。
通过特色街细分消费群体,吸引、留住不同类型的人流。
二是加快中华城、香港时代广场、南中大地广场等项目的建设和招商,做好引导和信息沟通,控制开发力度,争取错位经营,尽量避免同质竞争。
三是组织特色节庆活动,选取有元素的节庆活动作为中山路常年定期举办的活动,如策划举办馅饼文化节。
组织摄影展、创意集市、科普宣传等活动,组织踩街、游园、灯会等各类民俗活动。
四是